先看重要通知 再看下面正文 重要通知:本部的《收藏内参》公众号因故被屏蔽,已无法继续为广大藏友提供收藏信息和服务。喜欢《收藏内参》公众号的藏友,敬请继续关注《收藏内参》兄弟号《收藏大内参》,并相互转告。特此通知!
北京华辰2018年秋季拍卖会于11月19日正式举槌。其中“瓷器玉器工艺品(一)”最为瞩目。一直以来国内藏家的收藏品味对明清瓷器十分追捧,“ 清雍正 柠檬黄釉莲形盘”成了焦点拍品,一开拍便引得场内外激烈竞价,经现场藏家与电话委托藏家多方竞价,最终以2185万人民币溢价成交,获得头筹。但意想不到的排名第二的竟然是“元 磁州窑黑釉弦纹梅瓶”,成交价为1150万人民币,力压其它明清官窑瓷器,而估价仅为1,000,000~1,500,000 人民币,由此可以看出,高古瓷板块已受到藏家追捧,高古瓷的春天或将到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拍卖的藏品具体成交情况。 2.《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VOLUME 3.页226,图332 鸿禧美术馆《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页296,图129 4.佳士得香港2001秋lot.803 5.《故宫博物院》第八卷,清的陶瓷,日本放送出版协会主编,日本放送出版协会出版,1998年,第33页,25 黄釉莲花形盘。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揭秘 2.爱本理查德夫人1965年购自慕尼黑拍卖行 3.1990年代购自理查德家族大宅 4.1965年慕尼黑,温格伯爵收藏参阅:1. 纽约佳士得,2012年3月22号春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I及II),lot.2078。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商务印书馆,1999年,页226。 3.《真藏—文物商店典藏精品》第23页,江苏美术出版社。 4.《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陶瓷卷》图122。本瓶造型呈六方形,侈口,长颈折肩,弧腹下收,撇圈足,通身施仿汝釉。造型端庄优雅,釉面深浅颇具古拙,色泽温润,宛若雨后清空。开片细如羽丝,宛若神品,可谓天佑佳器。细细品鉴则抚之如脂似玉,观之亭亭玉立,由此可以领略到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从中演绎出乾隆一朝单色釉瓷器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GLASGOW ART GALLERIES&MUESUM Reg.No.132 2.《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页88,图版55。 3.《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台北,2014年,图版II-16(图一)。 4.《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第186页。 5.北京翰海2006秋季拍卖 古董珍玩专场 lot.2192。 6.《中国陶瓷图录》,大维德艺术基金会,1934年,页8,图VII。《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明清彩瓷与颜色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页274,图119。 本品造型方正,线条硬朗,尊贵端庄,色泽淡雅、莹润如玉,极见匀净雅靓之致,深为其轻逸媚人之风韵所折服。本品丽质非凡,品格高逸,此乃雍正仿古名品,既成功地诠释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又精妙地融入十八世纪清宫独特的摹古情怀。本品之造型与此等釉水相配有如天作之合,两者相得益彰,既衬托出造型古朴端庄,又彰显出釉色柔润典雅。其成型工艺之繁复,釉色配置之微妙,恐非庸匠可详。 2、香港苏富比2005年05月02日,编号0510 3、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裹红,下》,图版132号,香港苏富比2001年10月29日,编号543,二者均绘以云龙纹饰。 此对小杯,撇口斜腹,圈足。外壁满施松石绿釉,内施白釉,匀净淡雅,如一汪秋水,静谧怡人,色泽纯正明亮,质地均匀细腻,形制秀巧,胎体轻薄。釉质均匀,莹润淡雅,釉面光洁亮丽,神韵雅致具存,杯形隽秀,轻盈灵透。且成对完存,殊为难得。 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方栏楷书款。 此盘器型为明中期样式,唇口明显,盘壁外敞。盘心绘“双狮”相对而视,欲争抢“绣球”。狮子毛发浓密,动感十足,盘内外壁绘各两对狮子戏绣球纹,共十只狮子象征十全十美。青花发色浓丽,胎体修足简练,盘外壁近口沿处弦纹下书 “大明成化年制”款;狮子戏绣球的图案,最早在宋代磁州窑的白地黑花枕上出现,体现了狮子的威猛和祥瑞。此类纹饰的青花瓷器,在永宣时期官窑上亦有出现,成化、弘治时期出现的较少,到了嘉靖时期得以传承。 ![]()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再出发 ![]() 本品撇口,细颈,下腹略垂鼓,圈足外撇。造型周正俊秀,外形线条流畅优美,瓶口、肩、腹部装饰有弦纹。胎质细腻,器外施窑变釉,釉面光洁,红、蓝、紫等色于流淌中交融,变幻无穷,迷离迤逦,如烟花空中绽放,璀璨夺目。外底落“乾隆年制”篆书刻款,篆法规整,结构严谨。其形庄重典雅,俊美多姿,胎质坚致细白,釉汁滋润明亮,保存完美,殊为难得,诚属乾隆佳品。 ![]() ![]() 此盘敞口,弧腹,圈足,胎质坚实,莹洁如玉,造型饱满隽美,线条流畅,制作考究,釉水滋润,釉色淡雅宜人。盘心内壁暗刻弓字型云龙纹,龙凌空而起,其神态凶猛,威风凛凛,盘心双弦纹内绘二龙戏珠纹,双龙张嘴瞠目,鬃髪飘散,双角似鹿,龙身于祥云间穿越蜿蜒,肢体矫健,龙爪有力,气势威严,体现了皇家威仪。 ![]() 此件贯耳瓶。胎质致细,釉质凝丰。全器满施乌金釉并洒金,釉色赤醇素雅。肩部置一对贯耳。造型端巧灵秀,器形线条挺括,通体模印夔龙文。底部阴刻篆书竖式“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本朝官窑。 ![]() 来源:1991年香港苏富比 lot.268 2.《乾隆时期珐琅彩》,1992年出版,版图号108-1、108-3。 3.《珐琅彩制造工艺》,1993年出版,版图号218。 4. 香港苏富比2001年10月29日,编号607。 5. 香港佳士得2002年4月29日,编号535。 ![]() 此件笔筒造型规整沉稳,直腹,底胫略有外撇,内外施釉白皙明润,外壁釉里红绘蝴蝶鸟雀、花卉洞石两组。但见梅花一枝自口沿向下斜出,枝于虬曲,枝头数点梅花绽放,叶片饱满,舒卷自如,一只喜鹊立于枝上,似正欲振翅而飞。另绘牡丹于洞石间盛开,几只彩蝶闻香而至,在空中翩翩飞舞。整体描绘笔触细腻,沉稳老辣,仿佛一幅水墨文人画,极富动感。釉里红发色沉稳,色泽浓重处微泛绿苔点,极见雅致。玉璧式底,脐内施釉,内以青花在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笔力劲健,是为典型雍正早期官窑款识。北京故宫藏有与本件造型、尺寸、画篇、款识均完全相同的一件笔筒,当出自一人之手。 ![]() ![]() 此尊造型端庄归正,器型淳朴仿古,描绘细致入微,整幅画面生机勃勃,气势非凡。百鹿谐音“百禄”,与图中的松树、寿桃、灵芝、仙草一起寓意加官进禄、富贵延年。清朝历代皇帝崇尚木兰秋狝,木兰是满语中“哨鹿”的音译。作为宣扬国威检阅兵马的大型军政活动,乾隆帝对其十分重视,自乾隆六年到乾隆五十六年,秋狝多达四十次。猎鹿期间,乾隆皇帝带艾启蒙、郎世宁等著名皇家西洋画师来描绘山川之中鹿群生活的景象,制成《百鹿图》。此对百鹿尊寓意美好,做工精湛,实属难得之佳品。 此碗造型秀巧,胎质坚洁,轻盈灵透。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外壁通施娇黄釉,釉色莹润淡雅,釉面光洁亮丽,神韵雅致俱存,不失为嘉靖颜色釉之隽品。底落“大明弘治年制”六字青花双行楷书款,发色娇艳。 此梅瓶小口外侈,丰肩敛腹,下承圈足。口内及器底施松石绿釉,器外壁以黄釉为地,略见细小开片。瓶身上半部分丰满圆润,遂绘葡萄取其多子多福之意。葡萄有的翠绿,有的湛紫,枝叶繁茂,果实饱满丰硕,蝴蝶环绕。正中留白一块,书“大雅斋”,后落一“大雅斋”阳刻篆书款。器近足处绘竹菊,构图巧妙,清新脱俗。 ![]() ![]() 此瓶敞盘口,束颈丰肩,直腹下收,撇足。通身以黄铜打造,瓶颈錾以细密的肌理纹路,瓶身则是由细如发丝的铜线编制而成的密网覆盖,上用掐丝珐琅工艺绘制的喜鹊登梅图案点缀,精巧异常,华美吉祥。瓶底阴刻“内务府”款。实在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