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社会:谁是知识分子

 人老颠东 2018-11-21

进入“手机社会”以后知识分子在哪里?谁是知识分子?谁算是知识分子?谁是大众?


我们过去谈知识分子说这个词定义虽然不太一样,比如在俄国知识分子是一个了不得的词,那是一个一定有特殊的历史使命感,有担当,有伊塞尔情结,你才能叫知识分子。在中国大家好像上了高中、大学毕业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大家注意了没有?知识分子的身份其实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这么说吧,将来一个人要不是大学毕业要进入劳动阶级大概都困难,我们过去老以为说我只要大学毕业,我只要读了大学我就是中产阶级的后备军,我就准备进入中产阶级,如果不进入中产阶级就是社会不公平或者是自己不努力。


但是实际上当文化民主化进到这种程度,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这么样彻底改造的时候,知识分子再没有这种优越性。知识的品格和知识分子的身份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我猜将来社会三种成分最多:一是马化腾、马云、王健林,我也不知道怎么命名,姑且叫超富人阶级、超富豪阶级;二是中产阶级或叫小资产阶级。我觉得在中国叫小资产阶级比较合适,好多访谈和在我的文章里也讨论过;三是劳动阶级。我为什么强调这个呢?过去我们认为劳动阶级一定是农民工,一定是在富士康流水线打工的工人,我觉得恐怕不是这样了。我们整天在网络上打拼的,他是什么阶级?我叫他劳动阶级。除非他的打拼获得了一种新的身份,然后他买了车、房子,年收入超过30万,他开始勉强进入小资产阶级。


总而言之,在这三个社会群体里将来都有知识,知识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知识分子在哪里?谁是知识分子,谁算是知识分子?如果说像金庸这么快就被遗忘了,王小波被马上遗忘,韩寒也被迅速遗忘。知识分子还有什么用?知识分子还可以起什么作用?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们过去老有一个觉得知识会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是在“手机社会”里人们不是靠知识来认识世界的,是靠信息来接触世界的,系统的知识在零散的信息面前毫无优势。这时候我也看到很多知识分子现在都败下阵来,于是自觉的进入“手机社会”,干脆投降,他的学术搞得马马虎虎,书写的乱七八糟,看学术稿子、论文都是在手机上看,能看仔细吗?


这个“手机社会”改造我们所有的文化,尤其是在改造我们知识分子,也改造我们知识分子本人,这是我觉得这事非常麻烦,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大众。大众,我们老是说大众,已经说溜嘴了。进入一个“手机社会”以后谁是大众?难道我们面对手机的人,每个人不都是大众吗?当然有时候做文化研究的人可以给自己做一些辩解,比如说我刚开始看直播的时候我特别惊讶,这是什么东西啊? 我给一些知识分子放的时候,他们有一些鄙夷:垃圾。尤其是看到东北的那些直播,那些网红吧。但是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的播放这么多?


后来我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是二、三线城市和县级城市的几千万乃至上亿的青年在支持直播,他们在看。知识分子不看,人家在看,你觉得这东西是垃圾,但是在他们空虚生活里,他们是靠这个来打发自己空虚的,那怎么办?所以我觉得这时候我们顶多说那二三线城市的几千万人是大众,可是我们有很多知识分子也在打游戏,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在网上看那些伪学术,不也是大众吗?


所以在手机社会里大众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上层跟下层的界限正在打破,这是非常非常深刻的变化。现在全乱了,我们原来认识世界的框架,我们原来认识的世界的知识体系,原来我们认识世界使得世界在我们面前比较稳定的、所有的那些理论和方法,现在其实都在出问题。



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有反思能力,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且是一个能拯救人类的人



我有好多和年轻朋友建的群,我在群里乐意跟他们一起讨论。那些年轻朋友就说好啊,你说的都对,那我们怎么办?完了我就很软弱的很心虚的说去读好书。读什么书?读19世纪伟大的经典作品。他说不好看啊。我说什么好看?他说《白夜行》好看,我都晕过去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交流了。所以这时候我觉得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到底哪些人是构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不是一定要有某种条件?除了他获得某种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某种条件。


最后,我从一个新闻说起。今天我看见刘慈欣获奖,按照韩寒被忘记的速度,刘慈欣不知道能坚持多长时间呢?希望他坚持久一点。刘慈欣刚刚得了美国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11月8号他有一个演讲,他提出人类最宝贵的是想象力。我想在这儿跟刘慈欣做一点争论,我认为不是。因为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做了很多试验证明很多动物有某种思维能力,比如说乌鸦在水里取食的方法,把石头扔到在碗里,水涨了以后它就可以喝到水,还有猩猩怎么用树枝伸到蚁穴里取蚂蚁吃呢?没有起码的思维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特征是反思。只有人能反思,其他任何生物是不可能反思的。宇宙里、地球里有那么多生命,只有人这种生命是可以反思自己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反思的。只有什么人呢?就是掌握了知识的人,不但是掌握知识的人,而且认识到知识是我们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批评渠道的人,我觉得才是一个有反思能力的人。


如果我们没有知识的话,是不可能静心深刻反思的。所以我推荐年轻的朋友读一本书,不好看,但是我们心里咬着牙看,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那里有一个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赋予他一个反思的典型形象。他是一个大学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是一个典型的杀人犯。


他杀放债的老太太之前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把她的钱拿来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是杀人重要还是获得这笔钱我对人类做贡献重要?他认为既然我有这么充足的道德理由,这个老太太也没有什么用了、老了,我把她杀死,道德上我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把她杀了以后他没有一天灵魂的安分。很好看,里面也有爱情故事,也不光整天反思。这个小说很典型,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有反思能力,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且是一个能拯救人类的人,能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被消费主义引导到走向一个泥淖、使我们在越来越糊涂、越来越不自觉的境地里有被拯救出来的这种可能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