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把老婆活活吓死的猪精男孩,后来成为了无锡八庙之首的大老爷

 鱼游月色 2018-11-21

惠山庙会是江南地区最大的民俗节庆,也是无锡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老一辈无锡人,大多把惠山庙会俗称为“大老爷出会”。在无锡的俚语里,有句话叫:出会忘落大老爷。意思是,办事情的时候,把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给忘了。

为什么叫“大老爷出会”呢?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黄飞虎生日这天,无锡各庙的庙神老爷,都要前往惠山直街上的东岳庙(现改为张中丞庙)朝拜祝贺,而前往朝拜的庙神老爷共有八位,所以,民间又把惠山庙会称为“老八谢”庙会。这八位庙神老爷,可都是无锡民间供奉的,对地方和百姓有贡献的重要历史人物

图片来自:一鸣俊人(博客)

他们分别是,南门张元庵的张大帝张勃;南门塘泾桥的南水仙庙老爷王其勤;西门西水墩西水仙庙老爷刘五纬;北门北栅口延圣殿老爷周处;东门延寿司殿的南斗星君;北门府城隍殿老爷纪信;以及无锡县城隍老爷和金匮县城隍老爷。

和你一起重新认识无锡,这里是无锡故事,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搜狐号无锡故事出品的无锡上下3000年系列节目,我是节目主播二黄,今天我们故事要讲的,就是这八庙之首,南门张元庵的张大帝——张勃的故事。

古时候,五里湖和太湖之间隔着一座犊山。遇到干旱的年份,太湖里的水流不进来,庄稼都枯死了。等到了雨水多的年份,五里湖里的水没法排进太湖,又把岸上的庄稼都给淹死了,无锡人民因此苦不堪言。

在那样一个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里,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来源就是种地,要是遇上连年灾荒,粮食欠收,灾民要么被活活饿死,要么就只能上演易子相食,人吃人的惨剧。因此在古代,一个能带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农耕的水利官,往往会被后人世代相传,歌颂敬仰。

传说张勃的父亲曾追随大禹治水,功勋卓著。张勃子承父业,在江南地区继续带领百姓建设水利。

有一次,张勃来到无锡,看到五里湖在闹水灾,一番视察过后,张勃打算在犊山开出一道口子,好让五里湖和太湖相连。于是,张勃带领着数千名当地百姓一起挖山,张勃的老婆则带着四个女儿,来给大家伙烧饭。

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大家挖山用的,大都是石制以及青铜制的工具,十分简陋,有些没有工具的人,甚至就靠一双手在挖,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眼看着水位越来越高,灾情越来越重,五里湖边已经有一些农田泡在水里了,张勃心急如焚,再拖下去,老百姓早晚都要饿死,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张勃对乡亲们说道:“这山一时半会也挖不完,大家也别太心急,这些天大家都累坏了,先回去休息两天。家就在河边的村民,收拾收拾细软,赶紧先往地势高的地方去避难。”

等到老百姓都走了,张勃招呼老婆说道:“明天我一个人去挖,你在家烧饭,不准来看。我带一面鼓去,你听到鼓声响,那就是我饿了的信号,你就来送饭。”

第二天,张勃一个人来到犊山,摇身一变,成了一只黑乎乎的大猪精。变回猪精原形的张勃瞬间就发现五里湖里有水怪作祟,难怪这汛期来的这么急。只听轰的一声,水花飞上了半空,张勃猛地扎进五里湖里,一口吞掉了兴风作浪,长的像狗一样的水怪,浑身上下顿时有了九牛二虎之力,猪精大发神威,一鼓作气,用嘴拱通了北面的浦岭门

到了饭点,张勃的老婆听到鼓声响了起来,连忙拎起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给张勃送去。此时的张勃变回了人形,在鼓旁静静等候着。

见老婆来了,张勃说道:“你把饭菜放下,赶紧回去照顾孩子吧。”

可能做大事的男人,都不顾及儿女私情,老婆来送饭,一句热乎话也没有,还真把老婆当成送外卖的了

张勃连吃几大碗饭,看老婆走远了,赶紧把剩下的半碗饭往鼓上一放,变回了黑猪精,又去拱南面的口子。拱呀拱呀,眼看马上就要拱开犊山门了,这时,从西边飞来一只大鸟,见鼓上有洒出来的米粒,就开心的啄了起来,这一啄,鼓就咚咚咚的响了起来。

张勃的老婆听到鼓声,吓了一跳,心想,吃饭的时间还没到,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于是急忙跑去找丈夫,到了山脚下,丈夫没见着,却看见一头像小山一样大的,黑乎乎的怪物,在用嘴啃山。

只听“啊呀”一声,张勃的老婆向后一倒,被活活吓死了

等到张勃发现,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抱着老婆的尸体嚎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天廷,玉帝因为张勃泄露天机,犯了天条,把他打进了天牢。

玉帝关了张勃,可被救的天下百姓不答应,他们托土地公上天请求赦罪,放了张勃。张勃的四个女儿一夜之间,没了母亲,又没了父亲,在五里湖边从早哭到晚,哭的昏天暗地,扰的玉帝心烦意乱,不得安宁。

于是玉帝下旨,每年的二月初八,就放张勃回家一趟,省的百姓闹,女儿哭。

相传张勃的四个女儿后来分别嫁给了南方火山,北方雨山,东南风山,西北雪山,四座山的神君。直到现在,无锡地区,二月初八前后天气变化异常,忽风,忽雨,忽雪,就是因为张勃的女儿,来看他们父亲的缘故。无锡城在二月初八前后,每隔几年还会发生一些火灾,据说就是因为嫁到火山的小女儿,回来看望父亲了。

旧时,无锡人都说,二月天是鬼神天,出门要带三九衣。像今年2018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对应的公历就是3月24日。大家可以留心观察一下,这个季节里的天气是不是变化的特别频繁,你妈是不是又在你耳边说,多穿点衣服,这个天“发冷讯”嘞。

其实这种天气变化是有规律的,总是在那几天发生。充满智慧的无锡古人,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时节的天气变化规律,就把它与神话传说故事结合到了一起,年复一年的讲,成了无锡特有的民俗。

二月初八这天也是张勃的生日,张勃爱吃狗肉,以前老百姓总会在他生日这天,到南门的张元庵庙奉上狗肉,祭祀这位曾为无锡水利事业做过重大贡献的先人。因为此时气候还非常寒冷,狗肉往往会上冻,所以民间就有了“二月初八冻狗肉”的说法。

据说每到这一天,就会看到张元庵门前的台阶上有一条死狗,说是狗自愿来冻死的,其实很可能是庙里的道士搞的鬼,目的也无非是骗点善男信女的香火钱。当然,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张元庵,我们今天是已经看不到的了,我在网上找到一张当年张元庵仅存山门的照片,照片拍于2002年,庙屋翻建后被出租作为了培智学校,墙已被涂上了“拆”字。

图片来自:枕河轩(博客)

1981年,修复黄埠墩古迹时,把张元庵内的戏台“正气楼”移建了上去。张元庵的原址位于现在太湖大道金塘桥西堍南侧,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两棵拥有4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这是张元庵庙里幸存下来的旧物。在遗址上,新立了一尊石刻,前后一对猪头,寓意猪精张渤,常有信徒前来烧香祈福

在鼋头渚的独山水利工程,有一处被命名为渤公岛的地方,勃公也就是指张勃。为了纪念治水先贤张勃,岛上还造了张勃的神像,并用石牌刻了张勃治水传说的故事,这里风光迤逦,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最后再来讲讲,张勃是怎么从一个人,变成了神

唐朝天宝七年,当时的京城长安一带和全国广大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唐玄宗李隆基立坛祭祀求雨,不久后还真就天降甘霖,玄宗惊服其神威,特敕封张勃为“水部员外郎”。

有意思的是,古代的皇帝也很喜欢跟风,唐宋元明清先后有18个皇帝不断敕封,张勃的身价也水涨船高。由于历代帝王的加封,最后竞赫然封张渤为“正佑圣烈昭德昌福崇仁辅顺灵佑普济真君”18字王,张渤由人成了神,各地也就有了张渤的行宫或行庙。

在无锡,老百姓建造张王庙供奉祭祀张勃,到了南宋时期,又建造了一座更气派的大庙,也就是张元庵,在这里,张渤被敕封为“齐天大帝”,并赐予多项神职,在无锡八庙中神职最高。清乾隆年间,张元庵又拓地重建,拥有了更大的规模,张大帝也更是成了百姓们敬仰和供奉的大神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