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作马卿乌有赋 敢为扬子太玄经

 文山书院 2018-11-21

                                       刘正平/文


        

        清道人,本博客多次作过介绍, 清道人即李瑞清(1867-1920),号梅庵。江西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胡小石、张大千等名家皆出自其门下。李瑞清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一代宗师李瑞清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大师身后,比较接近的一代人都有深厚的情感在其中,要他作出客观的评判也比较为难。当大师离世百年之后,我们再冷静地反思其在书法上的作为,或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因为他是一代宗师而为贤者讳。李瑞清在书法中,无论是行楷不是魏碑,或是篆书,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喜欢用“抖笔”。我们看下面几幅字:



       说实在话,在魏碑中用一些“抖笔”,确实还有一些“苍茫”感。但这种笔法用得太多,就显得太做作。沙曼翁书论中说:


        李仲乾写郑道昭碑,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故意抖出来,这是造作,千万不可学。近人老干部武某也学郑道昭碑,不是写,而是在“做”,做出大小不同方方整整的“豆腐干”,奴俗气十足,也不可学,但却有些“欣赏者”每借公济私,大捞一把,而此公索润很高,直是行骗也。


        学晋魏六朝碑、墓志铭或造像,往往只是单独的、上下不连属的字,颇是呆板,余早年也学过,后来改学行书。学魏碑能融合行草的,计有:康南海、赵之谦、于右任以及曾熙(农髯)四家。


        晋魏六朝的墓志、造像,虽出自石匠之手,但其风格、结字极多古拙之趣,有的造像字虽不多,大小不一,歪歪倒倒、随随便便、颇多古意,名书家写不出的。妙在得自然之超逸境界,非人工也。是故造像字数不多,奇趣横生,有意想不到之佳境,非人力所能做到者。


       李瑞清的“抖笔”或有追求“屋漏痕”的主观愿望。但“屋漏痕”在书法用笔上的表述,其本质上的意义还在于崇尚一种自然的用笔。玉箸篆的通病就在于用笔太过于刻意、呆板。所以历代书家都非常推崇“屋漏痕”。但李瑞清的“抖笔”是过犹不及。


        本期博客标题联 “不作马卿乌有赋;敢为扬子太玄经”中的上联“马卿”即指司马相如及其《乌有赋》。下联“扬子太玄经”是指是西汉学者扬雄的著作《玄经》,用来阐述他的哲学体系和宇宙论。


       清道人款金文七言联“不作马卿乌有赋;敢为扬子太玄经”,有人疑为赝品,见于2016年1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第33期精品拍卖会“比玉——中国书画”专场。落款:戊午三月,清道人。钤印:阿梅、清道人。无年款。



        下面饶宗颐所书七言联,收于《饶宗颐书道创作汇集—第八册·书韵联 》。

书中作品释文:“不作马卿乌有赋;故为扬子太玄经”。其中下联首字应释为“敢”。


        饶宗颐题款:以楚简笔意作悬针体篆。岁在丁亥,九十一叟选堂。


        耄耋之 年的人,抄袭之作,还故弄玄虚,近乎无耻。以前本博客就饶宗颐的抄袭作品进行详尽比对分析,今天就不再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