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中医基础理论

 康泰wjr图书馆 2018-11-21



答案: D D A BCD BC


答案解析:

  1. 两胁胀痛,偶有刺痛”为主症,且舌象为有紫斑,脉象为弦,均提示肝胆气滞血瘀,此为实证;兼见腹胀食少,疲乏,多提示有脾虚,为肝郁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所致。故此为实证之中夹杂了虚证(D对)。

  2. 真虚假实的本质是虚证,但是兼见一些“实”的假象,此“实”并非是邪气实所致,而是由于正气虚弱,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 D对)。

  3. 由于属性相反,阴阳双方之间可相互制约,故阴寒内盛,出现寒象时,当以热药温之,即以热治寒( 寒者热之) ( A对)。以寒治热,即热者寒之,是指当热性病证出现热象时,当用寒凉方药来治疗(B错)。以寒治寒,即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C错)。以热治热,即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D错)。

  4.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转输到全身,两者密切合作,纳运协调(D对),可维持饮食物的不断受纳、消化以及精微的不断吸收与转输。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者升降相因( B对)、相反而相成,脾胃又居于中焦,属土,居中央,为脏腑气机_上下升降的枢纽。脾为阴脏,可运化水饮,故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主通降下行,喜润而恶燥,二者燥湿相济(C对),是保证两者纳运、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

  5. 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  相互配合  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 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心包与三焦从略), 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脏腑相合”关系,而确定脏腑之间相合关系的依据主要有:①经脉属络(B对)一一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②生理配合一一六腑机能受五脏之气的支持和调节,五脏机能也有赖于六腑的配合。③病理相关一一脏病可影响到其相合的腑,腑病也可影响其相合的脏(C对)。

    小编:青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