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半吊子”源自古钱币 “半吊子”和前文的“二百五”意思大致相同,都是指那些憨傻、缺心眼或行为鲁莽的人,这两个称谓都流行得很广,那为什么用“半吊子”这个词来概括这类人呢?原来,这种诙谐的称谓与我国古钱币有关。 我国古钱币外圆中间有个方孔,曰“孔方兄”。古人为了便于数钱、付钱和携带方便,就用绳子从孔中把钱串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后来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称一吊。也就是一千枚钱称作一吊,一枚钱又称一个子,那么五百钱就是半吊子。 不知何时起古人在形容人心眼不够的时候就以“半吊子”作隐喻,意思就是说离完整的一吊差一半,也就是智商少一半,缺心眼的意思。这种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