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海棠》:别出心裁,深夜赏花

 NLMU 2018-11-21

【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苏轼《海棠》:别出心裁,深夜赏花

丁启阵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海棠》

1

这首诗作于被贬黄州时期(1080—1084)。

元丰二年(1079),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例行公事给神宗皇帝写了一封谢表。但是,政敌新党摘抄出其中一些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语句,“遇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等,指控苏轼讽刺政府,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当年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数十人受到牵连。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不久,苏轼便被贬为黄州(在今天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地方自卫队长官副手,从八品小官)。

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在黄州的最后一年。

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的一个低谷阶段,但苏轼能随遇而安,不像一般人那样出现消沉,满腔怨愤情绪。

2

袅袅,一作渺渺。《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白居易《和我年》:“白日上昭昭,青云高渺渺。”袅袅是吹拂的意思,渺渺是缥缈的意思。相比之下,以袅袅为佳。

空濛,一作霏霏。弥漫的意思。苏轼作《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后颇为自得,屡次重复其中诗意、词句,例如《次韵仲殊游西湖》“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濛已敛昏”。据此,“空濛”是苏轼原作的可能性很大。

故,又作高、更。用“高”字时下句应是“银烛”,“高烧高烛”显得啰嗦。用“更”字跟李商隐诗“更持红烛赏残花”一样。相比之下,以用“故”字为好。

高烛,一作银烛。比较而言,高烛为佳,可以表现出诗人兴味悠长。

3

诗意不难理解,大致是:

在轻柔东风的吹拂下,空气中泛出了华美的光影;朦胧的雾气带着花香,随月光移过了院中的回廊。担心这深夜时分花儿会睡去——花瓣闭合,因而点燃高高的蜡烛照亮如美人红妆的海棠花树。

4

诗的后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别出心裁的赏花方法,表现其痴情之趣。但是,这两句诗不是苏轼凭空自创的妙语,而是有渊源的。两句各有出处:

一是暗引唐玄宗称杨贵妃“海棠睡未足”的典故。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杨贵妃。当时杨宿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行跪拜礼。明皇笑着说道:“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只恐夜深花睡去”一句的出处。

二是唐李商隐《花下醉》诗:“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是“故烧高烛照红妆”一句的出处。点蜡烛赏花的及时行乐精神,也跟汉代古诗中的秉烛夜游一脉相承。

5

诗的结构与写法是:前半写景,后半叙事;前半虚写,后半实写。

写景的前两句包括交代季节(春天)、时间(夜晚),烘托氛围(微风、薄雾、香气、朦胧月光);后两句叙事,讲述的是深夜点蜡烛赏花的行为。

整首诗的最动人处,不在赏花的趣味性,而在于美好的氛围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那颗单纯、豁达、乐观的心态。

6

读苏轼《海棠》诗,不免联想起杜甫为何在盛产海棠的成都居住了四五年却没有写下咏海棠诗篇的话题。唐人郑谷《蜀中海棠》:“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苏轼《赠黄州官妓》诗也提到了这件事:“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猜想苏轼作《海棠》诗时,可能会想起杜甫不曾咏过海棠的憾事。

2018-11-19

读不读书,人生差别有多大

亚马逊100本畅销书,本本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