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来到办公室,哥习惯瞅一眼窗外的东方明珠,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三巨头,太阳照到上面,光能反射得哥的一双小眼睛睁不开。显然,这窗外的天下被哥给“承包”了。站在29层的高楼上,每每有种家里有矿的“豁达感”。但这几天,东方明珠上面的两个球看不到了,被雾霾给遮住了,空气的能见度太低。这就好比,再牛逼的企业,也有出bug的时候。今天,哥给大家讲个知名上市公司旗下的P2P暴雷的事儿。 1 雷了,17亿待收 11月6日上午,贵阳互联网金融协会现场检查了招商贷。贵阳市金融办称目前已就招商贷问题成立了工作组,资金调查已经结束,目前已开展刑事调查。招商贷官方公开答复逾期2亿元,其中1.2亿元已在走处置流程。
招商贷董事长陈格路已在9月底被刑拘,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 (招商贷董事长陈格路)
招商贷由贵州女企业家陈格路创办,2013年6月上线运营,注册资金1.111亿元,是贵州省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受到政府重视,获得当地各种殊荣。
中天城投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天城投(贵州)普惠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持股55%,是招商贷的控股股东。中天集团法人、实控人罗玉平为实控人,另两大股东分别为陈格路和李夏,各持股25.8%和17.2%,陈格路担任董事长。 这次造成平台兑付困难的主要原因据说是五洲国际商贸城项目。招商贷把它几个亿的项目都拆成了100万元的大标,造成了大面积逾期。
招商贷自8月份被投资者发现了异常。有提现困难的投资者在网贷之家和社交平台曝光。
现在天南海北的投资人集结在贵阳,组团讨要血汗钱。血本无归的投资人光维权群里已有300多个。监管部门估计一个头两个大了。
投资者说,投招商贷,是看中它背靠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中天金融。结果,招商贷雷了,而上市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想要拿钱,得先充钱!
在解决逾期的问题上,招商贷采取的应对方式是:以物抵债、先充后借、限额提现。
以物抵债:招商贷曾对投资人承诺,50万元以上待收的投资人可以办理以物抵债,可以很快签约过户。
先充后借&限额提现:在被监管部门检查的第二天,即11月7日,招商贷立刻即发布公告称已经完成存管系统测试准备上线,告诉大家平台是要接着玩啊;另外还宣布上线新产品“应收宝”。它的作用就比较魔性了,肩负着解决产品逾期的“重任”。
这个产品适用招商贷老客户,出借前需确保老平台可用余额大于5000元,以便存量余额兑付,而对存量月兑付限额就是每人每日最多兑付5000元。也就是说,投资者想要在招商贷,得先往应收宝里充值。
比如老王在老平台的可用余额为20000元,他若在存管系统中充值并出借5000元,待满标后老王在存管系统中除了拥有待收的5000元本金+利息,还多了从老平台划转的5000元可用余额,而老平台此时的可用余额则相应减少为15000元。
网贷圈人士:“平台高管从来不把精力放在经营管理上,而是放在了怎么设计规则坑投资者上”。
2 资本能驰援吗?
实际上,招商贷背后的大佬中天金融也是不流利,在股市停牌一年多憋大招,意图收购比它体量大4倍的华夏人寿! 中天金融这家公司1994年在深证上市,可以说是个资深的上市公司了,同时也是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天金融今年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47亿元,流动资金339亿,现金流充沛。
再看它的“猎物”华夏人寿。华夏人寿成立于2006年12月,总资产近5000亿元,员工超过24万,在全国设有分支机构470余家,。 不足千亿去博弈近5倍的资产,这个难度着实不小,为了筹集到这笔巨额资金,中天金融把自己的支柱产业也就是地产业务完全变现了,显然冲着华夏人寿的控制权去的! 根据保险业的规定,一家公司只能成为一家保险公司控制类和战略类的股东。而罗玉平已经是中融人寿的实际控制人。于是,中天引入国资,与国资共同购买股份,成为联合收购人,从而对华夏成为一致行动人,谋求控制权,同时也响应了年初贵州提出的“引金入黔”政策,
那说这么多,对解决招商贷的兑付问题有啥影响呢? 达人哥认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仍然奏效。首先中天金融在事发之后介入,开启了全面护盘模式,跑路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作为贵州重要的企业,参与具有政府意愿的资本运作,如果不解决当地民众占投资者多数的网贷逾期,社会成本太高,不合算;第三呢,中天金融账上的资金不少,cover掉17亿不是大难事(虽然它发明了应收宝膈应你),主要就是兑现需要时间,这个过程肯定是痛苦的,也是漫长的。 一边是蛇吞象的资本大戏,一边是和投资者17亿的拉锯战,到底会演变成啥,拭目以待了。。。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