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麗東書院】

 飞燕图书馆673 2018-11-21

⊙作者:张安玲

⊙编辑:一墨



清·周学海先生在《读医随笔》中指出:“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确有至理,以下试述之。


1
肝为百病之贼


肝病而疏泄失常,可以导致其他脏腑气化失司,气血运行失和,从而引发诸多病证。从临床所见,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肝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魏玉璜先生迳曰:“肝为万病之贼”。


1.1 气血失调,其责在肝


人身不外气血,病亦不出气血两端。肝司疏泄,主藏血,肝病则气血失调,为害多端。气机畅达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肝主疏泄,有利于一身气机的畅行。肝是气机疏通、畅行、升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又有“肝为人体气血调控中心”的认识。情志之郁,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则气机亦因而失于调畅,郁滞为病。血之运行,听命于气;血之藏泄,其职在肝,“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血证论》)。故血之畅行,亦赖于肝气疏泄,如此,则“气血冲和,万病不生”。若肝气疏泄失司,则血运障碍,由此产生气滞血瘀,气血逆乱等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如《圣济总录·肝脏门》所说:“夫肝受邪,则令气血不通”。故百病皆生于气,肝气疏泄,能调气机,畅血行。气血失调,责之于肝。


1.2 肝气失和,脏腑失调


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间既相互协调,又互为制约。肝为将军之官,鼓舞脏腑气化,协调诸脏机能,为“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肝病证治概要》)。《读医随笔》谓:“肝者,升降发始之根也”。又说“肝为将军之官,而胆附之,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东垣曰:胆木春升,余气从之,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肝木属春,肝气疏泄,犹春气来临,万物发荣。就脏腑而言,肝气疏泄,脾能升清,胃能降浊,而心血畅行,肺气宣肃,肾之藏泄亦无不受肝气疏泄之鼓舞与推动。肝失疏泄,必然引起诸脏功能活动失调。


(1)肝病及心


肝属木,主藏血;心属火,主藏神。木能生火,血能养神。肝郁不疏,心气不畅,心脉运行迟滞;肝郁化火,上扰心神,则心悸不宁,心烦失眠,狂怒躁扰;肝阴血虚,心神失养,多梦少寐;故心悸、不寐、癫、狂、痫诸病证,多与肝气郁结,肝火内扰有涉。


(2)肝病犯肺


肝肺同主一身之气,肝脉其支者,上贯膈,注胸中。肝气郁逆,上壅肺胸,肺气膹郁,则喘促憋闷;肝火犯肺,肺金失于清肃,则干咳阵作,胸胁引痛,口干口苦,肺络受损,则咳血。


(3)肝气乘脾


土赖木疏,始能纳化输布。若肝气疏泄太过,横逆乘脾,脾运失司,则腹痛阵作,痛即作泻,泻后痛安。《血证论》说:“木之气主于疏泄……设肝之清阳不升,则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其责在木失疏泄,土失运化。


(4)肝病及肾


肝肾同源,主藏精血。肾主生殖,而肝主疏泄,又能协调肾之闭藏。肝气郁结,宗筋失养,则阳痿不举;肝火内扰,肾精失藏,则遗精或早泄,女子月经过多,或暴崩不止。如《吴中珍本医籍四种》所说:“肝主疏泄,肾主封藏。疏泄太过,封藏失职,梦遗时作,小便余沥”。


(5)肝病犯胃


胃之纳化,以肝气为运用。肝气不疏,胃失和降,则胃纳减少,食而不化,脘腹胀痛,或吞酸呕嗳;肝郁化火,则致肝胃郁热。故有“肝为起病之所,胃为受邪之地”的说法,正是对肝病犯胃这一临床常见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


(6)肝失疏泄,大肠传导失常


肝之疏泄,能促进大便排泄,肝郁不畅,大肠传导失职,则大便秘结,欲便不出;或肝气乘脾,木旺犯土,痛而欲泻。正如《医学求是》所说:“夫肝为风木之脏,郁而疏泄于下则在二便”。


(7)肝郁不畅,膀胱气化障碍


膀胱气化赖肝气疏泄,小便始得排泄。肝气郁结,气化不利,则小便淋沥不已,或癃闭不通。


约言之,肝病则脏腑失和,肝失疏泄,它脏随之而病。《馤塘医话》指出:“肝为五脏之长而属木,一有病则先克脾胃之土,脾胃受克,无所生施,而诸经之病峰起矣。约略数之,则有胸腹胀满,左胁牵痛,上连头顶眉棱等处,易惊易怒,烦躁不寐,寒热往来,晡后潮热,喘促烦渴,干咳痰嗽,吞酸呕吐,小便淋闭,大便或硬或溏而泻,吐血遗精,腰膝酸痛,皮毛洒淅,肌肤枯瘦,筋骨拘挛各症,分属十二经,而一一皆是肝气之所变也”。


1.3 肝气郁结,诸郁随生


郁为人体常见的病理改变,丹溪先生将其分之为六,而六郁之中,气郁为先,气郁责在肝郁,故肝郁为诸郁之本。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郁化火;气滞则湿郁食阻;气湿不行,痰浊因生。六郁既成,可以危害脏腑,又能流于四肢百骸,为病广泛。如痰气结于颈部,则为瘰疬、瘿瘤;结于乳腺则为乳块、乳癖;结于咽喉则为梅核气;等等。


总之,气机郁滞为百病之源。而人之所有,惟气惟血,气血之中,以气为主。气之流行畅达,可以畅血行、布津液,故人身之气宜通不宜滞,宜行不宜郁。诸气之郁,先责之肝。肝主疏泄,能调畅一身气机,而气机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方式。肝气升发,调畅气机,因而对全身的新陈代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人身诸病首当责之气机失调,是以《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肝病证治概要》提出“肝者,干也,其特点每以干犯他脏为能事”。肝气一病,脏腑气机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诸病遂生,因此说“肝为五脏之贼”“肝为百病之贼”。


百病之起,常责之肝。肝病为害虽多,但病本归一,即肝气郁逆,疏泄失职。


2
肝病主要病机及证候特点


肝病为害多端,可致百病,但归纳其主要病机,不外以下九方面。


2.1 肝气郁结


是临床最常见的肝病病机,且多见于肝病的初始阶段。肝气郁结,则气机不利,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故诸病丛生,见症多端,病见于内外妇儿诸科病证。归纳其证候特点有:①情绪变化: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情绪不宁,或悲伤善哭;②胁肋胀满或疼痛,或痛引少腹,走窜不定;③善太息,噫气;④诸证随情绪变化波动;⑤苔薄白,脉弦。


2.2 肝郁化火


是肝气郁结继发的病机改变,以郁、火两大病机为特点:①有情志不遂史;②胸胁胀满或胀痛;③由抑郁不遂到烦躁易怒、易激动;④口干口苦,耳聋耳鸣;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肝火可上炎,熏清窍,扰心神,犯胃脘,下迫大肠,灼膀胱,外燔肌肤,内烁津液。


2.3 肝胆湿热


常由饮食失宜,停湿蕴热,或湿热外袭,壅阻气机,影响肝胆疏泄而成。证见:①胸胁胀满;②口干口苦,耳鸣耳聋,或见黄疸;③小便短赤;④胃纳减少;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2.4 肝风内动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病机有四条:①肝气郁结,挟痰阻络闭窍,发为痫病;②肝阳化风,阳升风动,肝阳上扰,出现眩晕、抽搐、震颤、麻木等;③肝肾阴亏,阴虚风动,筋脉失养,抽搐挛急;④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肌肉瞤动,肢体挛急或抽搐。


2.5 肝阳上亢


肝体阴用阳,阳受阴制,故肝阳上亢,多责肝阴不足,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或肝经郁火,引动亢阳上扰。病位在肝,但症见于头面诸窍:①头痛、眩晕;②耳鸣耳聋;③面色潮红,烦躁多怒,心烦少寐;④脉弦大有力。风阳挟痰浊闭窍阻络则发为中风。


2.6 肝阴不足


肝阴亏虚,肝失所养,疏泄不利,其证候特点是:①胁肋隐痛或灼痛;②头痛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③口干咽燥;④急躁易怒,筋惕肉瞤;⑤舌赤苔少,脉弦细。


2.7 肝血亏虚


肝藏血、生血,肝血不足,肝用不畅,可见:①头晕目眩,胁肋隐痛;②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惕肉瞤;③妇女月经不调或经闭;④面色不华,舌质淡;⑤脉弦细或细涩。


2.8 肝气虚证


肝主疏泄,以气为用,肝气不足,疏泄失职,证见:①周身懈怠无力;②精神不振,悒悒不乐,善恐如人将捕之,心烦少寐;③胸胁不舒;④头目眩晕;⑤纳少腹胀;⑥舌质淡,苔少,脉弱。


2.9 肝阳虚证


肝中阳气能煦育筋脉,畅达气机,肝阳亏虚,证见:①畏寒肢冷,筋脉拘急,易惊善惕;②悒悒不乐,乏力懒动;胸胁胀满,小腹满胀,阴部湿冷;③口淡,饥而不欲食,泛吐清水痰涎;④舌质淡,脉沉迟细弱。


3
调肝治百病的方法


调畅情志,舒达肝气,可以防病治病。未病之先,怡情悦志,则能防病。情志致病可以伤及五脏,而首当其冲者为肝,因此,调畅情志,舒畅肝气,从而能和调脏腑气血,因而具有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既病之后,怡悦情志,又能治病。情志致病虽可用药物调治,但精神治疗不可或缺,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正指此而言。《临证指南医案》针对郁证提出的患者要“移情易性”之法,便是基于这一原理。


百病因肝为害,调肝能治百病。调肝治百病,强调治疗因肝病而引发的各种疾病时,应当以治肝为主,同时还须兼顾由于肝病所导致的继发性病理变化。临床常用的治肝大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疏肝解郁法


是最常用的治肝法,适宜于肝气郁结的病证。肝气郁结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见证有两方面:一是肝气郁于本经,而未影响其他脏腑,如郁证、胁痛等病,只需疏肝理气便能达到治疗目的。二是肝气郁结,影响到其他脏腑,在肝气郁结的同时,又出现各被侵害脏腑功能的失调,如咳嗽、胃痛、心悸、呕吐、呃逆、二便异常、疼痛、乳房结块、月经不调等。此时,既要疏肝解郁以治本,又要针对失调的脏腑功能予以相应的处置,如运用宣肺止咳、和胃止痛、养心安神、和胃降逆、疏郁散结、养血调经等治法。


3.2 清肝泻火法


是治疗肝火上炎证的基本方法。肝火性炎,熏蒸燔灼,为害甚广,《馤塘医话》:“盖肝气上炎而心火生,木克土而胃火生,木强反制金而肺火生,肝肾同源,肾有相火,君火不明,则相火以位,而肾火亦生”。治疗以苦寒清泻肝火为主,处方中应适当配伍甘滋柔润、辛散疏达、和中护胃之品。肝火变动不居,故清肝泻火法又需根据肝火所害之地,随证配伍。如肝火犯胃,又当泻热和胃;肝火犯肺,须兼肃肺止咳;肝火下迫,清利下焦,宣畅气化;肝火扰神,则需泻火安神。


3.3 清利肝胆法


用于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为代表方。用药以苦寒清泻、甘凉渗利为主,使肝火清于内而渗于下;同时又应注意协调肝气之疏泄,如龙胆泻肝汤用柴胡;还应注意顾护肝阴。病在上如耳鸣、耳聋、脓耳等,可加芳香利窍药;失眠心烦,加清心安神之品;肌肤疮疹瘙痒,加解毒透疹止痒药;带下黄白,其气秽臭,加化湿祛浊药,如黄柏、椿根皮、白果仁、生薏米、白鲜皮等。


3.4 平肝潜阳法


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中风、心烦不寐诸病证。处方以重镇药为主,如生龙牡、代赭石、珍珠母、石决明、龙齿等,配伍平肝养肝药,如天麻、钩藤、牛膝、生白芍、玄参、生龟板等。需要指出的是,①亢逆之肝阳必须潜降,阳亢多责在阴不足,故潜阳必兼滋阴;②肝阳当潜,而肝气仍须升发,因此,镇潜之中当佐疏发升达,以求抑肝阳而不遏肝气之疏泄。


3.5 养阴柔肝法


用于肝阴不足所致的胁痛、胆胀、臌胀、胃痛、失眠、眩晕等。养肝之阴,药宜甘滋、甘润、咸寒,兼以微温,甘滋、甘润养胃阴以充于肝;咸寒滋肾,水旺则木有所涵;微温则能助肝气之疏达,体用兼顾,养阴名方一贯煎是其代表。


3.6 养血柔肝法


适应于肝血不足诸证,如头痛、眩晕、失眠、目视不清、抽搐、麻木、闭经等。肝藏血,肝血不足,养血必以四物为主,熟地、白芍、当归养血补血,当归、川芎辛温疏达,调肝气以利于生血。头痛、眩晕则加枸杞、菊花;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目涩而视物不清,加菊花、枸杞、沙苑子、决明子;抽搐、筋惕加天麻、全蝎;经闭加香附、乌药。


3.7 补益肝气法


用于肝气亏虚,升发失常的病证。如眩晕、失眠、心悸、惊恐、胁痛、郁证、食欲不振等。气源于中焦,故补肝气亦当求诸脾胃,黄芪、人参、炙甘草为首选药物,其中黄芪之性温而上升,“以之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肝气属阳,亦赖肾元温养,则补肝气亦应温肾,而山萸肉便是补肝佳品。


3.8 温补肝阳法


适于肝阳亏虚,温运失常的病证,如筋脉拘急、手足厥冷、易惊善恐、胁痛、头痛、呕吐、小腹冷痛等。阳虚宜用温热,但肝体阴而用阳,温阳之品过用则反损肝中阴血,故温补肝阳,宜温润、温柔而不宜辛热刚烁,如肉苁蓉、锁阳、淫阳藿、巴戟天、茴香、杜仲、菟丝子;而当归、枸杞等甘润养血滋阴药,亦常配伍,以求体用兼顾,暖肝煎为代表方。


3.9 平肝熄风法


平肝熄风是治疗内风病的基本方法,适用于肝风内动的病证,如中风、痉证、痫证、眩晕、震颤等。以天麻、钩藤、僵蚕、蜈蚣、白蒺藜等为常用药。肝阳化风者,需配合平肝潜阳法;阴亏风动者,则合滋养肝肾法;肝血不足者又须养血柔肝;热极生风则当清热凉肝熄风。


综上所言,肝在人体具有调控气血,协调脏腑等重要作用,而肝病之后,必然累及气血,影响脏腑功能的协调,引发诸多疾病,故曰“肝为百病之贼”“百病皆由肝作祟”,这是“调肝治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临床运用调肝法治疗疾病时,还必须将调肝诸法与相应疾病的病机结合起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读医随笔·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提出以下观点,他说:“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跗肿、臌胀、痉厥、癫狂、积聚、痞满、眩晕、呕吐、哕呃、咳嗽、哮喘、血痹、虚损,皆肝气之不能舒畅所致也。或肝虚而力不能舒,或肝郁而力不得舒,日久遂气停血滞,水邪泛滥,火势内灼而外暴矣。其故由于劳倦太过,致伤中气,以及忧思不节,致伤神化也;内伤饮食,外感寒湿,脾肺受困,肝必因之。故凡治暴疾、痼疾,皆必以和肝之法参之。和肝者,伸其郁、开其结也;或化血,或疏痰,兼升兼降,肝和而三焦之气化理矣,百病有不就理者乎?”


所以说,调肝有技巧,常需审慎而用,不可随意孟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