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的泾川一中,难忘的杨柳湾!

 西岭gaqkwk50ed 2018-11-21

杨柳湾

每一个泾川人,都应不会对杨柳湾这个地方感到陌生,或许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但却都知道它是泾川的最高学府——泾川一中的所在地。

风景如画的杨柳湾,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名将左宗棠。据记载,左宗棠光是从陕西的长武县境起过甘肃泾川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1935年时的统计资料记载,平凉境内还有左公柳7978棵,而1998年8月出版的《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的左公柳只剩202棵,其中大部分存于柳湖公园!


杨柳湾因此而得名。而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几棵柳树了。但这个名字,却一直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当年左宗棠进疆。

说起“左公柳”的始末,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于柳树的吟咏可谓是情有独钟,诗作不绝于耳。尤其是诗人的浪漫情怀,或咏柳喻人,或借柳缱情,或缘柳幽思,使“柳”成了中国风情风物诗歌作品中的一大靓点。而“杨柳湾”这个地方,对穷山贫土出来的我们,就凭名字,已经唤起了对它仙境一般的浪漫向往,何况它曾是我们走出泾川的唯一平台——泾川一中所在地!

泾川一中

泾川一中始建于1940年8月,初创时名为“泾川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5月,与泾川农校(地址在杨柳湾)合并,1954年3月正式命名为“甘肃省泾川县第一中学”。泾川一中坐落在泾川这片土地上最黄金的地段——遥望王母宫、面瞰汭河水。

七十年来,它“得山之深沉,获水之秀丽;沐日月之光辉,纳天地之灵气”,七十年来,在“跨过高考线,捧个金饭碗”的甘肃,它把数以万计的泾川优秀学子送出了甘肃,走向了全国!

从那里走出的人,是泾川当之无愧的最高知识群体。用近年我们同学相聚时开玩笑的说法,那就是“泾川的清华”!


学校大门朝北,按当时的眼光来看也算是雄伟了。面对大门的是一座暗黄色四层办公楼。楼的左前方是一片大大的操场,右前方是老师家属院和当时的运动场地。体育设施我能想起来的只有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网,两个乒乓球台和几个单、双杠。用水泥硬化后用不同颜色筑就标识的篮球场,是我们所见过的最高标准的运动场所了。

围绕在办公楼周围的,是一排排刷成白色的大瓦房。我们的教室、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就分散在这些古朴的房子里面;在校园靠后的地方,有几个小花园,花园里那对相依相伴的白鹅雕塑——几乎是我们多少年照片的背景,也是我们永远忘不掉的浪漫的回忆。

当时的学校里,来自农村的学生有1200多人。秋季入学,恰恰是农忙时间刚过去。我们这些人,脸上还带着太阳的晒痕,背着铺盖卷来到学校报到。虽然都是十六、七岁的大人了,可是从小生活空间的封闭和狭小,眼界和经历的缺乏,让我们从走路的状态,到看人的眼神,都表现的有些畏首畏尾、胆怯无助。而城里同学的衣着得体、气势如虹更是让我们产生了不敢表露的自卑。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有水有电,有宿舍,有食堂。水源就是办公楼旁边一个很简陋但是很粗大的露天水龙头,住校的师生每天得生活用水全部在此。几千人的热水来源就是是一个大锅炉分出来的几个龙头,每天的早、中、晚三次供水,去迟了,硕大的龙头流出来的水还没有女人的眼泪多,而且说没就没。


清水煮白菜

学校有四个食堂,依次是教工灶和甲、乙、丙灶。教工灶顾名思义,是为老师们办的福利,但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每年教师节给每个老师盆里放两块羊肉,除此之外,好像也没给老师们多大的好处。但在当年缺油水的学校里,教工灶卖的汤里,确实比其他灶的油水多,且允许学生用餐,经常光顾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也较好是不争的事实。

来自农村的孩子,开学时会把磨好的面交到其中一个灶上,换成饭票,每天就凭这薄薄的纸片去换那一顿顿仅能果腹的吃食。学校大灶上的饭菜质量,肯定是永远不值得恭维。色、香、味远谈不上,只要能有足够的量,就谢天谢地了!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能吃的年纪,但当年天底下的所有学生食堂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你永远都吃不饱。就算你经济力量雄厚,想吃第二碗时,却发现围裙脏兮兮的灶头大师,已经开始倒洗锅水了!


卫生方面就别谈了。反正在农村到处都是黄土飘扬,只要把生的做成熟的可以下咽,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反正一年到头,什么菜便宜吃什么。菜永远都是清水煮白菜!当时的我们对菜的卫生和质量是既没追求也没话语权。

有个小故事不得不说。两个兄弟去上灶,那天的菜是炒土豆丝。他们一人打了一份,嚼着嚼着感觉嘴里有块肉,毫不含糊的咽了下去。事后还向同学炫耀!细心的同学说,今天根本就没有肉菜,哪来的肉?最后想想,原来他们吃的是一种土豆里面的寄生的一种虫子,还一人一半!!!哈哈,听了这个,即使离你很远,有没有想吐的感觉?

那几年走过来的人,吃的方面唯一怀念的,可能就是我们的早餐!小操场的院子里,会有校外来卖小吃的摊子。早操完毕,买一个裹得满满的菜夹饼,端一碗飘着红油辣子的豆腐脑。三五个人蹲在一起,说说笑笑就解决了每天的第一顿饭!这也许是一天最美好的时刻!并非所有的同学都能享受到这种“奢侈”的美味,更多的同学是在宿舍里开水冷馍就咸菜后,就开始每天的清晨!!!

不管是早饭还是晚饭,不管是天阴还是下雨,我们只能蹲在院子里完成这人生每天的第一件大事。学校是没有力量给你盖一座宽敞明亮的就餐大厅的,就连个遮雨的棚子都懒得给你搭一个!

标配大通铺

大通铺是我们的住宿的标配。

那时老师的生活,没有比“清贫”这个字眼更合适的形容词了。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老师一家(人)一间房子,学生几十人挤大通铺而已。

分给我们班的宿舍就在厕所旁边。农历八月,北方的天气还是很热的,还没走到宿舍门口,迎面而来的就是北方旱厕浓烈的“香”味!宿舍里面,两层大通铺,从头到尾。让我今天想不明白的是,就连床板也似乎也不安生,长一块短一块、高一快低一块的,一看就是临时不知从哪儿拼凑来凑数的。下层床铺的墙角处,有一堆一堆的潮湿的土,还有老鼠到处打通的洞——看来我们要和这些自然的生灵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后墙上方正中间有一个小窗户,只有窗框,没有玻璃。一个班三十几号男生就要挤在这个房间里开始求学之路了,大家把花花绿绿的被褥挨着铺好,这个寒酸的宿舍在大家的装扮下,渐渐有了人气!这就是我们的床了,我们在离家几十里的地方,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了,哪怕只有不到2个平米!!


最难忘的是宿舍的冬天。住在四处漏风的宿舍里,听着呼呼的北风从窗缝和门缝里钻进来,不由得缩紧身子,用被子把自己裹得更严实一些。哪些无处不在的老鼠也会到大通铺上寻找温暖,经常会有老鼠从脚下一掠而过,惊起一片咒骂声!每天早晨叠被子,看着一堆堆的老鼠屎,都懒得去抱怨了!

动物为了生存,都会有些特技。宿舍里大家带的干粮为了免得遭老鼠争抢,我们会把馍馍袋子挂到房子中间的梁上,或者用钉子挂到离地3米高的墙上,可是却无法阻挡它们们的思念和希望,它们会把床铺当着起飞线,锲而不舍的、毫不懈气的向着袋子进攻!当年,哪个人没吃过被老鼠啃过的馒头?

山路十八弯

当年落后的大西北,想找一条铺满柏油的大路都得凭祖先安家时的运气。我的记忆里,唯一那条铺着柏油顺着川道蜿蜒千里的312国道,我们称之为“官路”,除这条路相邻的乡镇之外,其他乡镇到县城,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石子路。而我们这些分散在残塬断山里的零落乡村,永远都埋没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尽头。同样是上高中,能从村学磕磕绊绊上到高中的农村学生,也超不过适龄人员的10%,而且“完小”毕业,在村里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先生”了!我们这些沟沟坎坎的农村“先生”们,穿着自认为最体面的衣服,带着南塬北塬的浓浓乡音,趾高气扬的走出农村,低眉顺眼的走进学校!

每到周末,我们一般会饿一顿,省下饭钱来,等到放学时,立刻踏上回家的路!因为我们知道,虽然家里也没钱,但今天至少会让我们吃一顿好的!家里的灶台上,或许有母亲用碗扣着的美味!


沟沟壑壑的自然地貌,注定我们回家的路也是曲曲折折!有坐公共汽车往返的同学,会准时准点的赶到车站,或者在回家的路上等待哪些破破烂烂的班车过往。不过,很多学生都会骑着自行车,三个一团,五个一伙。热闹的校园很快就寂静了下来。

我家离县城三十里,中间要途径16里的山路。要好的同学会约在一起,大家说说笑笑,慢慢的推着自行车就上了塬,等到了家,也就是掌灯时分了!第二天,我们又会相约一起,骑着自行车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飞驰而下,去过这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

作者|吴会勇,男,甘肃泾川人,就职于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电力庆阳供电公司,高级网络工程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文学爱好者。


责任编辑:薛亚琴 监制:杜建雅 主编:雷建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