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词人?抑或亡国之君?和你聊聊《相见欢》里的李煜

 acerbookstore 2018-11-22

收听本周新诗《相见欢》

宋国,汴京,深秋夜。

李煜已经很久没有安稳睡去了,

故国远去,繁华成空,

他沦为阶下囚,备受屈辱。

长叹一声,李煜披衣而起,

独自登上院中的小楼。

他抬眼望去,只见残月如钩,

冷清清悬挂在天幕之上;

而院中的梧桐树,

也只剩下几片残叶剪影。

人事仓皇,岁时凄凉,

李煜心头大恸,提笔写下:

【赏读】

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腊月,

蜷缩在南京一隅的南唐朝廷

被北宋大军团团包围。

李煜见大势已去,自行裸身出城投降。

就在那一刻,

“亡国之君”和“千古词人”同时诞生。

他被囚禁在一所种满梧桐树的小院。

因为曾守城抵抗,

他被封为“违命侯”以示羞辱,

就连最爱的小周后也被人霸占。

天上人间只是一梦,

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他心中哀肠千转:

有对曾经繁华的怀念

有对故国亡去的无力;

更有对宋廷的愤恨、恐惧,

对自己尚且活着的宽慰……

也许,

正是为了排遣无处躲避的复杂情绪,

他才会在失眠的深夜里,独上西楼,

偏偏所见一切,并不能使人宽慰:

残月孤独,梧桐瑟瑟,庭院深深。

一切思绪都像是一张大网,

将李煜网罗其中,

无法理顺,更无法挣脱。

一夜识尽愁滋味,

“少年”终于长大。

39岁之前,他爱好文学艺术,

善书画,通音律,尤其词写得极好,

但顶多算个“二流文人”。

眼见奢靡繁华,他提笔便是: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虽然抒发真情实感,却没什么深度,

像是高高架起的空中楼阁。

39岁之后,

命运让他尝尽国破后的痛苦哀伤,

从天上到地下,

他一下与人类共通的情感有了共鸣。

他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他说:“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不见奢靡辞藻,

却字字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如这首《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却无相见,也无处欢愉,

只有不尽的愁思,挟裹而来。

那已不止是李煜的愁,

更是无数人心底各自的愁思,

皆如这般,缠绵不绝,

任谁读来,都会被触动。

亡国后第三年,李煜生日那天,

他写下最后的绝笔: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杯毒酒下饮,终于人去愁空。

国学大家王国维评说他: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也是极大的安慰了吧。

我们虽然不会像李煜一样,

遭遇亡国之痛,

但一定会在人生中遇到一些挫折,

关键是,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

有的人整天抱怨,说老天不平,

有的人借酒消愁,从此一蹶不振,

也有的人选择坦然接受,

从苦难中汲取营养,

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

就如南唐灭亡,

却成就了李煜,成为词作大家;

比如司马迁被判宫刑,

却忍辱负重,写成《史记》。

如果我们看到这一点,

在遇到打击和困难的时候,

就不用整天愁眉苦脸了,

接受眼前的事实,想办法充实自己,

到走出阴霾那一天,

你一定会变得更加出色。

好啦,再来读一读这首词吧:

【译文】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默默无言,我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啊!愁思缠绕在心头,是另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

【释词】

➀西楼:宋词中的西楼具有很强的情感倾向,常用来表述别离愁恨之情。

➁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➂ 剪:一作翦(jiǎn),本意是指初生的羽毛,引申义是指等长的羽毛、长度齐整的羽毛,也指把羽毛修剪整齐或齐根剪去。

➃ 离愁:指亡国之愁。

➄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