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道、佛之精要论述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11-22

儒家概要: 四书之一的《中庸》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天命之谓性。儒家则通过人与禽兽比较来回答人性。亚圣孟子有一个经典的说法:“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几希,就是一点点的意思,就是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微乎其微。孟子认为几希是良心,中国古代哲学家也称其为“明德”。人的任务就是“明明德,止于至善”。良心是什么样的心呢?有人说:“是恶心、丑心。这种答案是不对的,中国哲学将良心视为天生俱来的心,所以,中国人讲“良”,一般会在前面加一个“天”,合称为“天良”。也就是原始的、天然的心。儒家探寻和论证人性之源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的行为准则,或者说要建立一套理论道德的原则。这个原则的精要就是“仁爱”。儒家所说的爱,其精要实质就是尊重、平等、宽容、个性、自由、给与。把这样的具体的诉求,用两个字概括,即“忠”和“恕”,合称为忠恕之道。 儒、道、佛之精要论述

道家概要: 在先秦道家老子和庄子那里,是将宇宙的根源视为“道” ,在老庄看来,“道” 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家探寻宇宙之源,天地之根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说,道家谈天道,就是为了证人道。 所以,其理论部分由两部分构成,即道论和德论。就是道家所说的:得之“道” 者谓之“德”。如果把道家的精要用两个字概括的话,就是“慈柔”。老子认为应效法“水”的性德。即慈柔、顺势、利物、不争。这是一种“上善”的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都是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从不和万物争什么,它喜欢处在人们都不喜欢和厌恶的地方,即处在下方,它才更接近大道。“上善之法”,“慈柔之道”又被称为“无为”。所谓“无为”,就是“因循而用”,顺时顺势而动,遵循事物规律行事。

儒、道、佛之精要论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