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新市民,深深爱上“第二家乡”

 吴越尽说 2018-11-22

盛泽新市民,深深爱上第二家乡

交汇点:2018-11-01

 

    200310月,39岁的河南洛阳人孙晓伟进入盛虹集团当工人。到现在,他介绍了50多名河南老乡到盛虹工作。

 
 

    如今的绸都盛泽,充满了现代城市气息,时尚而浪漫。 钱云伟摄

 

    赵俊是山西人,今年31岁,中专毕业后进入恒力集团,一家三口住在集团宿舍里,50多平方米,厨卫设施齐全,不要交任何费用。现在夫妻俩有了积蓄,打算买商品房了。

 

    38岁的王述坤是盐城市盐都区人,现在是恒力集团的一名电器维修工,我觉得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我感到很温暖。

 

    在盛泽买房、结婚的徐春旺说,在盛泽,本地人和外地人相处非常融洽,都很有爱心。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本地人口不到14万人,却有2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是盛泽镇的新市民。盛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着这些新市民在盛泽安居乐业。可以说,没有这些新市民,就没有盛泽繁荣的产业,正因此故,盛泽张开双臂,热情欢迎新市民,新市民也深切感受到绸都的文明,共享绸都的发展红利。


来了一个人,接着来了50


39岁的孙晓伟是河南洛阳人,200310月,他只身一人来到苏州盛泽,进入盛虹集团当了一线职工。第二年,他的哥哥、嫂子、女友和几名邻居跟着他来到盛泽,进入盛虹。在老家打工,每月工资只有六七百元,在盛虹能拿到1200—1500元。孙晓伟说,薪资水平是吸引亲戚朋友一起来盛虹工作的重要原因。接下来的几年里,孙晓伟介绍50多名河南老乡一起到盛虹工作。现在,他们中间有一半已在盛泽安家,买了房子、买了车子。如果说我们这一代是新市民的话,那么儿女辈就是地道的盛泽人了。他说,他就是在盛泽结的婚,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2012年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还买了轿车,我们一家现在完全定居在盛泽,是盛泽人了。

赵俊,现在是恒力集团一个车间的班长,今年31岁,是山西忻州人,中专时学的是机电一体化,2004年毕业后来到盛泽,进入恒力集团工作。就在恒力,他遇到一位来自四川的姑娘,2011年结婚,并有了一个儿子。我们一家现在住在集团提供的宿舍里,50多平方米,厨卫设施齐全,不要交任何费用。他说,夫妻俩一年收入达十三四万元,现在已经有了积蓄,打算过些时就买商品房。儿子在企业边上的一所中心小学上学,享受义务教育待遇。集团在盛泽的化纤企业有8000多名工人,70%是外来的,现在大多数在盛泽安家落户了。这位圆脸小伙子一开口就显得乐呵呵的,他说,盛泽很包容,他们在盛泽生活工作这么多年,已经感觉自己就是盛泽人了。平时上班每天8小时,每周两个休息天,闲暇时间工友之间常走动,常去本地工友家里作客。这里的环境好,人的文明素质也高,在这里生活工作很踏实。说真的,我是爱上这座江南名镇了。


乐居盛泽,新市民全面融入绸都


2005年,徐春旺从河南新乡学院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来到苏州,辗转来到盛泽,在一家纺织企业做文员。不久,他女友也来到盛泽,两人就在盛泽结的婚,并有了一个孩子,在盛泽买了一套89平方米的房子。当他熟悉纺织的工艺流程后,自己办了一家贸易公司,日子过得很滋润。我已经完全融入盛泽了。”2014年时,他了解到盛泽有一个爱心义工群,入群的既有新市民,又有本地人,一向热心公益事业的他就加入了。他喜欢摄影,双休日时经常去社区为老人免费拍照。有一次,义工群里组织义务献血,在大学时就献过血的徐春旺二话不说就参加了,第一次献了300毫升的血,此后每隔半年他都会参加义务献血,到现在为止已经献了7次。尽管只能得到一张小小的义务献血证,可是,他觉得自己为盛泽做出了一点奉献,很自豪

在盛泽,本地人和外地人非常融洽,都很有爱心。徐春旺说,每次义工群里发起献血,轻轻松松就能组织到几十人。有一次,两名义工因为血液不合格不能献血,还感到十分遗憾。除了义务献血,徐春旺还和义工朋友一起资助过一个困难家庭。到了休息日,我经常带着孩子去本地的养老院,为老人做点事。他说,盛泽的民风很淳朴,他想让孩子从小就感受这种淳朴,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名文明的盛泽人。

38岁的王述坤是盐城市盐都区人,现在是恒力集团的一名电器维修工,妻子在集团的检验科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夫妻俩很少有机会回老家,一到节假日,他父母就带着孩子一起来盛泽,工友之间的孩子很快就玩成一片。我觉得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我感到很温暖。他说,集团团委组织了很多业余文化体育团体,有篮球队、舞蹈队、书画社、曲艺社、文学社,还有一个歌唱团。他是歌唱团的负责人,经常要搞策划,经常有演出。这几天,他就在忙着组织企业的卡拉OK比赛。春节快到时,集团在大连、营口、宿迁、南通和盛泽的'五大基地联动,组织'五地巡演,大家的业余生活很丰富。他说,春节时留守的外地员工比较多,企业每年组织包饺子活动,一解大家的思乡之情。这些活动,体现了企业的凝聚力,让大家爱上企业、爱上盛泽,深度融入盛泽,以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恒力人、一个盛泽人而骄傲。


同城待遇,让新市民安心扎根盛泽


盛虹集团拥有3万多名员工,其中盛虹纤维有限公司有5000多名职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曹志霞,也是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如今成为企业重要部门的负责人。说起对盛泽的归属感,她深有体会:除了感情留人、薪资留人、事业留人外,盛泽企业的一大特点是,不论员工是哪里人,只要有能力,就有上升通道。

她说,这些年,很多企业遇到招工难的问题,而盛泽的企业职工队伍相对比较稳定。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企业把员工当作自家人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盛虹,员工有各类俱乐部和职工社团,公司按员工人数发拨团队建设经费。这些组织能让员工有比较强烈的归属感,在社团中,员工就像回到自己村里、跟乡亲相处一样。除了一年到头不断举行的各类活动外,每年除夕晚上,企业负责人都要跟职工一起吃饭。夏天除了按时发放高温费外,各个部门还要购买一大批防暑物资,西瓜就是一卡车一卡车买的。员工的住宿条件也是企业很关心的,普通员工三四人住一间宿舍,有空调、卫生间、WIFI;本科毕业生每人一间房,研究生的单人房与星级宾馆的没有什么差别;还有夫妻房,不收任何租金。

每个人都想提升自己,企业为他们提供了很充分的条件。曹志霞说,2015年起,企业支持员工提升学历,毕业后学费全部报销;职工技能评定前,企业专门请来教师辅导。现在,企业的一线工人中,有100多名技师、30多名高级技师,其中有一位是江苏省电器工种首席技师;20多人获评苏州市的姑苏高技能人才、吴江区优秀技师,分别获得7.5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还有2名职工入选《吴江名人录》。盛泽镇政府还给优秀员工发放人才服务卡,凭这张卡,孩子可以进入公办学校,个人的社保卡还能享受现金返还福利。

曹志霞指着坐在一边的孙晓伟说,他在一线工作时是很优秀的工人,由于有音乐特长,企业就提拔他担任后勤方面的主任助理,专门组织员工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吴江区总工会职工艺术团在盛虹集团设立了盛虹分团,每年在企业内部的巡演达到四五十场。

担任恒力集团团委书记的刘帅行,也是新市民。他深有体会地说,到盛泽这么多年,他充分享受到政府出台的同城待遇政策,在盛泽生活完全习惯了。节假日与工友一起聚聚会,结伴出去旅游,每个人都把企业当成家,把盛泽当成了自己生活和发展的福地我个人从心底里认为盛泽已是我的家乡了。

策划: 庾 康 王 君 马天琦

撰稿: 顾玲玲 金娟凤 朱达任

摄影: 尤晓源 刘 璐 魏林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