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诗选注》__萧涤非

 江山携手 2018-11-22
狂  夫 
 
狂夫 <wbr>野老 <wbr>客至 <wbr>遣兴 <wbr>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wbr>恨别 <wbr>后游

万里桥西一草堂[1],百花潭水即沧浪。[2]
风含翠筱娟娟净,  雨浥红蕖冉冉香。[3]
厚禄故人书断绝[4],恒饥稚子色悽凉。[5]
欲填沟壑惟疏放[6],自笑狂夫老更狂。  


[1]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诸葛亮送费袆处。

[2] 百花潭,即浣花溪。沧浪用《孟子》“沧浪之水请兮,可以濯我缨”。即沧浪,即字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意。

[3] 二句写草堂景色。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翠筱,绿竹。红蕖,荷花。娟娟,美好 貌。净,竹色光洁。冉冉,婉弱貌。

[4] 一句含四层意:既是故人,又作大官,却连信也没有,则新交可知。

[5] 这一句也合四层意:饥而日恒,乃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色惨凉,可怜相。 这些,都正是吃了狂放的亏。

[6] 填沟壑,指死。欲,将然未然之词。这句是说尽管全家眼看就要饿死,还是一味疏放,不能改其故态,仰面向人。



  


狂夫 <wbr>野老 <wbr>客至 <wbr>遣兴 <wbr>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wbr>恨别 <wbr>后游

野老 

野老篱边江岸回[1],柴门不正逐江开。[2]
渔人网集澄潭下,  估客船随返照来。[3]
长路关心悲剑阁[4],片云何意傍琴台?[5]
王师未报收东郡,  城阙秋生画角哀。[6]


 


[1] 野老,杜甫自谓。有人以为是杜甫赠江头野老诗,不确。杜甫《绝句四首》有“门泊东吴万里船”句,则其门前实为渔人估客集中之地。

[2] 江岸纤回,而门遂江开,故不正。

[3] 二句江间景。下是下网。黄生说:“日西落则倒景于东,船自西来,若随之然。”这两句是上三下四句法。

[4] 此以下四句写淳泊之感。这句是说想北归秦中。归路甚长,而最关心的则在剑阁,因剑阁 最险,又常为乱军所据,故悲其难越。

[5] 这句是说不愿留在成都,景中含情。片云,犹孤云,杜甫自喻(《江汉》诗“片云天共远”,也是写景而兼自喻的)。自家不愿,却怪及片云,诗人往往如此。何意一作何事。成都有琴台(现存遗址),传说为司马相如与文君贳酒处,在浣花溪北。杜甫有《琴合》诗。

[6] 上元元年 (七六○)六月田神功破史恩明于郑州,但东京与诸郡犹丰收复。正说明不得不 留在成都之故。

[7] 这里的城阀指成都。至德二载升成都府为南京,故得称城阀。画角,古军乐,长五尺,形如竹筒,外加彩绘,故日画角,其声哀厉高亢,军中吹之,以警昏晓。




狂夫 <wbr>野老 <wbr>客至 <wbr>遣兴 <wbr>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wbr>恨别 <wbr>后游



客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1]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3]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4]


  杜甫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是言人对县令的一种尊称。崔名不详。把这首诗和上《宾至》一首对照着读很有意思。张蜒说:“前宾至诗,有敬之(按当云敬而远之)之意,此有亲之之意。”陈秋田说:“宾至,是贵介之宾,客,是相知之客,与前诗各见用意所在。”这些话都很对。这也就是前诗为什么不注明那位来宾贵姓大名的原因。

[1] 但见二字,暗含讽意,见得只有群鸥不嫌弃。交游冷谈,自在言外。

[2] 二句流水对。写喜客之至。黄生云:“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缘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 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交互成对。”

[3] 客来了就得款待,二句写侍客。兼味犹重味,无兼味,谦言菜太少,醅音培,即指酒。黄生云:“盘飧因市远,故无兼味;樽酒因家贫,只是旧醅。市远、家贫二字,从旁插入。”按古人好饮新酒,故杜甫以旧醅待客为歉。如白居易《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酪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即可证。

[4] 杜甫自己是肯而且欢喜与野老田父相对饮的,但不知崔明府是否肯,所以徵求他的同意。





狂夫 <wbr>野老 <wbr>客至 <wbr>遣兴 <wbr>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wbr>恨别 <wbr>后游

遣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1]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2]
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3]
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期。[4]


[1] 各何之,都到哪儿去了。

[2] 二句沉痛。上句言思念弟妹,沾襟:见血泪之多。下旬言自乞衰老。满面丝,见头发尽 白,为下“衰疾”句之根。

[3] 成都地势本不低,因四远皆山,故云卑。远望天边,故觉江流迟缓。这两句写望弟妹时所见之景,有“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之感。

[4] 又老又病,又流寓荒野,哪能久于人世呢?大概没有见你们的日子了。




狂夫 <wbr>野老 <wbr>客至 <wbr>遣兴 <wbr>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wbr>恨别 <wbr>后游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韦侯别我有所适[1],知我怜君画无
[2]
戏拈秃笔扫骅骝[3],欻见麒磷出东壁。[4]
一匹龁草一匹嘶,  坐看千里当霜蹄。[5]
时危安得真致此?  与人同生亦同死![6]



   仇注引朱景玄《画断》:“韦偃,京兆(长安)人,寓居于蜀。常以越笔点簇鞍马,千变万态。……或头一点,或尾一抹,巧妙离奇,韩斡之匹也。”唐人好在墙壁上作画或题诗,这里的壁,就是草堂的墙壁。

[1] 别我,向我告别。有所适,要到其一地方去。安史之乱,造成“天下学士亦奔波”的局面,名画家也四处漂泊。韦偃离开成都,大概也是为了谋生。

[2] 怜,爱。韦偃知壮甫爱他的画,故一来告别,二来作画留迹。

[3] 这句是加一倍写法。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韦偃画千里马却只用秃笔。说“戏拈”,写韦造诣之高。画来全不费力,只如游戏。

[4] 欻见,即忽见。写其神速。麒麟,传说是一种瑞兽,也善走,故以喻良马。“出”字与《丹青引》“须臾九正真龙出”同妙。以假为真。

[5] 坐看,犹眼看。当,对也。这句专写一首长呜的那匹马,大概在这匹马的面前展开一条长道。句意谓千里之遥,眼看就要消失在它的霜蹄之下。可与“所向无空阔”(《房兵曹胡马》)一句互参。《庄子:马蹄篇》:“马蹄可以践霜雪。”故谓马蹄为霜蹄。亦犹松柏耐霜雪,故称松根为“霜根”。

[6] 杜甫总是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那怕是一些题同的诗也往往流露出这种爱国精神。因此,浦仁龙说:”结联,见公本色。”



狂夫 <wbr>野老 <wbr>客至 <wbr>遣兴 <wbr>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wbr>恨别 <wbr>后游

恨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1]
草木变衰行剑外[2] 兵戈阻绝老江边。[3]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蕾云白日眠。[4]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5]


  上元无年(七六○)夏成部作。由于叛乱未定,以至长别家园,故热望祖国早日复兴。句句不说恨,却句句都是恨。

[1] 首二句对起,极自然。四千里,恨别之远;五六年,恨别之久。胡骑,指安史之乱。白天宝十四载(七五五)至此凡五六年。这是别恨的根源。

[2] 剑外,犹剑南。称
门之南为剑外,与称洞庭湖之南为“湖外”同例。杜甫是十二月来到四川的,草本变衰,指来时之景,非作诗时之景。

[3] 江边,锦江边,草堂所在地。

[4] 宵立昼眠,颠倒错乱,不能自主,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来表达思家亿弟的深情,极具体,极深刻。

[5] 司徒,李光弼,时光弼为检校司徒。《通鉴》卷二百二十一:“上元元年三月光弼破安太情于怀州,夏四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诸。”即乘胜的史实。乾元二年(六五九)四月史思明更国号日大燕,以范阳为燕京。幽燕破,则叛乱乎,可以回到洛城。




狂夫 <wbr>野老 <wbr>客至 <wbr>遣兴 <wbr>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wbr>恨别 <wbr>后游

后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1]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2]
野润烟光薄,沙喧日色迟。[3]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4]


上元二年(七六一)春,杜甫曾一度至斩津县,因游修觉寺,有《游修觉寺》诗。这是重游,故题作《启游》。

[1] 怜,爱。是说第二次过桥时不觉对桥也有了感情。

[2] 这两句也是杜诗的名句。如有待,好象在等待我之再度登临。更无私,再没有一点偏私,凡来游者都可以尽情观赏。杜甫热爱生活,也热爱大自然之美,在他的心目中,江山花柳都显得有情。

[3] 二句写景,是倒装句。熠光薄,故野润;日色迟,故沙暖。仇注!“日色迟留,是昼景。”

[4] 此,指修觉寺。复何之,更何往!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wbr><wbr><wbr><wbr><wbr><wbr& gt;<wbr& gt;<wbr& gt; <wbr><wbr><wbr><wbr>< wbr><wbr>< wbr><wbr> <wbr><wbr><wbr><wbr><wbr><wbr>< wbr><wbr> <wbr><wbr><wbr><wbr><wbr><wbr><wbr><wbr> 长沙送李十 一衔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