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议/校长应该站立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实施学校管理!

 如水138 2018-11-23

建议/校长应该站立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实施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和决策有关系,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一语道破了决策的本质和其在管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作为校长,当然追求正确的决策和最好的决策,因为,只有对的决策、好的决策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反之,就会影响和制约学校的发展。然而,什么是对的决策、什么是好的决策、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校长在决策时应该选择怎样的立场,不同的校长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小编的观点是:学校的任何决策都必须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思考和追求,否则,任何所谓的正确决策或者好的决策都值得怀疑、批判和否定。

^O^“学生第一”还是“教师第一”?

“学生第一”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永远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教师第一”的观点则认为,如果学校不把教师特别是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怎么才能去发展学生呢?言下之意是说,如果不发展教师,就谈不上发展学生,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永远要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比较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质完全一致:都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归宿和终极目标。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第一”说把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定位为学生,而“教师第一”说则把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定位为教师。因此,不难发现,不管是“学生第一”,还是“教师第一”,其本质还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思考和追求,有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学校中的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最近教师添了不少汽车,学校原有车位已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于是一些教师提议,要增加停车位,由于学校已经没有空余的场地,建议把一面水泥排球场地或者把校园内一处花坛改造成教师停车场。这一建议很快得到大部分行政人员的响应和支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师的停车问题。一些教师同时搬出了“教师第一”的说法,说如果教师的困难都解决不了,教师哪有心情去教书育人?面对这样的一些提议和质疑,有人很快作出了如下的答复:一是学生的活动场地面积本来就不大,如果再把排球场改造成停车场,那学生的活动空间就更小了;二是学生每天在校园里学习、生活,他们真正喜欢和享受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而不是停满了汽车的毫无生气的场所,所以,把花坛改造成停车场的建议也不予采纳。第三,经过协商,在学校附近给大家找了一块停车的场地,只是要大家辛苦一点走上几步。由于大家在“儿童立场”这一问题上的一致性,这一看似困难的事情很快得到了妥善解决。

^O^“制度化”还是“人性化”?

校长在学校制度化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质疑和挑战,特别是比较严格的制度常常会引起教师的反感,甚至扣上“缺乏人性”的大帽。面对这样的情况,校长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必须坚守“儿童立场”,在关乎学生利益的问题上不妥协、不让步。

某校原来考勤制度比较宽松,教师外出、请假现象比较严重,后来实行较为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师进校、中途离校均要登记,病、事假超过规定天数也要扣发一定数量的考勤奖。一些教师大为不满、无法接受,认为这是“很不人性”的做法,提出学校管理不能只讲“制度化”而不讲“人性化”,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应该修改制度,应该给教师更多的“自由”。面对这种局面,负责考勤的领导坐不住了,觉得教师讲得似乎很有道理,只要不影响教学,这个考勤宽松一点又如何?在召开行政会议时,多数人也认为,学校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考勤制度没有必要搞得这么严格。

建议/校长应该站立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实施学校管理!

面对这种情况,校长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看一个组织机构是否规范和成熟,首先要看其是否有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程序。第二,作为学校,更要强调“制度化”,因为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保障学生的权利,才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体现公平。第三,小学不是高中,更不是大学,小学教师虽不是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但必须全面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任何一个教师的离校、离岗都可能给孩子的安全带来隐患,从这个角度上讲,坚守岗位是最能体现“人性”的。第四,真正人性的教育在于体现公平和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权益,而“制度化”则是“人性化”的基础和保障。后来,在教师会议上做了说明,并且进一步明确了以“儿童立场”为应然选择的学校制度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思路。由于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基于“儿童立场”的价值追求,因此,对于学校的制度建设都表示了认同和支持。

^O^“整齐划一”还是“错落有致”?

可能是受到工业化思想或者多种社会文化的影响,校长经常会用“标准化”、“大一统”的管理思维作出各种决定或决策,而这些所谓的“标准”又往往是成人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学校的许多管理和教育行为看似规范有序,实质却严重背离了“儿童立场”。这种情况似乎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必须每天佩戴红领巾、上课必须坐得端端正正、发言必须举手、回答问题必须完整、答案必须标准、进办公室必须喊“报告”、做操必须整体划一、大冷天必须统一穿校服(为了迎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有学校决定在各年级的墙上安装橱窗,经过设计、制作,橱窗很快安装到位,高度一致,整齐统一,挺好看,我和大家都很满意。几天后,校长路过一年级的橱窗前,看到一个小朋友踮着脚在看橱窗里的作品,他随便问了句:“好看吗?”“好看,可我看不清楚。”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这么精美的东西,到底是给成人看的,还是给孩子看的,橱窗都是统一的高度,低年级的孩子能看得清吗?校长赶紧找来总务主任,要求重新调整橱窗的高度。可这一想法遭到了包括总务主任在内的部分教师的反对,说这样做既浪费了钱,又不好看。但校长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橱窗高度调整后,用成人审美的眼光看,的确不是很舒服,但很明显,孩子可以看得更清楚、更舒服了。

教育无小事,学校无小事,对于校长来说,每天都会面对和处理各种事情,这就需要校长随时作出判断和选择,此时,校长的管理哲学和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校长的决定和决策。而只有基于“儿童立场”的决策,才能充分体现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追求和对学生生命的终极关怀。因此,儿童立场是校长决策的应然选择。

建议/校长应该站立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实施学校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