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几乎关系到了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尤其对于中医、气功、传统武术,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您各位当中有熟悉的自然不必解释,但是不了解的人们,基本都分成了两个极端:要么觉得气很神秘,难以理解;要么觉得这纯粹是忽悠人的玩意儿。
在《黄帝内经》中明确表明了人的身体中存在经络,而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中气的由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肾、脾、肺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成。 那么气与我们人体,与我们的健康,与太极拳,究竟有何联系呢?
气与人体 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这个解释太笼统了是吗?其实啊,只要咱们还活着,体内就存在有气。所有行为活动的能量都是靠气提供的,气的强弱影响着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您随便上网搜一搜,对于气就有很系统的解释。
人体内的气会受环境、饮食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也会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强弱的改变。当内气不足或气机失调时,气血运行不畅,身体中的脏腑和肌肉、骨骼不能得到濡养,体内的阴阳就会失衡,身体就会出现亚健康或者不健康。所以说,只有内气充沛了,养生和技击的效果才会更好。 气在太极拳当中,也叫内气,内气运行起来所产生的力,叫做内劲。气通则劲到,气断则劲失。内气和内劲相辅相成,从中医学角度讲,气、形也是统一的。太极拳练气的过程,是从外形引内劲,逐渐到内劲催外形。首先要把周身各个部位的动作做对,例如咱们之前讲手臂的自然伸直。外形到位就可以逐渐增强内气,内气充足到一定程度,才会渗透到四肢百骸。
气与太极 练习太极拳,随着时间的增加,身体会越来越放松,这时一些部位会出现麻、胀的感觉,说明气血开始加速运行了。一般最先出现在手指上,因为指尖的末梢神经比较多;而且手掌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更容易放松。
接下来可能会有沉、热的感觉,比如觉得手掌特别沉重,或是后背发热,好像被太阳照着一样温暖。这说明出现感觉的部位更加放松,气血更加旺盛了。但每位的身体状况不同,所以这些感觉并不是都会出现,出现的顺序也不一定相同。总而言之,麻、胀、沉、热都是气感,说明咱们的身体已经比较放松,内劲也开始增强。今后的每一次练习,内劲都会不断增强。这个过程叫外形引内劲。
气汇聚于丹田。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饱腹感,好像吃饱饭一样,这是内劲鼓荡的表现。当内气充裕时,会从丹田渗透到四肢百骸,辅助我们的动作。顺带说一下,这时麻、胀感会消失,取而代之是身体非常充实的感觉。随后再配合意识、呼吸加以练习,使意、气、形合一,就能达到内劲催外形的境界了。
气与健康 气发源于肾。肾气和腿力也是相辅相成地,很多学员刚练了一星期太极拳,就说感觉整个人精神了很多。为什么呢?各位不要看太极拳慢悠悠,其实特别能锻炼腿力。腿力增强则肾气足,周身气血旺盛,自然会精神焕发。之前的文章里,咱们也提到了气血通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太极拳以及气功练习中,有一个追求的是打通大小周天。如此则会充分增强自身的代谢调节系统,促进微循环,增强免疫力。小周天也就是各位常听到的任督二脉,不过在中医及传统武术中,打通任督二脉只是让气血更加通畅,身体更健康而已,并不是什么武功绝学。小周天指内气沿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大周天则会贯穿周身,延至劳宫、百会、涌泉。
相信各位已经对气比较了解了,每个人都有内气,只不过是强弱的区别。但是呢,气血在人体内运行,并不是真的感觉有一团气体跑来跑去。就好像血液不停地流动,我们也感觉不到。如果能感觉到,不是身体出问题,就是长期幻想产生了错觉。
所以气并不神奇,只要明白了这些道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练习来强身健体。至于刚刚提到的呼吸和意念,以后咱们也要单独拿出来聊一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