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归来话收获 走进青岛崂山区育才中学之前,我只是充满好奇,为什么一所建校五年的学校就可以发展为青岛市的重点中学?经过一天的游学,终于找到了答案。 1.文化育才 步入育才的校园,所有的学生见到你都会行礼,说声老师好。连大巴车司机都感慨这所学校学生好有礼貌;步入育才的校园,没有多少牌子,却让人不舍得丢垃圾,不好意思说脏话,只怕玷污了这份优雅;步入育才的教学楼,到处所能看到的是书,闻到的是墨香,感受到的是文化。育才的孩子为什么那么温文尔雅?这里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似乎都会说话,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似乎都有故事,诉说历史,畅想未来。文化育才,润物无声。 2.勤奋育才 在餐厅吃过午餐,随意地在教学楼内溜达。12:45教室里的老师一边值班,一边备课。教室墙上的小黑板上,值日班长写着一句“最懒惰的办法就是将事情一次做好”;12:55走廊一角,八年级的几个孩子围着生物老师谈论实验;13:15路过一间办公室,看到有位老师斜躺着睡在椅子上,办公桌上是一摞摞孩子们的作业;13:50走上五楼,看到九年级四班的化学课堂上,孩子正和老师在争论问题。育才的孩子中考为什么优秀?因为勤奋的孩子们,因为孩子们身边还有许多勤奋的老师。 3.管理育才 育才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精致。这种精致源自细节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育才中学的管理是精细化的,又充满个性。阿米巴管理模式和动车理论都落脚在领导班子、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当中。值周校长、学生双值周、动车文化都是值得学习的经验。当我目视学生会检查卫生和纪律的认真态度,感觉到的是育才的每一个人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呵护有加。 4.资源育才 育才学校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是人。学生、教师、家长,甚至是保安都是很好的资源。育才的保安可以为孩子们上植物种植的兴趣课,育才的家长委员会不仅可以在大门口执勤,还可以设计、制作校服,可以组织游学、可以设计布置教师的每一个角落。资源的盘活,让育才成为大家的育才。 5.课程育才 2013年的育才就有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延续发展到现在源自这种课程体系紧紧依托核心素养。在实践中被一群群有思想的人不断创新,这样的课程最具有生命力,因为精准的落脚点,因为实践的锤炼。 6.特色育才 育才学校的特色是什么?每一位参观者都可以说出一些。我想最有特色的是——日记文化。在育才学校,从崔校长到一般老师再到每一个孩子都会写日记。崔校长写管理日记,老师们写发展日记,学生写成长日记,家长写陪伴日记。小小的日记不仅记录着思考,更重要的是将老师带上了前进的动车,让学校的愿景成为每位教师的理想。同时,记录日记的习惯也让孩子们感受真善美,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不断反思改进教育的方式和行为。 为什么育才学校建校五年就可以发展为青岛市的重点中学?为什么我们有些学校达不到这种高度?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想,而是我们想的不够强烈;不是我们没有做,而是我们没有做到细致、精致和极致。相信去过育才学校的校长们都会有所震动,相信只要行动,我们的学校也会同样优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