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心得体会

 wangliang22 2018-11-23

《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是一本有意思的书,这本书从八个方面全方位的指导我们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仔细读过这本书后,下面我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为什么要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家长同事社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个积极健康的老师带着孩子的影响也是积极健康的。听起来人人都想积极都想健康。那为什么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呢?教师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与一体的职业。辛勤的园丁们在繁重而辛劳的工作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身体健康,备受疾病的困扰。自身的疼痛加上社会各方的不理解,就是很容易出现紧张感,焦虑感和受挫感。在以前听过的心理学老师的课上我很喜欢的一个词叫悦纳自我。也许人们想象中的教师是完美的,神仙一般的存在。但我们要清楚,教师就是一份职业,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老师们会有自己的优点缺点。老师们会有自己的不完美。老师们要承受着别人对你不完美的指责。而你也许就为着自己的这些不完美而感到痛苦。悦纳自我,就是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越了解自己和了解自己要什么,你就越不会被困扰。你也许很平凡。平凡也不错。

其次,关于对待别人。如果你也见过一些得抑郁症的人。你应该知道得抑郁症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否定自我。他们不能够悦纳自我。他们把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无限地放大。他们无比的在意这个世界。然而又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希望在他们难过的时候,身边的人不要跟他们说你别这样,别那样,你要这样,要那样。这些话都是把他推下深渊的手。说一句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当然,如果你想,你可以做得更好。肯定别人远比否定来的更有意义。对待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不是吗?一个从心底里认定自己可以的人和一个从心底里已经认定自己不行的人谁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呢?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比与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更单纯。当我们长大之后会发现有些人你对他再好也无法成为朋友。因为他们的结交只关乎利益。我们要去苛责别人的交友方式吗?那太幼稚。你该做的是区分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同样的目标是舒服。对待孩子就更容易了。不管是生气还是伤心都会过去的。当他们又取得一点进步,或只是跟你说句服软的话,那些不愉快就烟消云散了。

生活中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虽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没有同理心的人。你以真诚待他,体谅他的难处,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此时抛弃你的学识和涵养,以一个对方的立场去思考,有些事就能想通了。然后拾起你的涵养,告诉自己,不能做出与你身份涵养不符的事来。以你的涵养去谅解对方才是真正的值得尊重。

最后,谈下如何增强心理弹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抱怨是这个世界上最浪费时间且没有用的事儿。但是我们仍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和自己的家人,闺蜜抱怨自己遇到的事情。其实这些诉说也是一种舒压的输出口。但如果我们选错了人,结果往往是悲惨的。如果你向你的家人抱怨,而他不理解你的工作,觉得你在意的点莫名其妙,不值一提。此时你也许会更难过。如果你向你的朋友抱怨,而你的朋友他非常的忙,他的敷衍,也许会让你更加悲伤。如果你向你的同事抱怨,而他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其他的同事,不知道谁又告诉了领导,俨然成为了单位的抱怨鬼,你的负面情绪丝毫没有被疏解,反而被放到了最大。而这一切,最终的受害者都是你。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路旁有路,心内有心,凭的是眼界与心胸。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而适应是一种选择,一种拼搏,一种磨炼,一种洗礼,一种凤凰涅槃的焙烤,一种千锤万击的锻造。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适应。

书中还有一些小测试,或者治疗拖延症,恐惧之类的方法。我选择性地尝试了一下。也许这种心理治疗并不一定能治好什么,但也真切的为生活增添了一些小乐趣。但愿我们的生活能充满阳光与欢乐,但愿我们能平静的接受生活为我们带来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