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宪问篇第十四 14 . 15

 如是国学 2018-11-23

宪问篇第十四

14 . 15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谲:诡诈,惯用欺诈手段。

正:正礼。

夫子说,观晋文公所为,诡诈多于正礼;齐桓公所为,正礼多于诡诈。

——据《左传 · 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文公(“践土之盟”)“……召天子而使诸侯朝之。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於河阳。’是谲而不正也。”

——《左传 · 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可征伐的范围):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菁茅,楚国特产,指定为贡品,用于缩酒祭祀)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渗滤酒渣,祭祀仪式:把酒倒在束茅上渗下去,如神饮之),寡人是征;(周)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可知桓公之“正而不谲”。

——《朱子集注》:“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虽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二君他事亦多类此,……”

——本段,夫子何以突发此议?盖复言“管仲之器小哉!见《论语 · 八佾》)”读史可知,凡桓公之功业,皆管仲之所为。管仲能使“齐桓公正而不谲”,却不能助桓公建尧舜之业,致使中国失去唯一一次回归圣王治世的机会,可无叹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