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寂寞庭花香自知—唐朝才女诗词鉴赏之妻、母诗句之1

 江山携手 2018-11-23

唐进士孟昌期的妻子孙氏特善诗,水平之高能代夫作诗。谁料某一日,忽发奇怪之想:“才思非妇人事。”遂焚其集。惜哉!只留下极见功底的三首诗。《闻琴》、《白蜡烛》、《谢人送酒》。而孙氏之言之行也代表了当时一部分唐朝才女的想法。

从少女到少妇仅仅一步之遥。成为人妇,也许模样的改变要时间雕刻。但诗风的改变也许就是一夜之间的时间。唐风再开放,唐人再开明,为人之妇,为人之母,行为举止怎么也要收敛些,诗句的内容也自然就要发生改变。以丈夫为中心的诗句多了些。诗风少了些少女的活泼开朗坦率,多了些端庄沉重含蓄。而诗句中流露出的情感从自身就转移了方向。进入了一条非常狭窄的诗歌之路。

丈夫是天,丈夫之是自己的一切。才女们的情感和心思都花在了丈夫身上。有思念戍边之夫,有盼夫取功名,有怨夫挽婚姻,有替夫育儿女,也就出现了思夫诗、励夫诗、育儿诗、怨夫诗。唯独没有自己。

丈夫戍边,难以归家。往来书信极其珍贵,字里行间思夫、念夫、盼夫之极致情感。“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寒冷天气越来越重,远征在外的王驾之妻陈玉兰《寄夫》是“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和着泪水和关心的思念一起到边防。妻子得到长孙佐辅的书信,含泪《答外》“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莫如书故字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满纸透着泪,满纸只有思。边将张睽戍守边防长达十几年未能回家,妻子侯氏痛苦暌离已是十秋强,对镜哪堪重理妆?”我哪有心思装扮自己呢?年年是“闻雁几回修尺素?见霜先为制衣裳。”回回是“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十年生死两芒茫。只能用思念和泪水“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龟者也。慧心细绣的回文龟形诗献给皇上。皇上只为表彰她的才华,敕令赐绢三百匹。却不知有无让丈夫回家团聚。同为征战在外,裴悦之妻裴羽仙先是一首长诗《寄夫征衣》尽述相思之情,还渴望“书中不尽心中事,一半殷勤托边使。”谁料闻丈夫被擒,音信断绝,痛不欲生,肝肠寸断之余,《哭夫二首》悲切沉郁,哭诉从今之后,我只能是“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