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生活时期大事年表(372BC.3.17-290BC.12.25)

 虛怀若谷 2018-11-23
422BC,鲁元公十七年(421BC,魏文侯二十五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
421BC,孔伋(遗腹子)卒,61岁(六十二)(暂定为未过生日)
418BC,鲁元公二十一年(417BC,魏文侯二十九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
417BC,鲁元公卒,子太子显立,是为鲁穆公
397BC,鲁穆公二十一年(417BC,魏文侯五十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
396BC,魏文侯斯卒,子公子魏击立,是为魏武侯-《竹书纪年》
385BC,鲁穆公三十三年(384BC,魏武侯十二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
384BC,鲁穆公显薨,子鲁共公奋立
373BC,鲁共公十二年(372BC,魏武侯二十四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烈王四年)
372BC.3.17,儒略日1585626,四月戊午朔己未,孟子生,名轲,字子车(子居),0岁
371BC,鲁共公十四年(370BC,魏武侯二十六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烈王六年)
370BC,魏武侯魏击崩逝,二子魏缓与魏罃争位
358BC,鲁共公二十七年(357BC,魏惠王十三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十二年)
357BC,春,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14岁(十五)-暂定于此时
353BC,鲁共公三十二年(352BC,魏惠王十八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十七年)
352BC,春,欲休妻,然未成,19岁(二十)-暂定于此时
352BC,鲁共公三十三年(351BC,魏惠王十九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十八年)
351BC,鲁共公奋卒,太子屯立,是为鲁康公
351BC,鲁康公元年(350BC,魏惠王二十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十九年)
343BC,鲁康公九年(342BC,魏惠王二十八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二十七年)

342BC,鲁康公卒,子太子匽立,是为鲁景公
342BC,景公元年(341BC,魏惠王二十九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二十八年)
333BC,景公十年(332BC,魏惠王后元三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三十七年

332BC,春,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孟子39岁(四十)《孟子·梁惠王下》
332BC,景公十一年(331BC,魏惠王后元四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三十八年
331BC,孟子居平陆,见大夫孔距心,继续宣扬他的仁政学说-《孟子·公孙丑下》
331BC,景公十二年(330BC,魏惠王后元五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三十九年
330BC,孟子来到任国,专门拜访季任(任国的季任和齐相储子都派人送来礼物和孟子结交,孟子收下礼物而不回赠)
330BC,后孟子回到邹国,与弟子屋庐子、曹交等人交谈-《孟子·告子下》
330BC,景公十三年(329BC,魏惠王后元六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年/齐威王二十八年)
329BC,孟子在邹鲁活动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成果,于是带领学生首次来到了齐国。当时齐国正由齐威王执政。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进行政治改革,使齐国就成为东方最有实力的国家,孟子在齐逗留期间,一直没有得到齐威王的重用
329BC,孟子来到齐国后,未去拜访齐相储子,齐相储子来见孟子-《孟子·离娄下》
329BC,景公十四年(328BC,魏惠王后元七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一年/齐威王二十九年
328BC,壮年孟子在齐国与老年告子(稷下早期学者,道家)就人性善恶、生之谓性、仁内义外等问题展开讨论。由于此时孟子思想还不成熟,在辩论中多有错误-《孟子·告子上》
328BC,蚳鼃做了四个月的治狱官,却没有向齐王进谏,孟子劝他尽自己的职守。蚳鼃于是向齐王进谏,齐王不听便辞官而去-《孟子·公孙丑下》
328BC,孟子与齐国将领匡章(又称田章、陈璋、章子)交游-《孟子·离娄下》
328BC,孟子在齐国得不到重用,听说宋偃王欲行仁政,感到十分高兴,于是便决定到宋国去。孟子离开齐国时,与齐威王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甚至连齐威王馈赠的兼金都没有接受,认为是想收买他,而君子是不能被收买的-《孟子·滕文公下》
328BC,景公十年(327BC,魏惠王后元八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二年/宋康王十一年)
327BC,孟子来到宋国,积极帮助宋王推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下》
327BC,景公十六年(326BC,魏惠王后元九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三年/宋康王十二年)
326BC,孟子在宋国,与还是滕世子的滕文公相会,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使滕文公深受启发-《孟子·滕文公上》(滕世子至楚,过宋而见孟子。自楚反,复见孟子)
326BC,孟子在宋国,与宋人勾践谈论游说君主之道-《孟子·尽心上》
326BC,景公十七年(325BC,魏惠王后元十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四年/宋康王十三年)
325BC,由于宋王对仁政缺乏诚意,孟子的许多主张并没有得到执行,特别是对孟子提出的实行什一税和废除关卡、市场征税,千方百计找借口推延。孟子气愤至极,以偷鸡贼相喻。于是离开宋国,途经薛,回到邹国。在离开薛时,因为预感到可能会发生意外,接受了薛君给他买武器的钱。但在由薛归邹的途中,还是遇到危险,因为绝粮,差点饿死途中-《孟子·滕文公下》
325BC,景公十八年(324BC,魏惠王后元十一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五年
324BC,孟子在邹,滕定公去世,滕文公即位。因滕文公曾与孟子在宋国交谈过两次,深受影响,所以即位以后派人到邹国,征求滕定公丧礼的意见。孟子建议滕文公实行三年之丧,并认为能否实行的关键,取决于滕文公本人。后滕文公果真实行了三年之丧,据说效果还不错,受到文武百官的拥护-《孟子·滕文公上》
324BC,孟子从邹国来到滕国,帮助推行仁政。他特别强调治民之产的重要。具体说,就是要推行彻法,征收什一税,同时设立学校,以明人伦。后滕文公派毕战问井田,孟子借机把这种古代制度大大美化一番,指出“仁政必自经界始”,认为施行仁政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孟子的仁政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孟子·滕文公上》
324BC,景公十九年(323BC,魏惠王后元十二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六年)
323BC,鲁景公卒,子太子叔立,是为鲁平公
323BC,滕文公在孟子的协助下实行仁政,一时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不少人闻风而至。农家学派的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后,属于儒家学派的陈相也从宋国来到这里。陈相见到许行后,被许行学说所吸引,于是放弃了以前的观点,成为许行的门徒。陈相站在农家的立场与孟子进行了一场辩论。陈相认为,贤明的君主应当同人民共同耕作,而滕文公却占有梁仓财库,这就是损害人民来奉养自己,所以不能称为贤明。孟子认为,人的社会分工各有不同,农民用粮食换取陶器、铁器,不能算损害陶工和铁匠的利益;陶工和铁匠用陶器和铁器换取粮食,也不能算是损害农民的利益。同样,用管理国家换取粮食、器用也不能算是损害农民、工匠的利益。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驳斥了许行的观点,是有合理的。但是,他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与社会分工混为一谈,用后者论证前者的合理性,则是不全面的-《孟子·滕文公上》
323BC,鲁平公元年(322BC,魏惠王后元十三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显王四十七年)
322BC,魏历四月,齐威王封田婴于薛
322BC,孟子在滕国通过滕文公实行了一些仁政,但齐人在滕国附近的薛筑城,直接威胁到滕国。滕文公问孟子该怎么办?孟子回答只能勉强为善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意识到要推行仁政于天下,仅靠滕国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不久离开滕国(321BC)-《孟子·梁惠王下》
322BC,魏历十月,齐城薛。……婴初封彭城-《史记·孟尝君列传》索隐
321BC,鲁平公三年(320BC,魏惠王后元十五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慎靓王元年/齐威王三十七年)
320BC,时约五十二岁孟子在滕国推行仁政失败后,听到魏惠王在招贤纳士,于是便率领自己的门徒“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浩浩荡荡地来到魏国。梁惠王见到孟子,劈头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而孟子则说王应该多谈仁义,何必一定要谈利?随后又讲了言利的危害性,两人一见面谈话就不投机。以后孟子与梁惠王又进行了几次谈话,涉及到仁义道德观、民本思想、仁政的具体措施等一系列内容,孟子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孟子·梁惠王上》
320BC,孟子在魏国时,与周霄讨论出仕。孟子认为,士人出仕做官,好比农民耕田,是他们自己的职业。但古代士人出仕,却有礼仪规定,以不合乎礼仪的方式做官,只能象男女钻门洞扒门缝一样-《孟子·滕文公下》
320BC,齐威王薨-《史记·盂尝君列传·索隐》引《纪年》,子齐宣王
注: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其中“东败于齐”,是指齐魏马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42年。“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是指秦将公孙鞅打败魏国,迫使魏国割让河西郡全部和上郡十五县,几次著名的战役分别发生在公元前340年、330年、329年和328年。“南辱于楚”是指公元前323年楚魏襄陵之战,此役魏国战败,被迫割让大片土地。据此,孟子至魏则当在公元前323年(襄陵之战)至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卒年)之间
320BC,鲁平公四年(319BC,魏惠王后元十六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慎靓王二/齐宣王元年)
319BC,齐宣王即位,想要缩短为齐威王守丧的时间。消息传到魏国,引起孟子和弟子的争论。孟子认为,守丧关键在于行孝之心,如没有条件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守几个月也是可以的;如有条件守丧三年,却只守一年,同样可以看作是不孝;而对于那些没有人禁止他守孝自己却不去守孝的人,即使多守孝一天也比不守孝好-《孟子·尽心上》
319BC,魏惠王罃卒,子公子嗣立,是为魏襄王-(古书《纪年》篇,……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319BC,鲁平公五年(318BC,魏襄王元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慎靓王三/齐宣王二年)
318BC,魏襄王正式即位,孟子与他会面。梁襄王问,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天下归于一统,就会安定。并说明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不过通过观察,孟子发现襄王不象个国君的样子,也没有威严,是个无所作为的君主,孟子很失望,于是离开魏国,重返齐国-《孟子·梁惠王上》
318BC,孟子由魏返齐,路过齐邑范这个地方时,遇见从此经过的齐王子。感叹道:环境对人太重要了。同样是儿子,齐王的儿子就显得与众不同-《孟子·尽心上》
318BC,孟子见齐宣王,向其宣传仁政。孟子以前向君主游说仁政时,多用类比的方法,并对君主多有指责。这次孟子汲取了以往的经验,不再对宣王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从对牛的不忍人之心论证宣王完全能够推行仁政。针对宣王提出自己好乐、好色,孟子认为这并不妨碍推行仁政,关键是要推己及人,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上》
318BC,孟子到齐国后,对仁政充满信心,但认为自己已做到不动心。自己的不动心与告子不同,告子是用外在的义来培养心,自己则是“集义而生”,由内心的义生出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之间,这样便真正做到了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
317BC,鲁平公七年(316BC,魏襄王三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慎靓王五/齐宣王四年)
316BC,孟子在齐国时,滕文公去世。以前孟子与滕文公曾有交往,并帮助其推行仁政,故齐国派他作为使者前往吊唁。由于同行的副使大夫王驩独断专行,在来回的路上,孟子竟没有与其商讨过一句公事-《孟子·公孙丑下》
316BC,鲁平公八年(315BC,魏襄王四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慎靓王六/齐宣王五年)
315BC,孟子回鲁国为母亲守丧,鲁平公想来拜访,因嬖臣臧仓作梗没能成行。孟子认为:自己不得见平公,是由于天,并非臧仓所能左右的。孟子承认生活中有一种支配力量棗天,这种天并非是神学的意志天,而是运命天。孟子提出命运天,并不是要人无所作为,而是要通过“定性命之分”,明确哪些是天控制的,哪些是人自己能决定的,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下》
注:据考订,孟子于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来到齐国,于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离去(详见“周慎靓王3年公元前318年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及“周赧王3年公元前312年孟子辞官,离开齐国”条),前后共有六年,而其中有两年时间回到鲁国为母亲守丧。今暂定孟母卒于周慎靓王四年(公元前317年),周慎靓王六年(公元前315年)守丧毕,鲁平公欲见孟子即在本年。
315BC,孟子为母亲做棺椁时,用了较好的木料,超过了以前去世的父亲。充虞负责棺椁制造,回到齐国后,询问孟子这样做是否合适。孟子认为重要的是尽孝子之心,而不在于棺椁木料本身。如果礼制允许,财力也达得到,则人们都愿意为父母用上等的木料,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孟子生活的时代,传统礼制受到冲击,孟子的言论正反映了这一现实-《孟子·公孙丑下》
315BC,燕王哙禅让于相子之,齐国出兵讨伐,获得胜利。宣王询问孟子,是否应该攻取燕国。孟子回答:如果燕国百姓欢迎,便攻取;如果燕国百姓反对,便不要攻取。后各国出兵救燕,孟子向宣王建议,征求燕国人的意见,择立一位燕王,自己从燕国撤退,这样便可以阻止各国出兵-《孟子·梁惠王下》
315BC,周慎靓王定崩,子王子延,是为周赧王(周隐王)
注:金文有《陈璋壶》,铭为:‘隹主五年,奠□陈○再立事岁,孟冬戊辰,大臧□孔陈璋内(入)伐匽(燕)亳邦之只(获)-齐伐燕之役(本年齐历孟冬戊辰(315BC.9.23),齐一般以季冬之月,即丑月(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在的农历12月)为岁首)
313BC,鲁平公十一年(312BC,魏襄王七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十五年/齐宣王八年)
312BC,齐宣王没有听从孟子的建议,及时从燕国撤兵,结果遭到燕人的反抗(倒向韩、赵等国,反与齐国对立),宣王感到有愧于孟子。大夫陈贾却以周公也犯有过错为借口,给齐宣王辩护。孟子回答,古代的君子,有了过错,随即改正,他的过错如日食一般,百姓都看得清楚;今天的君子,有了过错,却将错就错,并且还编造一番道理来为错误辩护-《孟子·公孙丑下》
312BC,在齐国的后期,孟子与宣王的关系已较为紧张。常常对其进行批评,致使“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等等-《孟子·梁惠王下》
312BC,孟子准备离开齐国,淳于髡质问孟子,身居三卿,没有建立功业、获得声誉却要离去,是否符合仁?孟子认为,仁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人的作为并不相同,但都是出自仁。孟子还与淳于髡就“男女授受不亲”展开辩论-《孟子·告子下》
312BC,孟子辞官,离开齐国-《孟子·公孙丑下》
312BC,韩国与秦共攻楚,打败了楚将屈丐楚军(丹阳之战),秦得楚地汉中《紀年》
312BC,秦楚二国交战,宋鈃(孟子作宋牼,庄子作称宋子,韩非作宋荣子、宋荣、子荣子)准备劝说二国罢兵。宋鈃之楚时,孟子遇之于石丘,问其如何劝说二国罢兵,答曰,以交战对双方是不利的。孟子认为,用利来劝说罢兵,必然会使人们因喜欢利而忘记了仁义,最终造成国家的灭亡;而如果用仁义劝说罢兵,人们便会因罢兵而喜欢仁义,最终才能真正以王道统一天下-《孟子·告子下》
291BC,鲁文公十三年(290BC,魏昭王六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赧王二十五年/齐闵王十一年)
290BC,《孟子》约编撰于此时-暂定于此时
290BC,鲁文公十四年(289BC,魏昭王七年,晋历一般晚两个月/周赧王二十六年/齐闵王十二年)
290BC.12.25,正月戊子朔壬子,孟子卒,82岁(八十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