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自在——“觉者的教育”(二)

 多米well 2018-11-23
关于自观
【丁师问答】


问:打坐的时候有很多妄念出来,知道有这个念头,怎么样才能回到无的状态?


丁:妄念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

是不是在什么都没有里出现的?


你那个认知能力,你那认知,只是认知那个妄念。而没有认知生妄念的地方。


问:那怎么样才能够认知到生妄念的地方?


丁:知道就行啊。


韩:知道本身是什么样的?你知道有好多妄念,那知道本身是什么样?


丁:它是妄念吗?


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那个知道是什么?


丁:那么你的不知道是谁知道的?


旁:我知道的。


丁:还是有个知道啊!


问:怎么样变成那个(本来的知道)?


丁:不变!知就行了。


不要在知上加上任何内容。加上任何内容都走偏。

念起来了,知道了。那个念再上哪个方向发展?


旁:我觉得练习这个觉知啊,挺累的,刚开始。


丁:一开始你不习惯,当然累了。


这个理现在说到这块了,清楚不清楚?只要这个道理清楚了,那就行了。


问:丁师,还是不懂,就是说打坐的时候, 原来是要观呼吸,念头出把自己再拉回来,拉回来观呼吸,不断地拉、不断地拉,我知道我有妄念,然后怎么样就成了……?


丁:当你知道你有念的时候,这个念有一种变化。


打个比喻吧,和别人正在生气, 突然发现:“哦——我生气了!”


旁:生气就没了嘛。


丁:你发现自己生气了,你知道发现。

知道了两秒钟,你那个知又回到那个生气的事上去了,你会接着再生气。

接着再生气,当接着的这个气再上来的时候,这时候你要再觉知呢。

嘢?我怎么又生气呢?

咵!又下来了,那个气又没了。

没了三四秒种,你那个知又跑到生气的那个事上去了。

你那个气,哽!又起来了。

这时候你再知呢,嘢……我怎么又叫它转了?气又没了。

连着捣腾几次,那个生气的那个事气就没有了。


知也是这样,你的杂念也是这样。


当你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了半个小时了,嘢……我怎么想半个小时了还不知道呢?

你想的那个事已经断了,没了。

再来一秒钟两秒钟,你那个知又跑到你想的那个事上去了,它不又乱想嘛?

又想了半个小时了,又发现了。

好呔!我怎么弄到这了?又回来了。 这一知道,他又回来了。

就这样来回捣腾几捣腾,你就没念了,没什么想法了。


旁:然后再下一次如果碰到同样的那个让你生气的事,可能就不会生气了。


丁:是啊!你知道这个生气是你的情绪,和那个事没关系,你再生气那活该!


问:感觉在想一个东西的时候,脑子会紧张,像绳子绷着。

那我就把它松开,只要一有念就感觉到这个紧张,就松开。


后来就有意地维持这个松开的没念的状态,也不去观察它,就是让它没念,这样行不行?


丁:也可以,不过这个“让它没念”也是个念。


“让它没念”,你要不拿它当念的话,恐怕被这个“让它没念”的念干扰(就是不要着到“让它没念”的念头里就行)。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都行,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

是哪个法门适合你,你就用哪个法门。


但要记住一个事,让自己处在没有那个状态里。


用这样的方法在日常生活里,走路的时候一心走路,做事的时候一心做事,写文章的时候一心写文章。


离开当下做的那个事的内容一个不想。

觉察是觉察离开当下所做的事的以外的内容。


这是把所谓的修行落实在每一个行为上。


问:老师,如果就是一直去知道那些念头的话,会不会很自然地就会注意到念与念之间?


丁:你有念你知道,你的念就会自动断开,断开就是那个没有。


重新理解一个名词,你刚刚说念头,什么叫念头?

念是思维活动,头是什么东西?

念——头,把这两个字分开来理解一下看看。


什么叫念头?也就是说发生的开始, 结束的结束。


发生和结束。


每一个念都有个开始和结束对吧?

那是两个头。

如果把这个念与念之间单独拿出来的话,那么是前面念的后头,后面念的前头。

那么这个之间是什么东西?


我们说观念头、观念头,观的什么?

是不是观的中间的东西,那个之间。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那个之间?

所以我们不要说顺口了:观念头、观念头。

你还不知道什么叫念头呢?你观什么念头?


所以说我们的念头是前念已灭,后念未起。


念佛的人要观佛号与佛号之间,因为佛号也是个念。阿弥陀佛这就是个念,阿弥陀佛又是个念。中间有个两个佛号之间,有个之间,那个(之间)就是个念头。


问:当我在觉知的时候,第一个念就断了,但是第二个念起来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丁:你那个知并没有消失,你那个知只是上你第二个念的内容里面去了。

你所想的那些内容你都知道。

你要如果不知道你想内容了,你还是个无念。


所以刚才说了,连续跑半个小时都没问题,重点是及时的觉察到。


问:那比如工作的时候写文章,你是要动思维的,那就没办法把那个知提起来了?


丁:你思维内容,你仍然有个知在,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自己思维。


旁:这有点难度。


韩:什么叫“难”?就是不习惯。


丁:不习惯!

所以别人发言,你在一边看着,你就是个旁观者,那别人发言的内容你不是不知道,你知道。


一定要把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不要和自己的生活脱节,一定这样。


比方说你写篇文章,你想写篇文章这个内容,是什么样的内容你知道。

那么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脑不可能不想其他的事,这时候的觉知是觉知离开文章内容的其他想法。

啊,我想别的了,再回到这篇文章上来。


工作也是这样,这就叫修行。

不是正儿八经在那打坐才就修行。


我成天和他们说:你是叫你的心开悟,不是叫你的腿开悟,你和你的腿过不去干嘛?


千万不要把它和生活脱节,一脱节就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