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秋播小麦生产分析

 昵称37581541 2018-11-23

——2018年江苏省秋播小麦生产形势分析及冬前田管技术意见


今年我省秋播前期持续晴好天气,十分有利于秋收秋种工作,淮北小麦特别是旱茬小麦整体播种进度较快。11月5日全省普降中雨,淮北地区旱情得以缓解,利于已播小麦出苗生长,但对淮南地区稻茬小麦播种进度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过晚播面积有所增加。总体上今年全省秋播小麦适期播种比例有所提高,出苗情况较好,播种质量和苗情基础是近几年来较好的年份。当前要千方百计抢播扫尾,切实加强一种就管措施落实,努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


一、小麦秋播生产特点


1、小麦面积有所调减。据13市农技推广(作栽站)部门汇总分析,预计全省秋播粮食作物面积3644万亩,比今年夏收减106万亩,减幅2.8%;其中小麦面积3502万亩,减82万亩,减幅2.3%。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冬季休耕扩大,苏南5市合计小麦面积减少了约54万亩。


2、适期播种比例提高。据13市资料汇总分析,全省小麦适期播种面积1881万亩,占53.6%,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是近5年来最好的年份;迟于适期10天以内的面积871万亩,占24.8%,比上年减少10.3个百分点;迟于适期10天以上的面积672万亩,占19.2%,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淮北地区无论是旱茬小麦还是稻茬小麦,整体播种进度快、适期播种比例较高。淮南地区及晚粳稻茬由于受11月上、中旬降雨影响,播种进度被迫有所推迟。截至11月20日,全省未播种小麦面积420万亩,比上年增161万亩。


3、播种质量相对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条播面积扩大。全省机条播小麦面积达1600万亩,机撒播面积840万亩,合计占比近70%。二是秸秆还田质量有所提高。全省秸秆还田面积2961万亩,其中稻秸秆全量还田1978万亩,与上年相近,但稻秸秆专用机械粉碎还田达1205万亩,比上年增加了121万亩。三是烂耕烂种面积少。全省烂耕烂种面积仅125万亩,比上年略增,明显好于前年。四是沟系配套比例有所增加。全省沟系配套面积已达2593万亩,占7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五是冬前化除效果预计较好。由于11月上旬全省普降中雨,土壤墒情较好,为冬前化除创造了较好条件。

深还田、精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大中农场)


4、主推品种相对稳定。淮北地区小麦主体品种为:烟农19、淮麦33、济麦22、徐麦33、江麦816、徐麦35、百农207、淮麦35、淮麦20、连麦8号、连麦7号,淮麦28、徐麦30、瑞华麦520、宝麦6号、淮麦40等,沿淮地区主体品种为郑麦9023,淮南地区主体品种为宁麦13、扬麦23、扬辐麦4号、扬麦16、扬麦25、扬麦20、镇10号、镇麦12、镇麦168、镇麦9号、苏麦188等(以上均按种植面积排序)。上述28个品种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70%左右。宁麦13和烟农19分别继续保持淮南、淮北第一大品种地位,扬麦23和淮麦33分别为淮南、淮北第二大品种。


5、苗情基础相对较好。全省已经出苗小麦面积267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6万亩,基本苗充足,平均每亩达22.9万。淮北地区前期偏旱,采取造墒播种措施,基本实现了一播全苗。目前旱茬早播小麦已达3~4叶期,进入分蘖期;适期早播的稻茬小麦也已达2叶期,偏晚播种的稻茬麦有部分还处于出苗阶段。全省已播未出苗面积389万亩,只有上年的一半。从苗情分类看,旺长苗、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包括未出苗和未播面积)分别占2.56%、32.45%、33.72%和31.27%,一、二类苗分别比上年增4.58和3.23个百分点。

旱茬早播旺长苗


适期精播出苗期(大中农场)


理想的壮苗越冬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田块出苗不齐。据统计,由于前期偏旱,全省有300多万亩出苗不齐,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


2、不平衡性较为突出。一是播期差异大。全省迟于适期10天以上播种的面积672万亩,占19.2%,其中400万亩在小雪节气以后播种,这部分田块无法做到壮苗越冬。二播种质量差异大。因机械不配套、技术不到位等因素,部分田块秸秆还田深度、均匀度不到位,对出苗和苗期生长影响较大,不利于安全越冬。三是配套技术措施应用差异大。全省统计80多万亩白田播种,基肥不足,1000多万亩没有及时配套田间沟系,还有部分田块秋季化除不到位。


3、冻害风险大。由于部分田块秸秆还田面积大,耕整地质量差,麦田表层土壤煊松,播后未镇压,如降雨少、跑墒快,遭遇低温寒流极易造成冻害。


4、草害压力大。今年杂草基数相对较大,由于前期偏旱及降温偏早,影响了化除效果和化除用药时机,雨后草害加重的可能性大,春季除草难度加大。

麦田草害(菵草为主)


三、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针对今年秋播形势特点和当前苗情存在的突出问题,冬前田间管理工作要着眼于“抢早抓平衡、促弱防冻害”。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突击抢种扫尾,适当提高播量。目前尚未播种的稻茬麦,要突击抢收抢种,并适当提高用种量,确保播种质量。一要提高秸秆还田和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稻秸秆要尽可能碎草匀铺,有条件的可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作业,墒情适宜时深旋埋草整地后机械播种。由于播期过迟,不提倡采用套播方式。二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晚播小麦主要依靠主茎成穗,即“独秆”栽培。“小雪”节气以后过迟播种,应考虑低温条件下出苗率大幅下降的因素,淮北地区基本苗要增加到35万左右,播种量掌握在25~30公斤;淮南地区基本苗控制在25万左右,播种量20公斤左右。三要合理肥水运筹,科学促控。适当控制基肥氮素用量,重施拔节孕穗肥。

抢收抢种

2、早施苗肥,抓平衡、促弱苗。“基肥不足苗肥补”。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确保基苗肥每亩施足纯氮9~10公斤以上,占一生总氮量的50%~60%。对旺长小麦,应抢晴抢暖喷施矮壮丰、矮苗壮或烯效唑等化控制剂,或在日平均气温3℃以上、墒情适宜时采取适度镇压;一、二类苗3~5叶期根据苗情可适量施用壮蘖平衡肥,每亩尿素5公斤左右,促进大分蘖生长;晚播小麦在基本苗和基苗肥充足的情况下不宜盲目追肥,以防促进无效分蘖过多发生,重点应在返青后施好拔节孕穗肥攻大穗,最大限度减小晚播对产量的影响;基本苗和茎蘖数不足的田块,应根据苗情尽早追肥促长促蘖。

基肥不足苗肥补


3、适度镇压、覆盖、灌溉,防冻害。对稻草还田量较大、表土层煊松的麦田要适度镇压,并遵循“干压湿不压、暖压冻不压”的原则,确保根土密接,提高保墒防冻能力。对板茬直播和短共生套播小麦,可结合增开田间沟系通过开沟取土的方式加强覆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增施土杂肥覆盖。对丘陵、高亢地区墒情不足的麦田,要视天气状况和趋势,冬前(日平均气温3℃以上)适时进行灌溉补墒,宜采用喷灌或沟灌洇水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麦田冬前适墒镇压


4、科学化除,防止药冻害。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田块,在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5~8℃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在低温来临前,要慎用除草剂,避免低温用药造成药冻害。


冬前苗期抢暖抢墒化除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技术统计与分析,与行政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有差异,不具备法定效力,仅供趋势分析参考!请勿引用!若转载引用产生不良后果,责任由引用者自负!)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