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腔镜胃肠手术后发生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36例诊断及治疗

 山的伟大 2018-11-23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腹腔镜胃肠手术后发生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6例接受腹腔镜胃肠手术且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1例全结肠切除术与1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常规方式将胆囊切除,其中2例全结肠切除患者术后发生胆囊三角局部粘连的情况,实施胆囊次全切除术。9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息肉分肠段切除术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进行6个月回访,统计患者胆管疾病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以上36例患者均痊愈,在术后随访半年,无患者出现胆管疾病与并发症。结论医师要加强对腹腔镜肠胃手术后伴发疾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96-01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临床报道显示,极少数患者在接受胃肠道腹腔镜手术后会发生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由于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也常被胃肠手术症状掩盖,导致诊断出现延误的情况[1],这就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为了分析此病的诊断难点与诊断要点,本文对近年来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胃肠手术且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6例接受腹腔镜胃肠手术且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5例,其中13例实施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14例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9例实施乙状结肠与降结肠息肉分肠段切除术。上述36例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不规则全腹痛、右上腹痛以及恶心、发热、呕吐的表现,且胆囊有压痛,B超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无结石,为胆囊炎症状。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11例全结肠切除术与14例胃癌根治术使用右中上腹切口进腹,采取常规方式将胆囊切除,其中2例全结肠切除患者术后发生胆囊三角局部粘连的情况,实施胆囊次全切除术。9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息肉分肠段切除术患者,由于原手术位置为左中下腹,因此,采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诊断结果显示,20例为急性化脓性,16例为急性坏疽性。2结果
以上36例患者均痊愈,在术后随访半年,无患者出现胆管疾病与并发症。3讨论
腹腔镜胃肠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率不高,其发病原因包括几种:第一,二氧化碳的影响,临床研究显示,二氧化碳气腹会抑制腹腔巨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的活性,腹腔镜手术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第二,在腹腔镜手术时,患者腹腔内部腹内压升高,心输出量与回心血量减少,手术结束后气腹突然接触,就会发生缺氧-再灌注损伤的情况;第三,胃癌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时,需要切断迷走神经肝支,周围胆囊神经丛受损,继而导致胆囊收缩,刺激了白介素、前列腺素等介质,导致胆囊发生炎症;第四,胃肠道手术患者在术后易发生感染的情况,细菌可以通过血流进入胆囊之中,进入胆囊的细菌繁殖速度快,导致胆囊出现病理性改变发生坏疽穿孔的情况[2]。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应该遵循早发现、个体化的诊断与指标原则,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可以先实施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纠正血液动力学、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若疗效不佳再实施手术;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3],对于先前接受大手术、情况不佳,且胆囊三角局部粘连、解剖结构不清的患者,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可以实施胆囊次全切除术;若患者情况极为严重,多功能脏器不全,可以使用经皮胆囊穿刺引流减压术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待情况有所好转,在实施手术;具体的手术方式则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若患者术前情况良好,先前手术不大,且切口位置不在右上腹者,可以实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若患者术前情况不佳,年龄偏大,切口位置在右上腹则宜选择开腹手术[4]。
总而言之,医师要加强对腹腔镜肠胃手术后伴发疾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法,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
[1]秦诚,陈延林,何德云.腹腔镜胃肠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9,11(15):142-143.
[2]刘桂杰,李学华,王力,李洪光,刘志恒,候守玺.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32例手术治疗分析[J].山东医药,2009,21(02):65-66.
[3]杨维良,张好刚,艾明华.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84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2(15):120-121.
[4]Pessanx P,Tuech JJ,Rouge C,et a1.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acute cholecystitis: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versus chronic cholecystitis[J].Surg Endosc,2000,14(4):358-3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