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思明居士 2018-11-23

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一个秋夜,湘江西岸营盘洲火光冲天,间杂着妇幼哀嚎和男人嘶吼声。停泊在岸边的船家耳闻凄厉呼号声逐渐逼近,慌忙上岸解缆准备远离是非。这时,船上一名三十余岁、商贩模样的青年男子挥手制止说:“船老大不用解缆,这些溃兵有武器弓箭,我们来不及逃了。不如让我上岸敷衍他们一番,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说完径直跨船上岸,背后船夫面如死灰,只叹晦气。青年男子刚上岸,迎面走来十几名衣衫不整的清军溃兵,有的手中拎着鸡鸭怀搂低泣的女人,还有的托着酒坛背着百姓服装被褥。领头的溃兵拿刀指着青年男子,头一扬对旁边的溃兵说:“杀了这小子!”青年男子故作镇定的大声说:“请诸位总爷高抬贵手,小弟刘腾鸿受湘阴正堂朱老太爷差遣,沿江两岸寻找并请回从前线撤退下来的总爷。现如今长毛(太平军)闹得凶,敝县人手不足,因此朱太爷备下极厚丰酬,雇人保境安民。不知诸位总爷有没有兴趣?”领头的溃兵扭头问说:“这小子不知说的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咱们兄弟也不用东奔西走了。”有一喝得醉醺醺的溃兵大声叫喊说:“管他娘真假,暂且信这小子一回,不然就杀了他,连县城一起烧掉!”其余溃兵轰然叫好。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于是一行人登船直奔湘阴县城。当时太平军起事,两湖一带战事频繁,各地县城皆有民团自发组织起来保境安民,相比于攻城略地的太平军,百姓更痛恨无恶不作的溃卒,因此溃兵刚进入县城就被当地民团缴械关押。随后刘腾鸿面见县令侃侃而谈,将事情前因后果详细叙述一遍,他本是生意人,辩才无碍,说的县令频频点头称赞。最后,湘阴这位相对正直的县令对刘腾鸿说:“阁下有勇有谋,是良民的楷模,如今局势动荡,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何不在本县民团任职,说不定能博个封妻荫子!”县令一席话说得刘腾鸿枰然心动,他早年也曾读过圣贤书,也曾胸怀大志,只是功名蹉跎,连个秀才都没混上,为了养家糊口常年东奔西走没有尽头,眼前有此机会自然不会放弃。此后,刘腾鸿在湘阴担任了民团小头目,就此走上从军之路。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自太平军起事之初,军事上所向披靡,清廷派出的正规军---绿营几乎不堪一击,从未打过像样的大胜仗,一些有心的湖南士绅开始意识到保境安民不能完全依靠官军,要依靠地方壮丁组织起护卫的武装力量,因此民团应运而生。太平军从广西北上路过湖南的那几年,逐渐发现一个道理,官军虽然没什么战斗力,但地方民团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江中源的楚军和罗泽南、王珍的湘乡民团。文人怀才就像妇女怀孕,久了自然看得出来;武人的军事能力却只要上一次战场就可以体现强弱。咸丰五年,岳阳一带的农民发动起义准备接应太平军,湖南巡抚骆秉章紧急抽调各地民团前往镇压,刘腾鸿也在应征之列,这是他第一次走上战场。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初上战场的刘腾鸿表现很英勇,打起仗来不要命,冲锋陷阵时身先士卒,很快就镇压了这起规模不大的农民起义。随后,刘腾鸿被调入罗泽南的湘军攻打岳阳附近的湖北通城县。通城攻坚战中刘腾鸿率先攀上城墙,跳入城中杀散守门的太平军,打开城门接应攻城的湘军。此战中刘腾鸿引起了罗泽南的注意,罗泽南本次带兵北上的军事目的是要肃清咸宁地区的太平军,而咸宁作为武汉东南门户,盘踞此地的太平军一旦形成气候,对武汉将构成极大威胁。通城虽然顺利拿下,但罗泽南派出的另一支进攻崇阳县的湘军却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队击溃,负责这支湘军的营官彭三元战死,罗泽南火线提拔刘腾鸿让他前往接收这支溃军。好在湖北清军主动出击攻打石达开,缓解了罗泽南军的压力,刘腾鸿得以顺利接收溃军,临时代理营官一职。随后罗泽南与湖北清军夹击太平军,眼见战机已失的石达开挥师东下进入江西。罗泽南攻下咸宁,进入武昌外围,与湖北清军会师。刘腾鸿与罗泽南弟子蒋益澧所部殿后,搜查隐藏的太平军,多有斩杀。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清廷随后论功行赏,刘腾鸿获得从九品官衔,虽然这是清朝官员品阶最低一级,但标志着进入了公务员队列。更让刘腾鸿惊喜的是,罗泽南决定收他为弟子。罗泽南虽然官位不显,但他是湖南的名儒,理学经世大家,读书人都想拜在他门下受教,当然他有出息的弟子也很多,包括后来名扬天下的湘军名将入李续宾、李续宜、王珍、蒋益澧、杨昌浚等人。罗泽南认为这位新收弟子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决定让他自行招募五百人充当前锋。这是刘腾鸿军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要知道,湘军组建的特色就是招募。先由统帅选择营官,营官选择亲朋好友担任低级军官,再由低级军官招募自己的亲朋好友担任勇丁,营官一旦阵亡,这支部队就此解散,所以打仗对敌时能够齐心协力,故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在,刘腾鸿有了自己的子弟兵,他的亲弟弟刘腾鹤也被招募进来担任哨官。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咸丰六年,由湖北退入江西的石达开在江西屡战屡捷,江西全境十三府一直隶州清廷所能勉强控制的只有五府。坐镇南昌指挥的湘军大佬曾国藩被太平军团团围住,绕室彷徨,闻城外秋风怒号则肝胆欲裂。外患迫在眉睫,内忧亦不止,以巡抚陈启迈为首的江西官员与曾国藩分别上书清廷指责对方。当时江西与湖南湖北之间通讯完全被太平军切断,湖北巡抚胡林翼有心带兵前往江西救援,但湖北局势非常吃紧,尤其得力助手罗泽南已在四月份战死,手头实在没有可堪一用的大将。曾国藩的三弟曾国华和五弟曾国葆恰在这时来找胡林翼,说家里好几个月都没收到大哥的家书,请胡林翼速速发兵营救。胡林翼便让曾国华出任援军总指挥,率部从咸宁出发,一路向江西攻击前进。军粮都由湖北提供。曾国华的这支部队,包括刘腾鸿的一千人,最得力的战将是刘腾鸿和刘连捷。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曾国华所率领的这支湘军生力军从湖南浏阳进入江西,虽然一路上战斗不断,最终还是攻到南昌城下,为曾国藩解除困坐愁城之苦。当年七月,刘腾鸿率部攻打南昌北部邻城瑞州(今高安),瑞州分为南北两城,中间隔着一条河,两岸靠一座长桥沟通。刘腾鸿将部队分为两支,分别攻打,迅速地攻占了南城。太平军北王韦昌辉亲率大军前往瑞州救援。湘军见韦昌辉部军容整齐,声势浩大,脸上都流露出惧怕的神色。刘腾鸿安慰部下说:“这些人都是纸老虎,实际上不堪一击。我军暂且固守,等敌军疲敝时再攻击。”两军相持十天,太平军锐气减退。刘腾鸿从北岸渡兵,绕到太平军后方,与南城的湘军夹击,大败韦昌辉的援军,斩杀五百人。韦昌辉率部趁夜进入北城。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不久,石达开亦率领援军到达瑞州,开始修建堡垒准备困死刘腾鸿。刘腾鸿对部属说:“如果不马上攻击,等到敌军壁垒修成,就难对付了。”于是,他亲自率领三百名死士督战。太平军见湘军兵少,抢先发起攻击,刘腾鸿的三百人无声伫立,等到太平军靠近,才开炮轰击。太平军六次冲锋,见刘腾鸿部不为所动,士气受挫。湘军各营效力猛攻。太平军大败,壁垒全被湘军捣毁。捷报传到清廷,清廷刘腾鸿提升为候补江西直隶州知州,并赐号“冲勇巴图鲁”。八月份,湘军的援军抵达瑞州,敌我双方局势开始反转。不久,石达开撤军再次进入湖北。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咸丰七年春,曾国藩来瑞州巡视,极为赞赏刘腾鸿守城有道,并采纳其建议,在瑞州北城周围挖掘三十里壕沟,以断绝太平军饷道。此时,湘军在江西战事有了起色,勉强站稳了脚跟。三月份,曾国藩回湖南奔丧,临行前特意召见刘腾鸿,将江西南部战事全盘托付给他。八月份,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准备由安徽进入湖北,湖北军力吃紧,巡抚胡林翼急召刘腾鸿回援湖北。刘腾鸿认为自己大功垂成,不肯立即离开江西,他分出一支兵力回援湖北,自己则加紧攻城,发誓要拔掉南昌边上的这颗钉子。

“兵随将令草随风”——从战死瑞州城下的刘腾鸿可窥早期湘军的凶悍

咸丰七年的八月底,刘腾鸿在冲锋时身中五发子弹,倒地不起,当即被抬回军营。第二天,他叫人抬着他上前线指挥攻城。军士们知道刘腾鸿对瑞州志在必克,争相上前,以死拼搏,将城外堡垒全部攻破。眼看着部队就要登上城墙,守城的太平军奋力反击,开炮阻击,弹如雨下,一颗炮弹飞来,洞穿了刘腾鸿的左胁。刘腾鹤跑过来探视,只见哥哥勉强睁开眼睛,对他说:“攻不下这座城,不要为我收尸!”在场的湘军上下皆泪如雨下,攻城时无不睚眦迸裂,在斩杀大半顽强抵抗的太平军后终于攻克瑞州北城。傍晚,湘军清除道路,打开城门,把刘腾鸿的尸体迎到城内治丧。目睹当时情景的人,莫不认为刘腾鸿死得悲壮。清廷得到报告,决定对刘腾鸿按照道员的规格给予抚恤,予以骑都尉世职,并在瑞州修建专祠,给予他的父母正四品封典。

刘腾鸿虽然至死只是一知州,官阶与后来动辄督抚提镇的湘军其他将领相差甚远,但是跟随他一起作战的人都很佩服他的勇敢,有人认为他的声望甚至超过湘军的头号悍将李续宾。所以,当他临终时所说的那句话,激励着麾下士卒舍生忘死也要完成主帅心愿,完全如同报私仇一般奋勇向前。古来名将,想必也不过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