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历史-捷克公国(波希米亚王国-普舍美斯王朝)附大摩拉维亚公国

 虛怀若谷 2018-11-23
捷克公国是欧洲国家,首都在布拉格。捷克和摩拉维亚地区的居民主要是捷克人,属于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为西斯拉夫人的一支。5~6世纪,斯拉夫人西迁至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其聚居地处于易北(拉巴)河上游及其支流弗尔塔瓦河流域以及多瑙河支流摩拉瓦河流域。这是中欧农矿产丰饶的地区之一。据编年史记载,早在7世纪前期,这里的西斯拉夫人在与阿瓦尔人(即中国史籍上的柔然人)斗争中形成了最早的国家“斯拉夫(SLOVANE)部落联盟萨摩公国”。它可能还不成其为国家,只是以萨摩为首的部落联盟,只存在35年(623—658年)。萨摩卒,公国即行瓦解。另一种说法萨摩公国为历史上第一个斯拉夫王国。
7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捷克人处于原始公社制解体和国家产生的阶段。摩拉维亚南部和斯洛伐克西部地区的考古发掘证明,8 世纪时西斯拉夫人的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异常明显。显贵家族的坟墓相当奢华,平民坟墓非常简陋。这个时期处于国家形成的前夕。830年在多瑙河中游和易北河上游建立了最早的封建国家-大摩拉维亚公国(VELKA MORAⅥA,830-906)。关于波希米亚王国的早期历史记载不多,在其势力尚未茁壮之前,时而臣服于西边的查理曼帝国或东边的大摩拉维亚国。在宗教方面亦是如此,845年即有14名捷克贵族前往瑞根斯堡晋见路易二世接受天主教。传教士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前来传教时,东正教也获不少人信奉。906年,大摩拉维亚公国灭亡。895年在普舍美斯王朝领导下,以布拉格为中心建立国家,故又称布拉格公国。此后封建关系不断发展。996年,波列斯拉夫二世(Boleslav II,972-~999)统一捷克各部落。十一世纪中期,捷克公国的疆域从波希米亚扩大到摩拉维亚,封建制度得到迅速发展。11到12世纪期间,波希米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和波兰王国争夺的地区,波兰国王还一度兼任波希米亚国王。12世纪后半叶,公国改称波希米亚王国(波希米亚是拉丁语、日耳曼语对捷克的称呼)。1867年后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之下。
 
普舍美斯王朝(863-1306)
Borivoj I(约870-888/889)
Spytihnev I(894/895-915),Borivoj I 之子。建立布拉格公国。
弗拉季斯拉夫一世 (915-921),Borivoj I 之子
圣瓦茨拉夫(921-935),又译文塞斯劳斯,弗拉季斯拉夫一世之子,因生前致力于传播天主教教义,死后被封圣,至今仍为捷克人的民族保护神。929年也被视为捷克的建国年代。
(严厉的)波列斯拉夫一世(935-972),弗拉季斯拉夫一世之弟,95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击败波希米亚王国,纳其为帝国附庸。
(虔诚的)波列斯拉夫二世 (972-999),波列斯拉夫一世之子,996年,统一捷克各部落
波列斯拉夫三世(999-1002),波列斯拉夫二世之子
Vladivoj (1002-1003)
波列斯拉夫三世(1003)
Jaromir (1003)。波列斯拉夫三世之弟
波列斯拉夫三世(1003) Jaromir(1004-1012)
Oldrich (1012-1033),Jaromir之弟
Jaromir (1033-1034)
Oldrich (1034)
布拉迪斯拉夫一世 (1035-1055),Oldrich之子
Spytihnev II (1055-1061),布拉迪斯拉夫一世之子
弗拉季斯拉夫二世(1061-1092;1085起为国王),Spytihnev II之弟。108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授予捷克王公弗拉季斯拉夫二世以波希米亚国王称号,从此捷克公国臣服于神圣罗马帝国。
康拉德一世(1092),弗拉季斯拉夫二世之弟
布拉迪斯拉夫二世(1092-1100),弗拉季斯拉夫二世之子,康拉德一世之侄
Borivoj II(1101-1107),布拉迪斯拉夫二世之弟
Svatopluk (1107-1109)
弗拉迪斯拉夫一世 (1109-1117),Borivoj II
之弟
Borivoj II (1117-1120)
弗拉迪斯拉夫一世 (1120-1125)
索别斯拉夫一世Sobeslav I(1125-1140),弗拉迪斯拉夫一世之弟
弗拉迪斯拉夫二世(1140-1172;1158起为国王,生1110-卒1174.1.18),波希米亚公爵(1140-1158)和波希米亚国王(1158-1172),波希米亚公爵弗拉迪斯拉夫一世之子,前任公爵索别斯拉夫一世的侄儿。1159年,波希米亚因为参加皇帝巴巴罗萨率领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而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之一。
Bedrich (1172-1173),弗拉迪斯拉夫二世 之子
Sobeslav II (1173-1178),Sobeslaus
I之子
Bedrich (1178-1189)
康拉德二世 (1189-1191),康拉德一世的后代
瓦茨拉夫 (1191-1192),Sobeslav II 之弟
普舍美斯·奥托卡一世(1192-1193),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之子
Jindrich Bretislav (1193-1197)
Vladislav Jindrich(1197),普舍美斯·奥托卡一世之弟
普舍美斯·奥托卡一世 (1197-1230;1198起为国王)
瓦茨拉夫一世(独眼)(1230-1253,生1205-卒1253.9.23),1241年阻止蒙古人侵入波希米亚,但无法保卫摩拉维亚。他一心想得到奥地利。1246年奥地利的公爵腓特烈二世死后,他使儿子弗拉迪斯拉斯与腓特烈二世的侄女联姻。但是不久其子夭折,奥地利又脱而去。瓦茨拉夫在1248~1249年平定波希米亚的叛乱。1251年终于使其子奥托卡二世成为奥地利公爵。在他统治下,波希米亚繁荣昌盛,文学和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普舍美斯·奥托卡二世(1253-1278),奥地利公爵,瓦茨拉夫一世之子,他在即位后实行一系列加强王权和军队的改革,统一度量衡并接纳德国人向波希米亚移民。在其统治下,国家边境扩张至亚得里亚海北岸,囊括了奥地利(1251年起)、施蒂里亚(1261年起)、克恩滕(1269年起)和卡林西亚,暂时还包括匈牙利。这些领地大多数兼并自覆灭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地产。波希米亚成为中欧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强大的诸侯(也是七大选帝侯中唯一的大诸侯)。他参加了条顿骑士团对波罗的海地区立陶宛人和普鲁士人的远征,1255年建立的克拉洛维茨(源于捷克语国王一词,即今日的加里宁格勒)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在大空位时代即将结束之时,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参加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竞争。其他竞争者包括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法国国王腓力三世和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伯爵(即后来的国王鲁道夫一世)。由于教皇额我略十世及居心叵测的德意志诸侯的支持(他们都希望看到一个软弱的皇帝,又不希望德意志与外国合并),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当选为德意志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遭到失败。在鲁道夫一世当选后,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拒绝做封建采邑宣誓,导致前者在1274年11月于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会议上对他提出控告。在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3次拒绝出席重新分配采邑的帝国会议(这些会议可能会剥夺他的大多数地产)后,鲁道夫一世决定开战。德意志诸侯不愿看到一个非德国人成为皇帝又惧怕波希米亚势力的强大,而教皇由于自己的目的也宣布支持鲁道夫一世。反对国王集权的波希米亚封建领主们趁火打劫。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四面受敌;这时奥格斯堡帝国议会又将他废黜。在1275年的战争中失利后,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不得不放弃对奥地利、施蒂里亚和卡林西亚的统治权(1276年)。1278年8月26日,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在摩拉维亚与鲁道夫一世发生决战(杜恩克鲁特战役),后者的军队中包括德国诸侯及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的士兵。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在战斗中阵亡。他的领地除捷克本土外几乎全部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瓦茨拉夫二世(1278-1305,生1271.9.27-卒1305.6.21),又译为文策尔二世,普舍美斯·奥托卡二世之子。在普舍美斯·奥托卡二世于杜恩克鲁特战役中阵亡后,7岁的瓦茨拉夫二世继承了波希米亚王位,由表兄勃兰登堡藩侯奥托四世摄政。直至1283年。由于他父亲的失败,普舍美斯王朝的绝大部分领地(包括奥地利、施蒂里亚、卡林西亚和克恩滕)都被哈布斯堡王朝和其他德意志诸侯瓜分。亲政后,发现国家实际由母亲的情夫野心家札维什统治。他在1289年逮捕札维什,翌年将其处决。瓦茨拉夫二世在衰落的波希米亚巩固了王权。1300年,他进行货币改革,建立全国唯一的铸币厂。为支持其子与安茹的查理(即后来的匈牙利国王查理一世)争夺匈牙利王位,瓦茨拉夫二世于1301年对法国发动匈牙利王位继承战争。1303年,在兼并上西里西亚和克拉科夫以后,他当选为混乱的波兰王国的国王。妻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1273-1291)之女波娜(1271-1297)。
瓦茨拉夫三世(1305-1306),又译为文策尔三世,在奥洛莫乌茨市被刺杀后,普舍美斯王朝中均无任何继承者,因此普舍美斯王朝灭亡。因此波希米亚空王位由卢森堡王朝来登上执政。
 
附录:大摩拉维亚公国
大摩拉维亚公国,9~10世纪时西斯拉夫人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以摩拉维亚(在今捷克境内)为中心地区。

1、莫伊米尔Mojmír I(c.830–846),830年,摩拉维亚首领莫伊米尔建立大摩拉维亚公国,后该公国兼并波希米亚。为与东法兰克王国对抗。
2、罗斯提斯拉夫Rastislav(846–870),莫伊米尔的外甥。863年,君主罗斯提斯拉夫邀请东罗马帝国派出传教士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前来传授东方教义。西里尔遂以希腊字母为范本创造出西里尔字母(格拉果儿字母),作为斯拉夫语的书写体系。
捷克历史-捷克公国(波希米亚王国)附大摩拉维亚公国
Moravia under Rastislav (in green)
 
3、Slavomír (871) (interim)
4、斯瓦托波勒克Svatopluk I(871–894),罗斯提斯拉夫之子。 在位之时,大摩拉维亚公国达到鼎盛时期。885年,美多德死,斯瓦托波勒克转而投向罗马教皇,驱逐拜占庭的信徒。之后,国势衰落。
5、Mojmír II(894–906?),斯瓦托波勒克之子。895年,波希米亚独立,形成捷克公国,906年,大摩拉维亚公国被马札尔人所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