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冬 ![]() lidong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秋浓已立冬。 又是一年寒岁至,更深月落满河星。 ![]() 今日13时38分迎来“立冬”节气。 此时节,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 天气一天天变冷。 立冬介绍 lidong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此时的养生需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阳气为基础,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 立冬习俗 lidong 水饺 “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区,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贺冬 立冬亦称“拜冬”,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大家也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 羊肉 秋冬的羊肉味道尤为鲜美。一般都在深秋开始吃羊肉,到立春为止。立冬时节,羊肉也是时令之物。 立冬访菊 难舍三秋 qihou 初冬山中的黄绿繁茂的菊花,被阳光照得光明璀璨,人在万花丛中,呆呆出神,感受野趣的悠然自得,于天地之间悟道隐者的超脱。 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唯有黄花独带露,除了赏其傲骨气,在立冬日访菊,还有一层留恋秋色的意味。 立冬养生 yangsheng 立冬养生 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1、起居养生 冬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 立冬养生做好早睡晚起、 多吃白色食物少食咸、补肾养肾这三件事 就能顺应天时养护好身体,为春天做好准备 冬季肾主令,寒为阴邪,最易伤阳 因此,立冬后要避寒就温 重视足部、下肢、背部的保暖 冬季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虽然天气寒冷,也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运动养生 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出汗为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做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等患者,应选日照充足的时间段外出锻炼,避免寒冷的刺激,以免诱发旧疾。 此外,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进行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 3、食补养生 少食生冷,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可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栗子、花生、豆腐、木耳等。 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不可盲目“进补”。 立冬有“三酸” 柠檬有机酸的含量比其他水果高出十几倍。有机酸是维生素C的“保镖”,立冬之后用柠檬泡水喝,能有效预防皮肤干燥和上火。 酸枣,中医认为酸枣性平、味甘酸,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因此,很多人冬天休息不好,容易疲劳不妨吃点酸枣或泡水喝,不仅可以缓解疲劳,对治疗心烦、多梦、神经衰弱都有较好的作用。 立冬之后,很多人会出现肝火旺盛的现象。这时酸梅就特别适合立冬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提高抵抗力。酸梅用来煮汤、炖肉都不错。 立冬防5寒 lidong 立冬后,一些体质较弱和对气温变化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开始觉得有些不适,有些人甚至因此诱发疾病。老年朋友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防“五寒”。 01 防颈寒 薄围巾立领装出门穿 “立冬”之后的风越吹越寒,专家提醒市民出行要预防秋寒之气对脖颈的侵袭,保持脖颈温度,最好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件立领夹克,或者戴好围巾,能够起到保护颈椎的作用。 02 防鼻寒 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烦 “立冬”之后凉燥之感更加明显,一些有过敏性鼻炎和鼻腔抵抗力较低的读者朋友容易因此诱发鼻炎。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能力。 03 防肺寒 温肺散寒注意中医调理 “立冬”之后,有的朋友不注意预防,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怕冷、低烧、鼻塞、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无汗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这是秋凉时节常见的感冒类型——风寒感冒。症状比较轻的朋友,食疗应选择一些能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比如葱白和生姜等。 04 防腰寒 双手搓腰肾阳暖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05 防脚寒 家庭足浴赛灵丹 首先是温度,睡前最好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记住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擦干足部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好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社区君提醒您,注意添衣保暖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