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柳岸,晓风残月

 红色相思雨 2018-11-23

【散文精选】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一贯不喜欢浪子,厌恶他们的玩世不恭。可对柳永这样的浪子,却怎么也恨不起来。他虽然与伶人青楼女子为伍,可他并不下流,他也是被迫才做青楼文化。他尊重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伶人和妓女,为她们作诗赋词,且情感真挚无二。正源于柳永的这份赤子之心,他的词才会真情流露,流传千古。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虽然他是浪子,可他和那些道貌岸然的封建伪道学相比,不知要可爱多少倍。元稹可算是封建道学的典范,可他为了仕途一帆风顺,娶到上司的女儿,愣是辜负了热恋中的情人,后来又辜负了同朝才女薛涛。所以,我总怀疑他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写给做高官的老丈人看的,而并非是真心悼念亡妻。
  
  柳永和元稹不同,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地位下贱的伶人妓女打得火热,且将一腔真情付与她们。他的诗词,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性情,直戳封建伪道学的痛处,所以皇帝不喜欢他,朝臣打压他。即使他文字中的情感如金似玉,也为封建礼教所不容。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他四个字“且去填词”。柳永受了打击后,别无出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过着到处流浪的生活。
  
  这首词就是他仕途失意时,离开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饮”的作品。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阕写临别的情景,下阕写别后情景。全词围绕“伤别离”而构思,分为三个层次。先写离别之前,重在环境渲染;再写离别之时,重在情态描写;最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心理刻画。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写离情别绪,情景交融,将离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寒蝉凄切”则渲染了,离别时冷落清秋的悲凉情景,为全词定下凄凉的基调。这一层展开的是一个凄凉的氛围。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写的是离别的情形。尽管情人在长亭外,为自己设宴送别,可这离别的酒怎能咽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不忍送别,可现实逼迫人不得不分离。此去经年,不知道这一别何日还能再相见?大家都知道,这一别再相见是遥遥无期。情意缱惓,难分难舍,偏偏此时船家在一声声催着赶快动身。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离别在即,一万个不舍也没有留下的可能。一对情人,紧紧握着彼此的手,泪眼相看,心中千言万语却说不出一句。面对这对情侣的难舍难分,现实的利刃在狰狞地滴着血,丝毫没有半点的同情,任由这对情侣伤心失魄,悲痛难忍。尽管无尽的眷恋,却万分无可奈何。“执手”、“相看”、“无语”,三词使人伤心失魄。这一层极写留恋之情,极尽回环顿挫,读之使人为之呜咽。
  
  “念去去”,一个“念”字表明是设想别后道路遥远。“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包含了离人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的凄楚。只要登上兰舟,将会越去越远,去到烟波浩渺的南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景色无边,离情也无边。“烟波”、“暮霭”、“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即曰“千里”,又曰“阔”,一层远似一层,道尽了情人分手时的难分难舍心情。
  
  “自古多情伤离别”,意思是伤离惜别,自古就有,并非是从我今天开始。“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则极言,在冷落凄凉的秋,离情就更加惨淡悲凉。“更那堪”增加了感情色彩;“清秋节”与上阕呼应,以情寓景,比首三句更加深刻明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想象不久之后,词人酒醒梦回,兰舟临岸,只见晓风习习吹拂岸边梳柳,一弯残月斜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凄清、冷落,凝聚了无限的离愁别绪,意境清幽绵渺,是一句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这四句改用情语,相聚时日日是良辰美景,内心时刻感到欢愉,可是离别后,相逢无期,寂寞长久,虚度美好的年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没有任何兴致欣赏,心中的万千风情,却无法向情人诉说。最后两句归纳全词,艺术地把离情推向了高潮。以上为第三层,读之“余恨无穷,无余不尽”。
  
  这首词就像一曲长亭送别的独幕剧,事中有人,情由事生,意境深远,层层递进,一番真挚的情感,跃然呈现笔端。“不愿君王召,愿叫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对妓女的真诚和尊重,换来了妓女的真情和崇拜。
  
  “女子无才便是德”,在遥远的宋朝,束缚在妇女身上的枷锁更为沉重,何况是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平时没有人真心为她们写下一字半句,她们只是达官贵人的玩物。而柳永不是,他肯俯下身子,低就这些女子,他对她们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纯洁而不染烟尘。即使时隔千年,柳永的这份真情仍然是脉脉动人。
  
  只因皇帝的一句话,他从此与庙堂决裂,一生漂泊坎坷,到了晚年,更是穷困潦倒,连葬资都无所出。而他的死却轰轰烈烈,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成群结队载酒于他墓前,祭奠他。时人谓之“吊柳会”,也叫“上风流冢”。这渐渐形成一种风俗,没有入“吊柳会”、“上风流冢”者,甚至不敢到乐游原上踏青。
  
  柳永才情,上至天阙,下达黎民,就连东坡先生也羡慕。可惜他有才名,能获天下芳心,却得不到皇帝的眷顾,一生天涯羁旅,流浪江湖。倘若在宋朝的那一剪时光,我能遇到柳永,定也愿与他浅斟低吟,不辞唱遍阳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