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什么中药可以治疗胃病?

 海鸥随畅 2018-11-23

谢谢邀请!

胃病的范围是比较宽泛的,这里我们仅就中医范畴来谈一下胃病吃什么中药

中医“胃”的特点

1、胃,又称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即接受和容纳)和腐熟(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水谷。

我们饮食物进入胃中,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给小肠,消化后的“精微物质”经脾运化营养全身各处。

2、胃在人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内经》:“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由此可见,胃气的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
3、临床治疗,“保胃气”是重要的治疗原则
《景岳全书》:“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治疗胃病的常用中药(分析不同胃病的证候,提供相应对症中药)

中医胃病常分4型,按此来看中药在胃病中的应用。

一、胃阴虚:是胃阴亏虚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部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常用中药】

  • 1、沙参:益胃生津:治疗胃阴虚。常配玉竹、麦冬、生地。

  • 2、百合:益胃清热:治疗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

  • 3、麦冬:养阴生津:治疗胃阴虚证。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配半夏、人参。

  • 4、天冬:养阴润燥:治疗热病伤津的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

  • 5、石斛:益胃生津:用于胃阴虚及热病伤津。

  • 6、玉竹:生津止渴:用于胃阴虚的胃阴不足,口渴咽干,食少呕逆,胃脘嘈杂,隐痛或灼痛。

二、胃寒:阴寒凝滞胃脘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轻则缠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冷加剧,得温则减,口淡不渴,或见神疲乏力,肢凉喜暖,食后痛减,或见胃脘水声漉漉,口泛清水,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常用中药】

  • 1、干姜:温中散寒:用于胃腹疼痛,呕吐等,配党参、白术。

  • 2、吴茱萸:散寒止痛:拥有它胃寒疼痛,配生姜、桂枝、当归等。

  • 3、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中焦虚寒气滞证。

  • 4、丁香:温中散寒止痛:用于中焦虚寒,以疼痛为主的症状。善于治疗胃寒呃逆、呕吐。

  • 5、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用于胃寒冷痛,呕吐,噫气等,常配香附。

  • 6、胡椒、荜茇、荜澄茄:温中散寒:用于胃寒腹痛,呕吐泄泻。

三、胃热:是胃中火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灼热,吞酸嘈杂,或食入即吐,或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常用中药】

  • 1、知母:清热泻火:清胃热,润胃燥。

  • 2、石膏:清热泻火:清泻肺胃实火。用于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等。

  • 3、芦根:清热泻火:用于清胃热止呕。

四、食滞胃脘:饮食物停滞胃脘不能腐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气吞酸后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矢气便秘,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吗,脉滑。

【常用中药】

  • 1、山楂:消食化积:用于肉食积滞证。含解脂酶,不耐高热,米面、脂肪、蛋白质类都可消解。

  • 2、神曲:消食和胃:用于饮食积滞证,常配山楂、麦芽。消食宜炒焦用。

  • 3、麦芽:消食健胃:用于米面薯芋、瓜果、淀粉等食滞证。

  • 4、谷芽:消食和中:用于米面薯芋食滞证,常配麦芽,比麦芽缓和。

  • 5、莱菔子:消食除胀:用于各种饮食积滞证,常配山楂、神曲、陈皮。不含消化酶,主要是增强胃肠消化。

  • 6、鸡内金:消食健胃:用于饮食积滞等各种食积不化。

    胃病,重要在于自我养护,想有一个健康的胃,切忌“把住入口关!”

    感谢您的阅读!我正在申请健康领域认证,希望您多参与讨论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