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第一,到底争什么

 木香草堂 2018-11-24

       争第一,到底争什么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在有的教室的墙壁上,赫然镶嵌着一排醒目的大字:“事事争第一,时时争第一。”想必教师的用意是为了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原本无可厚非,只是让学生时刻以“第一”为目标,如此“高标准、严要求”的目的,却很值得怀疑。
        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都有受人尊重的渴望,一个学生想考试得第一,这也是好事。但是,“事事、时时”得第一却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一个人只能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表现出优势,想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别人强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某方面的优势也是相对而言的,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当“唯有第一高”的观念深入人心之时,决定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否的因素,不是考试分数的高低或努力程度,而是他在同学中的名次排列。一个学生得了“第一”,便成了其他学生痛苦的根源,他人的进步就是自己的失败。只有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此时“第一”所掩饰的往往是自卑,而不可能是自信。即使学生为了争第一而“吃得苦中苦”,却使学习充满了你死我活的争斗,学生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紧张,而不是和谐,这已经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只是指导学生如何去战胜别人。
        尽管我们常用“做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来教育学生,也时常把“平平淡淡才是真”挂在嘴边,但在内心深处,只有得“第一”才是我们真正崇拜的。在“争第一”这种成功标准的引导下,学生可能殚精竭虑,也会焕发较高的学习热情,只是他们“全神贯注”的不会是学习本身,却不一定就增进了对学习的热爱。即使历经千难万苦得到了第一,也很有可能因失去竞争的参照系而备感“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和孤单。
        鼓励学生时时处处“争第一”,源于教育者对上进心的误解和偏执。上进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鼓舞人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不必凡事一定要“超过别人”。现实的问题在于,明知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第一,还要引导学生继续做无谓的拼争,这实质上很可能与上进心无缘。不少学生就因为背上了“第一”的包袱,虽然人还在学校,但他们已经弄不清楚再学下去是为了什么,以至刚进入中学,就放弃了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面对如此的上进心,不知该让人欢喜还是忧愁。
        教育者有责任让学生懂得,学习和人生的主要内容,在于尽自己所能始终从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并能堂堂正正的做人;通过自己之所学能够辨别善恶,关心他人,不断超越自己,用心成为自己。成功就是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力量、价值和意义,进而对自己生命的价值不懈探索。我们大可不必为追求“出类拔萃”而忘记自己的本分,如果为了“第一”而匆忙地奔跑,结果却不知道跑的路是不是属于自己,这很可悲,也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作者    翟召博《中国教师报》2004年1月5日
   

争第一,到底争什么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