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案编写现状调查及分析

 zjp67 2018-11-24

为了了解当前广大语文教师编写教案的现状,笔者就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案的依赖程度、编写教案的态度、编写教案的动机、他们教案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对教案管理机制的看法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一次调查。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谈话法相结合,以某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样本总体,采取分类抽样法,抽取县内各类学校10所,包括1所省级重点高中,2所县城初中,2所县城小学,2所乡镇完中(高中、初中一起),1所乡镇初中,1所乡镇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我们以这些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作为样本,抽样调查人数共为185人,回收有效问卷174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4.1%。

2.调查结果分析

(1)语文教师对教案的依赖程度

表一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案编写现状调查及分析

从表一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非有教案不可,可见,教师对教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虽然也有近半数的教师表示教案对他来说"不怎么必要"甚至"完全多余",但是从第二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超过七成的人表示"如果不写教案就去上课","效果肯定会差些",说明有些人虽然表示教案对他来说"不怎么必要"或"完全多余",但却不是以保证教学效果作为前提的,所以,要想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当多的人还是离不开教案。当然,有那么多的人否认教案的必要性以及近三成的人表示不写教案去上课"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不使人对在教学中是否一定要编写教案的问题产生思考。

(2)语文教师编写教案的动机

表二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案编写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般来说,教师编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我们可以从表二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师编写教案的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在回答"如果学校不再对你的教案进行检查,你还会写教案吗?"这一问题时,超过半数的教师表示"说不定"或"肯定不会写",说明他们编写教案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同样,就是否有过课后补写教案的问题,只有23.0%的人表示"从不这样",而大多数的人都有过上完课补写教案的情况,而课后再补写教案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要对付学校的检查。

(3)语文教师编写教案的态度

表三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案编写现状调查及分析

从表三可以看到,有63.2%的教师表示自己对待编写教案的态度时"十分认真,一丝不苟"的,而且他们每天花在编写教案上的时间相当多,有32.5%的人要花2小时以上,有超过半数的人要花1-2小时。可见,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于编写教案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当然写教案要花去他们许多时间,也自然成了教师备课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环。

(4)教案的内容

表四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案编写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教案里写些什么内容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那么,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案的内容又是怎样的呢?从表四中可以看到,分别有35.1%和58.6%的教师承认自己的教案中的大部分和一半左右的内容"来自教学参考书或他人写的教案",表明大多数语文老师备课时对课文的读解基本上依赖于教参或他人,较少有他们个人的独到见解;而且有超过半数的人承认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教案设计的内容"基本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许多教师的教案内容更多地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对学生的"学"却很少考虑;同时也说明他们的教案具有明显的预设性,而在具体执行教案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以教案预设的内容来制约学生的"学"。

(5)教案的形式

表五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案编写现状调查及分析

从表五我们可以看到,对"是否觉得有必要在教案中把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课时、教学过程等环节都写得清清楚楚"的问题,分别有52.9%和24.1%的教师认为"不一定"和"没必要";对于自己喜欢的教案形式,只有13.8%的人表示喜欢当前最通行的写在备课本上的文本教案,而有近七成的人表示喜欢直接在课本上写教案,还有14.9%的人不喜欢把教案写出来,只喜欢备腹案。这些数据表明当前的语文教师普遍不喜欢规范化、标准化的教案形式,希望能有一个自由选择的余地,而从现实状况来看,显然还未能满足他们的这一愿望。

(6)对教案管理机制的看法

表六

中小学语文教师教案编写现状调查及分析

从表六可以看到,有54.6%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对教师的教案要求太高;而表示"希望学校在教案的形式和内容方面能给他们一个较大的自主权"的教师更是高达93.1%。这两个数据一方面说明当前有关学校对教师教案的管理比较严格,教师对此颇为不满;另一方面说明广大教师有着强烈的教案自主的愿望。

3.结论与思考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以及笔者对部分教师的访谈,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前教师普遍对教案的性质、目的认识不清

首先表现为混淆了写教案与备课的关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不明白两者的区别,在他们的心目中,写教案就是备课,他们写教案的时间几乎与备课的时间相等,开始写教案了,就意味着备课开始,教案写完,也就宣告备课结束。众所周知,对一般的教师来说,不备课是上不好课的,因此,上文表二和表三中才会有那么多人表示离不开教案和十分认真地编写教案。其实,备课与写教案是不等同的。备课包括写教案,写教案不是备课的全部,它只是对备课的部分内容的记录。一个教师能不能上好课,关键在于是不是"备"好了课,而不在于是不是"写"好了教案。但是,我们的教师却简单地把两者划上等号,以写教案取代备课,必然导致备课时间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备课的质量,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表现为异化了教案的作用。教案,作为备课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偶有所得、灵感一现式的解读,以及对上课思路的初步构想等,以备在上课过程中能给教师以提示,使他能重现备课时的思维过程。如果要说进一步的作用,那就是这些记录还可以作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素材以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但是许多教师却把写教案的目的定位于上课的全部依据,甚至有相当多的人只是把它当作应付学校检查的文本。这样显然是把编写教案的目的异化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写教案的意义。

(2)目前的教案编写普遍存在空洞化、刻板化的倾向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语文的教案内容大多数来自教参或他人的教案,教师上课的内容又与教案的内容基本一致。这充分反映了当前的语文教案的空洞化、刻板化的特点。

由于教师备课编写教案时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或他人的教案,因此他们的教案中必然充斥着教学参考书编写者对课文的权威解读,或是他人的观点,甚至可能会成为教学参考书、教科书和他人教案的翻版,而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独到见解和发现却往往退居其次或了无踪影。现在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几百个教案网站,而且许多网站的点击率还非常高,这无疑说明许多教师对现成教案的依赖。但是,我们不难看到,这些网站上的教案的内容几乎都是教参的翻版,而许多教师却还是对之奉若至宝。可以想象,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斥着的就是这种无"人"、空洞的教案。

学生作为人的复杂性注定课堂的丰富性,因此不可能会有一个放之课堂而皆准的教学方案。但是,许多教师的教案设计却能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的教案有太多的预设,把课堂教学的目标、程序预设得严严密密,滴水不漏,然后到课堂中去把把学生统统往里边引。其实,我们还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意识到教学实际情况与教案的不一致,但是他们往往还是把教案当作预设的文本,还是努力用教案去硬套学生。由此可见,语文教案从编写到使用,都被我们的教师给预设化、刻板化了。

这些空洞、刻板,目中无"人"的教案,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它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性,禁锢了语文教学前进的步伐。

(3)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师的教案管理普遍过严过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许多学校对教师的教案管理十分严格。先让我们来看看某所学校对教师的教案提出的基本要求:

①每节课有明确的教学目的;②列出教案的重点和难点;③有完成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教学要点、具体施教步骤和方法;④列出板书设计和课内外思考题,并准备好思考题的大体解答思路和要点;⑤教案字迹清楚;⑥青年教师必须备详案,教龄较长的教师可备简案。

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步骤与方法到板书设计、思考联系及答案到字迹、详略等全方位都作了规定,可谓面面俱到,一应俱全。而这仅是还仅仅是基本要求,还有许多学校还建有一套完备的教案检查制度。一般学校都要一学期检查两次,有的学校还月月查。根据规范化的教案标准一项项对照过来,进行量化打分,并且与教师的评优、奖金甚至职称等挂上钩。

这样的管理制度不可谓不严,但是把教案的管理提到这样的高度,是不是又过于死板了呢?因为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觉到教师对这种管理模式的不满,也可以看到正是这样的管理,使教师的负担增加,导致许多教师忙于应付,一味地去写些空洞、刻板的"应查"教案,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学习,给教学带来许多负面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