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消极悲观的人都曾历经挫败和绝望

 我是安庭和晶灵 2018-11-24

01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一个消极悲观的人。一度认为,悲观与生俱来,我无从改变,就这样老气横秋地过一辈子,把未来都过成一潭死水。

你们看,我是多么的悲观?把悲观本身都看成是宿命。

可是,孩子的出生打碎了这一切,也给了我重塑生命的机会。

月子里我轻度产后抑郁,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一团糟。我想,我真的有点撑不下去了。过去生活如死水,可舒适。

那时,每天都像一辆失控的列车,我Hold不住,也不知开往哪里,随时抛锚。

可身边那个柔软的小生命,随时需要我、粘我、腻着我。他的弱小给了我强大的“盔甲”。我必须自己先走出来,成长起来。看育儿和心理方面的书籍,和朋友交流,听微课……。

02

慢慢地,那辆失控的列车,开始平稳,我也变得从容了。最为关键的是,孩子的闯入,让我被动地打开了生命,看清了我思维的缺陷、过去生活的僵化。

我曾经认为,我天资平庸,再努力也是这熊样。

去年一年的各种挣扎和努力,让这些顽固的想法开始动摇。我开了公号,注册简书,初期十篇文章有一半被推首页。偶尔收到信件,请求转载,也有自媒体想招募我成签约作者。

原来,努力真的可以改变。我并非一无所长,一无所有。

03

今天听彭小六领读《精进》的微课,我才知道我过去的悲观,是一种僵固型心智。

下图为《精进》一书对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的对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论僵固型还是成长型心智,肯定不是与生俱来,而且可以相互转化。

既然如此,我曾经的僵固型心智源自哪里?

源于我狭隘的视野、人生观及生命体验。

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地方,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便是求学。因此,无论从家庭还是学校,我获得的理念便是:学习好改变命运。对,读书改变命运被狭隘地诠释成学习好改变命运。

因此,在二十岁之前,我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04

   这种狭隘的思维和人生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善于学习和考试,在应试体制下,我如鱼得水,进了理想大学。

这令我同家乡那些同龄人区别开来,至少有了一个不错的起点。

不然,今天我就无法坐在北京四环的某个地方,安静地写下这篇文章。很可能,窝在某个村庄,打麻将吵孩子,做一个普通的村妇。

事实上,我在大学毕业之前都是乐观的。因为我过去的努力兑现了,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毕业后,性格内向、死读书的我,首先是找工作中遭遇滑铁卢。原来,我努力读书那多年,依旧木讷、迟钝,社会不喜欢这样的人。

不断投简历,不断受挫。我认定,自己除了会读书,一无所长。

工作后,沉默寡言、埋头苦干,可依旧看不到出头之日。那些性格活泼、长袖善舞之人,工作中偷奸耍滑,年会上出够风头,领导待见得很。

我开始认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无论多努力,我无法改变我的性格,改变我的天资。

06

我把读书考试等同于成功,这种狭隘的人生观,势必会遭遇一次次失败,进而陷入习得性无助。

何谓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而狗无法逃避。多次实验后,即便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人类也一样。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并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读书考试好等同于成功,这本来就是一条错误的信条。我信奉它,遭受失败是必定的。

一方面,读书考试好与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

另一方面,读书学习也不是努力的全部。

因此,由读书学习好未能成功,推出努力无用,也是大错特错的。

好在,僵固型心智仍可以转变为成长型心智。《精进》给出了一条很好的建议:

“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提问,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一辈子那么长,人优于动物那么多,怎能就那么早给自己的人生下定论呢?怎好就同咸鱼一样没有梦想呢?

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