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什么比,不比你的人生早开挂了!

 我是安庭和晶灵 2018-11-24

作者  周弗逸    心理咨询师

在中华民族一直有个优良的传统,“谦受益。满招损”,于是许多人经常以这句话作为自我警戒,处处显出虚心谦谨的样子,然而实际上,到了现代社会,如果处处都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心理时刻处于动摇之中的时候,实际上耗费了自己大量的心理能量,许多的心理动力都用在了防御、掩饰和伪装之上,最后导致自己的人生一片虚无。

而实际上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其实是一些有识之士在功成身退之后的自我人格管理,比如说郭子仪,在战场上,沉着有谋,朝廷需要他时,马上行动。等到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郭子仪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绝少数名臣之一。他在自己的人生中,处处用到“谦受益。满招损”其实是为了自保以及人格的完善。

但是,假如你的人生都没有开挂,还是个小角色的话,还处处自己提醒自己“谦受益满招损”的话,只能说,你有何德何能,可以既谦又满,此时还不如,如那些诗中所说“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亦或是“长安少年无远图,走马西击长城胡诸如此类的心胸和气魄,才能让人生来得痛快!

1、为什么你的心飘荡不定?

在我的心理咨询中,许多人来到咨询室,不管是中年人或者是青少年,经常处于内心的风雨飘扬状态,别人的一句玩笑或者一个评判的目光,总会激发起他们极大的敏感或者是极大的愤怒。而归结于这些人的内心状态的话,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类来访者处于高度自恋的状态,他所有的心理能量都投注于自己是否完美这一指向,正因为太在乎,所以,别人的一点冷言冷语,就可以让他陷入极度的怀疑和自我否认以及暴怒中,并且不断给予自己负面暗示,从此人生再无翻盘的可能。这类来访者的内心如同晴雨表或者温度计,所有的自尊自恋自我欣赏,全部有赖于外在的目光。为此,他们可以忽视自己的能力或者不管自己的感受,在外在寻找一个权威,并且不断通过自虐来昂扬地寻找外在强势客体的认可和奴役,只为了这个想象中的权威对其一点点欣赏与赞美的目光。

而究其原因之一,首先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来自母亲情感的镜映,来确定自己的自体的感受的稳定。从生下来,孩子的目光就一直在追随母亲的目光,他们需要母亲眼中反映出的光辉,来维持自恋力比多的充满,相反,如果母亲目光暗淡、疏离、冰凉的话,孩子无法确认自己的感受,并且如同被遗弃在空寥的宇宙,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样的创伤必将导致孩子自体破碎和缺损,于是就有了无止境的需要从外界来确认自己 ,将自己放在排序和比较中,通过这种外在的存在感来表明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另外,内在的好客体的缺失,也让这些孩子产生各种物质依赖成瘾问题,或是靠娱乐且虐待身体来安顿自己那颗破碎的心。

而实际上,对于真正自体稳定并且内化了好客体的人来说,他总是坚定地追寻自己的目标或者拿到自己想拿的东西,这其中,很少把能量耗费在外界环境或他人对其的评判之中。由于指向明确、目标清晰,相信自己足够好,最后成功显得更为容易。

2人生有可比性吗?

好多人一辈子坚定地需要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因为自己比别人好一点或者不如别人好,为此沾沾自喜或者灰心丧气。而实际上,我们内心对自己的每一个评价可能都是从外在反馈,习得而内化的——这也称之为投射性认同。如果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或者你有一对对你充满了评判和挑剔的、同时对自己也极度不自信的父母,因为无法容纳你孩童时期各种尝试中出现的错误所引发的焦虑,于是他们贬低你打压你,甚至给你一种犯错了就不配活着的感觉,这些信念都深深地印刻在你的内心,乃至于你以后人生的分分秒秒都在掩饰自己不够好,证明自己配活下去。于是你的人生就成了一场猫捉老鼠的苦役,只是这时候猫鼠全部在你的内心了。这样的窘境岂不是自己深陷其中,毫无察觉,比较好的做法是,找一个专业咨询师的介入,能够像镜子一样印照出你内心的行为情感模式,当这些内在心理动力得以外显的时候,你因看到才有了改变的可能。

把自己和别人比较,令到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你是极难参与正常的竞争。另外如果人际互动中,一些向别人提要求的机会,你可能会想象自己被拒绝,这种幻想层面的耻感,会让你一直固步自封的、把自己囚禁于狭小的场域,永远不用和外界接触。

而在这一点上,你需要一个“不含诱惑的深情和不带敌意的坚决的咨询师”,帮助你去调节这部分的心理冲突的张力,让你敢于到人际中去提要求并且能承担失败之后的挫折,因为那个时候,张力没有那么大的时候,你可以更自如自若,举重若轻。

而实际上,每个人的出生,从精子追逐卵子的那一刻,你的人生就和别人不一样,你们的脾气秉性、父母兄弟,以及后来的人生际遇不一样,如此悬殊的个体,你非要放在社会价值评判的系统中,通过相貌、金钱、财富等统一的标准搞到自己患得患失、辗转不眠岂不是自虐于己。

3,那些不比较的人都活得怎么样?

在心理咨询中,有个技术叫空椅子。这个技术是,让当事人去模拟自己,以及与自己内心纠缠的那个人的心理状态,在两种心态中进行对话。后来当事人无一发现,与自己纠缠的人,其实在内在是希望你对他松绑的,他希望你能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更轻松。因此,这个技术也告诉我们,假如我们和别人比较的话,争高论低伏小,实际上对对方也造成了心理压力,对方更希望你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好自己的事情,活好自己的人生。

一些用一辈子和父母捆绑在一起的孩子也要明白这点,你试图拯救父母挽救父母,其实不过是纠缠更深,你父母有自己的悲欢离合,他们不能从其中散场,但是透过空椅子技术,你会发现,其实他们更希望你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你的拯救其实是将自己的命运放置其中,进行了又一轮的纠缠。

所以,这也证明了内心稳定的重要,不把自己和别人比来比去,不硬邀着别人进入自己的人生故事,不随便因为外界对自己的反馈而将自己的心意改弦易张,你终将收获自己的人生。而一些寓言故事也清晰的告诉了我们这点,“呆若木鸡”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内心稳定的重要性,纪渻子为齐王驯练斗鸡,刚开始的时候,这鸡性情骄矜、看不起别人,其实这只鸡不过是把自己放在了比较中,得意忘形而已,随后纪渻子终于把鸡训练的心神安定、不惊不动,好像木头做的一样,即使别的鸡叫唤,他也毫无反应,这时候,这才成了一只可以横扫天下的鸡。

正因为心不动所以外境不动,因为外境不动,所以大家被他的沉着冷静吸引,所以更愿意提供机会或者依附于他。不然,你看娱乐圈这么多年,美女大把,但是杜鹃偏偏一张千年不变僵尸脸,却比许多小花要光华得多了,比的是什么,比的就是那份淡定和沉着,对自己的笃定和坚信。

当然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内心的沉着稳定,不是来自于脱离现实的妄想、虚幻的夸大以及唯我独尊,它需要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专注,并且永远有着外界在对你进行着互动的检验。

作者周弗逸 心理咨询师  心理作家  咨询微信fuyixinl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