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套易筋经是来自于内功图说,结合了流传下来的易筋经、洗髓经和八段锦而编制的一套养生保健功法,其练功方法广为气功、武术、医疗所采用,身心并练,内外兼修而能够达到锻炼身体、増力壮骨、祛病延年的目的。目前流传的易筋经虽然版本众多,但核心动作大同小异,且其中精神并无二致,所以对此不用太过于纠结与怀疑,所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重要的是循序渐进,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无论做学问还是练功夫皆当如此。
易筋经第二势横胆降魔杵 【原文】 足指抓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和,目瞪口呆。
【析义】 横胆降魔:“胆”又作“担”。模仿韦驼运用两手横担、足趾抓地的姿势为降魔护佛,又称为韦驼献杵第二势。
正文析义:足趾抓地如树木生根,下盘稳固;手臂向两侧分开,与肩同高,一字形成水平位置;心静呼吸平和,凝神入静,口微闭,不言语,两目圆睁,炯炯有神,平视前方。
【步骤】 1. 预备式 身体站立,全身放松。 头如顶物,目视前方, 沉肩垂肘,含胸拔背; 收腹直腰,并步直立; 面容端正,呼吸平和; 精神内守,心境坦然。 (其余各势的预备式与此相同) 2. 两手下按 左脚向左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下按,掌心向下,手指向前。 3.提掌胸前 两手同时翻掌心向上,上提至胸前,高于肩平。
4.双手横担 双掌缓缓向前推出; 向两侧分开,两臂平直,掌心向上双手成一字形; 翻掌提踵,旋腕翻掌,掌心向下,两膝伸直,足跟提起,足趾抓地; 身体略前倾,两目圆睁; 两下肢挺直内夹,伫立不动; 意念停留在双手的内劳宫穴处; 此动作可以坚持3~9个呼吸。 (注意两膝伸直,足跟提起约30°,足趾抓地,两臂平伸,身体略前倾) 5.收势 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当呼气时两手慢慢下落,同时足跟着地,收左脚,并步直立。
【动作要领】 1. 双臂两侧平举,与肩同高,成一字形。 2. 翻掌提踵,足趾抓地。 3. 两膝挺直内夹,稳定直立。 4. 单练双手横担时,可练3~30分钟(数呼吸可练3~9个呼吸甚至更长,根据各人情况,一般初学动作之时可每一个动作练三个呼吸,形体放松,呼吸自然,均匀流畅,不喘不滞,切勿过分追求呼吸的深长和细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动作可逐渐与呼吸配合)。 5. 锻炼时开始可以平静呼吸,逐渐放松情绪,排除杂念,精神集中,运用一些入静的方法,能够使得呼吸绵绵深长,若有若无,达到一种机体状若虚架,轻松漂浮,头脑清晰愉快,静若止水的高级入静状态。不过要注意的是入静一般是在对功法掌握较好,练功质量较高的情况下出现,并且往往随着功夫的进展而步步深入。详见下面的相关链接中。
【习练功效】
1. 重点锻炼上臂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股四头肌、趾伸肌群和肛门括约肌等,可增强臂力、腿力。 2. 宽胸理气,疏通血脉,平衡阴阳,调节身体平衡性。 3. 改善心肺功能,适用于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肺气肿、支气管炎等患者。 4. 注意本套易筋经属于一种动功与静功、内功与外功相结合的功法,内外结合,动静相兼,刚柔并济,形神若一,有内外兼练的效果。要求外动内静,“动则练外,外练筋骨皮”,古代练功家常说,强身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一身强,练习动功可达到强健筋骨的作用;“静则练内,内练一口气”,这也是练功与一般的体育锻炼最大的不同,因此气息精神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息定神有助于精神的宁静和体内气息的调节,久而增气增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