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闵行建筑可阅读系列——召稼楼古镇

 cxag 2018-11-25

召稼楼古镇历史风貌保护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北至沈杜公路,南到保南街对面街,西至镇西路,东到上海华灵阀门厂,总面积约7.60公顷。召稼楼古镇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同时还保留了古代浦东垦荒的文化遗产,古镇内遍布弓头墙、观音兜等明清特色建筑。2005年,召稼楼古镇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2008年,召楼古镇正式启动修复改造,它的改造秉承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汁原味地重现昔日光彩。经修复改造,保护区内保存有众多较为完好的名宅故居、传统街巷、古墙河道、学堂故址、铭文砖刻。2011年召稼楼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5年召稼楼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

梅园

梅园建于清代。宅院原为奚姓旧宅,现占地面积约323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57平方米。院落坐北面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三进一层建筑,均砖木结构,青瓦硬山屋面。梅园主体构架和布局完整、做工精细,是具有较高历史与艺术价值的传统民居。2003年12月3日被确定为闵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奚氏宁俭堂宅院

奚氏宁俭堂宅院由召楼人奚燕子(1876~1940)建于清晚期。现占地面积约50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92.6平方米。正屋面阔七开间,进深六界,硬山屋面,山墙处与厢房坡屋面结合,屋面外似歇山顶,屋脊饰有灰塑。穿斗式梁架,正间木梁雕花,枋木上雕刻故事人物图。东西两侧厢房面阔三开间,进深六界。建筑主体结构及外形至今仍保存完整,木雕精美,周边环境留有历史旧貌,为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2009年8月6日被确定为闵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3

赵元昌商号宅院

赵元昌商号宅院由赵氏先辈建于民国年间。现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20平方米。宅院坐西面东,总体布局略呈四合院式。院内建筑均为二层砖木结构,青瓦硬山屋面。建筑主体结构和外墙仍保留着历史原貌,在该地区民居中具有代表性。2009年8月6日被确定为闵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4

礼耕堂

礼耕堂由奚氏家族建于清代中期,为原建筑群的中心厅堂,建筑面积98.21平方米。建筑坐北面南,砖木结构,面阔五开间,进深六界,硬山顶,小瓦屋面。三开间的厅堂正间为抬梁式、次间为穿斗式架梁。前设单轩,梁枋木均有精美的浮雕人物、花草和吉祥纹等。东侧原为用来接待女眷的“桂花厅”。 今主体构架保存基本完整,为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2003年12月15日被宣布为闵行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5

道南桥

道南桥建于清代。桥面长14.20米,宽1.50米。东西走向,桥面用三块石板平铺,两侧桥额分别用阳文楷书“道南桥”名,并携花纹边饰。跨姚家浜支流(南家宅河),因开宽姚家浜时倒泥填平此河,故此桥已成为岸桥。道南桥今桥面保存状况良好,为该地区保存完好的典型的花岗石平梁桥。 2003年12月15日被宣布为闵行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6

奚家恭寿堂住宅

奚家恭寿堂住宅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现存旧宅院建筑占地总面积1749.9平方米。宅院坐北面南,建筑均砖木结构,三进二天井。院内主体建筑面阔7开间,一二进进深均为6界。二进中间为3开间的厅堂,名为“恭寿堂”,复合式梁架,梁木均有雕花。原堂内有漆木匾额。在本地区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代表性。2010年7月30日被宣布为闵行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