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知识故事集•“硬脖子”董宣44

 钟家台 2018-11-25

10“硬脖子”董宣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性情刚烈、宁折不弯的人,这种人做事讲究原则,不为权贵所屈服。每当我们遇到这种人的时候,常常把其称为“硬脖子”。这个称呼倒是很形象,非常符合这类人的性格特征,不过说起“硬脖子”的来历,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是名副其实的“硬脖子”。

东汉时期,有个出了名的“硬脖子”,他就是董宣。这个称呼来自于他担任洛阳令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光武帝是一个非常注重法令的人,制定了皇亲国戚与庶民同罪的法令。可是一般的官员,哪里敢触犯皇亲国戚的利益,个个都敬而远之。唯独董宣这个人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就是皇族犯法他也敢直言叫板。

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家里的一个奴才,倚仗主子的权威在外边欺压百姓。一天,他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一个百姓,有人报案到董宣那里。董宣立刻派人缉拿这个奴才,可是这个可恶的家奴躲到了公主府里就是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入公主府搜查,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他暗地里派人天天隐藏在公主府的门口,想守株待兔,一定要抓住这个家伙。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那个杀人的家奴见没有了抓捕他的动静,以为董宣畏惧公主的权威,不了了之了。于是,这个家伙的胆子大了起来。一天,湖阳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这个家奴也跟着随行的队伍出来。董宣派去守在公主府门口的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杀人凶手,于是马不停蹄地报告了董宣。董宣得到了消息,心想:看你这狗奴才还往哪里跑。二话没说,就亲自带人赶了过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

湖阳公主见董宣拦住了自己的车,大发雷霆,把董宣臭骂一顿。董宣说明来意,可是湖阳公主仍然大骂董宣。董宣没有被湖阳公主的嚣张吓倒,他拔出宝剑往地上一划,当着众人的面责备湖阳公主不该纵容家仆杀人。湖阳公主更加难堪了,她骄横地搬出皇帝弟弟来压制董宣。董宣不但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加无所畏惧,他吩咐手下立刻把凶手逮起来,然后当场就把他处决了。

这个董宣做得也真是够绝的,湖阳公主差点儿气昏过去。她马上赶到宫里,哭哭啼啼地向光武帝告状,说董宣欺负她。光武帝一听,也很恼怒,心想:董宣这家伙也太不把我们皇族放在眼里了。于是,光武帝立刻召董宣进宫,董宣毫无后悔的意思,光武帝更是生气了,他吩咐侍卫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出气。

董宣脖子一挺,慷慨激昂地说:“陛下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应该尊重您自己制定的法令。现在您容忍公主纵容家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尽就是了。”说完,董宣就向柱子撞去。光武帝连忙命人把他拉住,可是董宣已经撞得血流满面了。光武帝知道董宣说得有道理,心里有些后悔,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便要董宣给公主磕头赔礼。

哪知道这个董宣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宁可把脑袋砍下来,也不肯磕这个头。侍卫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他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死也不肯低头。侍卫知道光武帝并不是真的怪罪董宣,而是为了挽回颜面,就说:“回陛下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笑着说:“把这个‘硬脖子’撵出去!”

后来,光武帝不但没定董宣的罪,还重金厚赏了他,奖励他执法严明。就这样,董宣是个“硬脖子”的名声远扬,“硬脖子”也因此成了那些刚直不阿、性情刚烈人士的代号了。

当然,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硬脖子”都是吃不太开的,只有那些处事圆滑的人,才能生活得如鱼得水。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以硬碰硬,幸亏董宣遇到了一位还算开明的皇帝,否则他的脖子再硬,也很难长在肩膀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