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维多夫定律”的教育意义

 木香草堂 2018-11-25

         前一讲讲到“定势效应”,即一个人(群体)长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包括认知和情感模式,从而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无法摆脱既有模式和思维惯性的左右,无法取得新的突破的心理现象或思维现象。定势现象,十分常见,人人都有可能受其害。所以,怎样最大限度地避免定势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课题。当然,不能过于忧虑定势的负面影响,因为“过于忧虑”很容易使陷入“瓦伦达心态”。于是,多提“定势”的克星——创新思维,是一上上策。本讲就谈谈与创新有关的“达维多夫定律”。

      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提出:“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都只能是一个执行者。只有敢为天下先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先驱者。”后来的学者把此成为“达维多夫定律”。

       毋庸置疑,社会历史上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变革,都是创造的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产物,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重结果、轻过程的人们,很容易由“创新”联想到“成就”,由“成就”联系到“创新”,最后得出“只有有成就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的错误结论。笔者认为,必须区分“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概念。

       “创新”就是推陈出新,体现为摆脱旧有思维方式,体现在创造出新事物,或者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变或补充。也就是说,创造了新事物,才能叫做创新。

       “创新意识就是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着于创造、创新要求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指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具有开拓性、独创性、联想性等特征。”实际上,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创新意识。有些人受到良好的环境塑造、具有更强烈自身追求,因此创新意识更为外显,“动力”更为充足。因此,一个国家、特别在教育上,营造创新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精神”则是不仅在心理上有创新的欲望和动力,而且敢于付出实践,特别敢于与习惯思维做斗争,打破旧有思维的束缚,为实现创新成果,敢于付出自己的物力、财力、精力,甚至生命。例如、科学史上的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科学家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典范。因此,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不等于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笔者用马斯洛的“创造性”来粗略描述。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普遍化的自我实现的东西,或者说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也就是说,创新不等于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不一定有创新成果、具有创新成果的人一定具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不可能有创新成果。

       仔细研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于创新的论述,就能清晰地明白,他们鼓励的是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绝不是创新成果。因为他们懂得:一个国家的所有国民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这个国家自然会有丰富的创新成果。

       因此,在教育领域,需要营造的是创新环境,培养的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不以创新成果作为教育的目的。当然,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促成手段,对具有强烈创造欲望的学生,可以鼓励并帮助其实现创新成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呢?

      在激烈方式上,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亮出自己的观点、敢于驳斥教师的观点。

      在教学上,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质疑、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超越教材。特别是在考评中,例如考试中多出开放性的试题;在平时的训练中,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变式训练、甚至鼓励学生自己编写试题。我们注意到,很多一线教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对于教师本人,也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态度,不怕学生超越、鼓励学生超越。教师决不能有“学生做得出来,自己做不出来;学生的方法更好,自己的方法更次……”等为耻。

      如前文所述,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而不是督促学生做出创新成果,更不是要求自己做出创新成果。这一点十分重要,笔者注意到:有些发达地区正在驱动素质教育,鼓励创新教育,但是有走进“以创新成果作为评价指标”之误区的倾向。

       从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角度分析,教师还得有宽容大度的胸怀、不能有嫉贤妒能的心理。就这一点来看,评价教师,就不能要求教师务必做出创新成果。

       当然,教师自己必须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有宽容大度的胸怀、没有嫉贤妒能的心理,这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表现。

       “具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错误观点。下一讲讲提到一个具有创新思维,而“拱手相送”创新成果的甘为人梯的著名人物,他就是贝尔。待续“贝尔效应”的教育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