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金刚: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

 xp98sk 2018-11-25

经典转帖80

 

地金刚: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

2018-10-2  慢电  整理


注:本文为陶粉【地金刚】在其公众号“博士之路”上从201842日至826发表的系列文章《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征得【地金刚】的同意后,本文对其进行了汇总整理,便于学习向【陶博士】与【地金刚】的无私分享致谢!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 一(总览)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同样,每个陶粉心中都有其不一样的博士体系。不管你爱或者不爱,相信或者不信,它都在那里,静静的为博士10位数的资产添砖加瓦。

我也算是个老股民,虽然从事职业投资只有大概6个年头,但沪深股东账户开户到现在已经是第18个年头。期间风风雨雨,刀山火海,短时涉猎过期货,外汇,期权,比特币等各类品种,但最终主要的谋生手段还是股票,期货和期权三个主流品种。16年底在雪球闲逛时,忽从大V“表哥”口中得知,其曾师承陶博士,遂在雪球搜索之,果然找到博士仙踪,后又在其专栏中发现新浪博客地址,进去一顿苦读,受益良多,相见恨晚。后来博士开通公众号,我就马上关注,每天必读。其体系和背后系列秘籍书籍对我的影响,可谓是脱胎换骨,有再造之功。

打个比方,我虽然原来已经是可以持续盈利了,但靠着《以交易为生》里面的三重滤网系统和多指标共振,我的盈利,就好像是李逵拿着大板斧劫道,能不能劫到财物要靠自己努力拼杀,还要看那条路上有没有贵客,贵客手里有没有家伙,贵客会不会武功,总之是劳心劳神,赚得辛苦钱。而学会博士体系以后,我就好像霸占了个重要关城,我就坐在城门口观山景,不管你是白马黑马独角兽,你要成为大牛股,都必须从我关口过,别无他途。这是唯一途径,必经之路。而我要做的就是在喝咖啡品茶,徒步遛娃,闲暇之余,拿眼光瞄一下,择其才色俱佳者收之即可。你能想象到那种轻松与愉快吗?你设想下,一个重脑力劳动者,突然被解放了的那种快感,有点翻身农奴的感觉。所以,我对博士真正感恩,千恩万谢不嫌多。

 

博士体系在我眼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我会逐一展开细讲,抛砖引玉,待各位师兄师姐雄文指正。当然,最好是引来博士真身!!

首先是选股,这是我认为的博士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然后是买点,博士重视买点,因为买好了,后面的节奏控制和心态把握就方便好多。

再次是汰弱留强的轮动,这一点说实话我把握不大,能理解些,但应用不足。

最后是中期信号,资金管理,卖点和深度穿透性基本面分析。这些博士着墨不多,我努力感悟,但收获有限。

大致后续文章,会从这几个方面,细致描述我眼中的“它”。

我们大家最终的目的,是学习博士体系为自己所用,搭建一个适合自己性格与生活方式的操作系统,并且使之能够可重复可持续,让其简单无聊机械的为自己源源不断攥钱财富。

建立自己的系统,可以有多种方式,我的建议是先打骨架,再填其肉,先组建可以盈利或者不亏的各种细分步骤,然后再逐一打磨优化。而主要骨架就是上面的选股和买卖点。具体针对的经验,我会结合上面博士体系中重点介绍。

 

另外事先做点说明:1,我是实战中来,边学边做,边做边练,所以,观点和说法比较直接实际,难免片面武断,请各位有实际全面实战数据的,给与斧正,我绘事后红字修改提醒。2,成功交易只能增加自信,只有失败才能使人精进。而我已经过了需要增加自信的阶段,所以,我列举的例子,大都是失败案例,可以供大家借鉴。3,我把博士推荐系列书籍都度过了,我把知识点都揉碎了加进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所以,我在引用的时候,只能是个大概,并不能像博时一样精确指出是哪本哪页,希望有心铁粉可以帮忙指出,我在事后红字提醒,方便阅读。

总之,大家别忘了跟随博士学习和来股市的初衷,不是为了观点正确,不是为了文笔优美,不是为了粉丝众多,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初衷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盈利,盈利,盈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 二( 选股

 

博士体系中,第一重点,就是选股。

选股第一步,就是使用博士独门神器RPS相对强弱。解释RPS相对强弱,我引入一个关键词“背离”。相对强弱,其本质都是股价表现的相互背离。工作原理如何理解呢?

我举个栗子:您和一群同学拍成了100人的一列横队,口令喊“向前一步走”,您向前了,其余人没动,那么,恭喜你,你背离了(你的后背离开队伍了)。rps就把你选出来了,强度=99,强背离。接着口令还是喊“向前一步走”,大家都向前了,您没动,那么,恭喜你,你又背离了(大家的后背离开你了)。rps又可以把你选出来,强度=1,脑残背离。

 

大家对于rps理解应该形象而清晰了吧,接下来就要进一步理解为何把rps定义为基本面分析手段。这里要用到一个博士常提起的公式“市值=净利润x估值”。rps筛选股价强弱背离,股价变强就是市值变大。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出股价变强三种可能:1,净利润增长而估值稳定,这就是公司在高成长;2,估值升高但是净利润稳定,这就是风口到了;3,估值升高并且净利润增长,那么恭喜你,您遇到了传说中的“戴维斯双击”。

在上述3种可能中,第13对于筛选好公司视乎都没什么问题,唯独这个第2种,是在追热点博弈,跟好公司好像没啥关系啊。非也,rps相对强弱并非浪得虚名,它还有一个隐藏武器——时间。相对强弱的时间变量原版是250天数据,也就是一年的交易日。一年时间足够屏蔽掉那些因为风口题材概念而吹起的猪了,三个季度利润的现实,已经足够把大部分猪打回原形。正所谓“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我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中,250rps强度设置90以上,就没有成板块的筛选出题材股和概念股,这应该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所以,这里必须明确一个重要概念:RPS是基本面工具,RPS是基本面工具,RPS是基本面工具。老规矩,重要事情说三遍。

记得我搞清楚这一点是在关注博士公号没多久,当时我第一时间GET到了这个点,并马上留言,好像可能是“rps相对强弱是公司基本面的直观化体现”这样的话,没想到博士马上推上墙,并且评语“我很欣慰”之类的肯定。当时我开心的像个孩子,因为您能想象对于一个技术流来说,可视的直观化的基本面指标有多重要吗?它意味着减负,减负,减负。当然,博士后来给我的惊喜越来越多,我的快乐的阈值都慢慢被拱高了。

 

RPS是基本面工具,大家使用时,千万记住这一点。设置参数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尽量设严一些,比如250天设置强度大于90之类的,等你应用熟练了,买卖点技术拿捏到位了,再尝试降低强度设置,比如我会把250设置80120设置95条件相与来组合查找确定性的提前量,但这都属于偷跑,是牺牲一定的基本面确定性来换取额外收益的。我相对应的会在卖点的设置上,调高灵敏度以应对rps筛选确定性的下降。这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系统。如果把陶博士的“价值投机”比喻为“锦上添花”,那么你改变设置辅助其余指标赚取更多利润是属于投机这块范畴,是属于“绣花”,而价值判断的高确定性是“织锦”,在价值判断确定性尽量高的情况下,你可以竟可能“绣最精巧的花”来增厚收益,但这个度的把握,是考验你综合能力的。我建议首先守拙,然后取巧。否则,损失了公司基本面的确定性,您的手艺再好,最后作品也只是“绣花抹布”。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三(选股 中)

 

上文主要介绍了博士体系选股的第一个内容RPS。从文后留言看,效果一般,主要还是没有弄清工作原理,什么资金堆砌啊,高位追高之类的,五彩缤纷的见解。工具原理不清,用起来就会有差错,市场会让你每个差错都付出代价。我再补充个例子来说明下,然后就只能随缘了。还是那个百人队列的例子,口令喊“向后退”,大家都退了两步,您退了一步,您背离了,RPS筛选,强度99,强背离。大家都退,您退的少,您也脱颖而出。这是对应什么情况?只要经历过08年,15年底等单边大熊市的市况,就知道了,日成交从1万亿骤减到3千多亿,每个股票都在流出资金,哪里来的资金堆砌?哪里来的资金托高?为了避免混淆,这里我先提前引入一个技术分析才用到的概念:筹码供给和资金平衡。简称筹码供给。不同公司股票,因为股东的不同,筹码供给的状态区别非常大。熊市里面强度高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因为筹码供给适当,筹码稳定,这里面就有聪明资金,长线资金的因素。

 

从这一点,可以引出博士的选股第二步:股东研究

博士的股东研究,目前好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沪股通深股通港仔买入情况;2,基金持股超过5%。为何要考虑这两个因素,大家有必要了解其动机。

1,研究港仔买入情况,这个主要是从聪明资金发掘优秀公司角度出发。港仔不是真正港仔,是外资直接进入我大A股的途径。所以,港仔买入的标的,都带有成熟市场投资风格,注重价投挖掘,这和博士提倡的价值投机不谋而合。目前最方便的查询方法,就是公众号:大数据金牛座,可以直接输入股票代码查询港资持仓变化。这里我举一个实战案例来说明,港资持仓对于操作的辅助作用。

这是飞科的周线图,17年的较长时间段内,我持有此股,那时没有大数据金牛座,我通过查询港交所数据,每日Excel记录前一结算日港资持仓金额和占流通股比率。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最高港资持仓占到飞科流通股20%以上。但那个比率是最高峰,后来港资持续减低仓位,股价也相应作出调整。我是破50ma止盈,只能算及格操作。但这一役也使我弄清楚了港资持仓并非越高越好,持仓变动方向和股价正相关。当时映像中还有益丰的流通占比5%左右,后来今年益丰的走势和港资持仓比率,有心人可以去回溯一下。相信效果一目了然。

2,基金持仓超过5%,我分析博士这个标准制定,原因有二:一,还是和上面港资一样,聪明资金发掘工作,机构毕竟也人才济济;二,机构长线筹码的稳定度是散户不能比的。目前最简单使用方法就是东方财富终端里面,分析栏目高级选股选项,机构持股指标选择基金持股比率,设置大于5%,就自动筛选出来。基金持股比率也有个度的问题,记得有本书上说过,机构持股比率太高有个“一致性危机”问题,博士选5%这个标准,应该比较科学,但从博士实际的实战选股中,大家也可以发现,好像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

 

博士选股第三步,就是博士反复强调的大名鼎鼎的“股价创一年新高”。如果说RPS是您与别人相比较的话,那“创一年新高”就是您自己和自己较劲。为了避免混淆,我只有再次举个栗子。

此股横盘很久以后创出一年新高,股价比过去2年多的任何时期都高,但是此股属于暴涨吗?并没有,股价创一年新高,其含义仅仅是股价超过过去250天的最高价,仅此而已。请记住这一点,并不要有先入为主的固有映像仿佛一年新高就会暴涨啊,资金爆炒啊,追高被套之类的。另外,“创一年新高”和RPS也没有半毛钱关系。还是这个股票,当前RPS250强度为90.38.17年大白马牛市,此股17年底RPS250强度为71。那如果这样走势放到08年,强度应该在95以上。

按第一篇总览的类比,这“一年新高”就是那条必经之路,那条白马黑马独角兽必须走的唯一的道路,因为牛股就是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的股票。而RPS就是盘查过客的那个关口。RPS是横比,是检查过客中谁最有钱谁最漂亮,“一年新高”是纵比,横纵组成经纬线,条件相与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任何强势股都逃脱不过。

 

前面所讲的博士体系中选股三步,都属于自动化过程,软件自行完成,工作量轻微。而且,不需要打开k线图,没有进行技术分析。是的,选股只是选基本面,选公司,选美,不是看图形来选择,不能本末倒置。就是博士现在常说的“选对股票”在前。这里拿博士的姨太太来举栗子,效果就很明显。博士独具慧眼,只要过那关城的美人,都会被找出来加以甄别。是做姨太太,做尤物,还是妾。这就是研究基本面“选对股”,那啥时候娶,啥时候纳,就是择时,需要技术图形。不能娶早了,更不能晚,要刚刚好,“年方二八正年华”。然后“汰弱留强”,不停的换。写到这里,我脑海中忽然出现一个形象——商纣王?但很快,理智用“527”来把这个形象打得粉碎。博士不是这样的银。

 

言归正传,我在理解博士思路的前提下,把他不太严格执行的基金持股5%的那一条剔除来,划入人工手动操作。我针对每天经纬线筛选出来的新增个股,按F10人工查看股东列表情况,内容如下:1,十大股东列表,检查其中是否含有中金、’汇金、社保、梧桐树之类的“衙内”型机构;是否含有QFII、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列强”型机构。如果有,相应可以降低基金持股比率要求。至于原因,您懂的。2,限售解禁,这一条是我自己额外添加的,因为每个人的持股心态不一样,这和个人的经历,阅历,格局都息息相关。而限售解禁不会改变中长期走势,但会剧烈影响短期走势。比如当年的上海行原始股东解禁,普利的前几天的解禁一天内仿佛天地板的刺激等等。        如果您坚持每天用RPS和“一年新高”这经纬线来自动筛选全市场股票,每天新增的个股数目很有限,您的手工操作工作量并不大。当然,检查“股东列表”只是手工劳动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针对个股基本面的、细致的、量身定做的工作要做,也是我目前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下次发文中,我会竭尽全力献丑。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四(选股 下)

 

上篇文章,从文后反馈的情况来看,有几点需要补充说明下:

1,前面文章都是只停留在选股方面,都还没有涉及到实际操作,只是缩小选择范围,并不是直接拿来就可以上手操作地依据;

2,在使用经纬线的时候,筛选标准必须要保持恒一性。您可以设置不同的标准来发现反转,启动,第一基底等不同的类型,但最好是多种选股方案并行的平行使用。如果您使用单一方案却经常变更参数,那漏网大鱼肯定很多;

3,自动选股的时效性很有讲究,最好在刚发现新面孔的时候,及时研究;

4,所有自动选股的设置标准,必须和您的技术操作能力相挂钩。陶博士在“一年新高”和“近一年新高”说明时候,也特别强调了使用的风险性。

 

其实,按理说,我的基本面部分不应该再写下去了,因为各位资深铁粉的分享,大家都有目共睹,我这绝对是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但思想斗争了好久后,还是决定继续,原因有二:一,金刚脸皮厚,有私心,我把不足置于表面,热心铁粉能帮我改进,我大受益;二,有新的陶粉在加入,我的拙文比较直白,大家好理解,帮助建立初步的框架,当做跟随陶博的学前班,也未为不可。于是,我就硬着头皮,接着码字。

我的整套“山寨”体系中,目前最薄弱的,就是这一部分。我在跟随博士学习的这一年多以来,大都是凭借前三部自动化,就完成了基本面的工作,而直接进入技术操作,通过技术选择来汰弱留强。所以,这一块是我的软肋,体系短板,是我一直只能赚取波段小利的原因所在。所以,各位师兄师姐,请一定大力指点,要大力哦!

 

书接前文,在前三步自动化完成后,筛选出了一定数量的股票。先点击按行业排序,观察行业个股数量多寡而初步了结行业热度。如果一个行业的数量从无到有,或者连续几天增加,那么,恭喜你,多半有鱼啦!

由于我每天筛选,化整为零,所以这工作原来我是一个个详细查看的,现在的排序法是前几天从这公号的热心陶粉留言中学的。(插个广告,本公号留言含金量很高,大家细挖,必有惊喜。)有了可关注板块,那工作量就稍大些了。我会详细查看板块中每个公司概况,同行比较,券商研报(特别是4星以上的)还有我以前没怎么用过,刚学的看“招股说明书”,对行业情况就借助“度娘”和相关行业网站。

 

在这里,我引入一个关键词“模糊的正确”。这个词有很多解释,我的个人解释就是:整体必须正确,细节可以模糊。不是模模糊糊的可能正确。举个接地气的栗子来说明下,您看到一幅“仕女图”,从画中背景,钗鬓,体态,身量,动作,服饰,您可以百分百确定这是个仕女,至于脸长得像冰冰还是郭德纲,分辨不清,待定。这就是模糊的正确。

而这找到这个正确,我只有两个抓手,一个是行业前景,就是雪够不够厚,饼够不够大;另外一个是公司在行业所处地位,就是坡够不够长,能分多少蛋糕。这里我先看是否有龙头。(我以前有一张整理的“细分龙头列表”,但是自从有了自动化选股以后,我偷懒没有更新了。各位博粉如果需要,消息发送关键词“龙头”就可以自动获取。)接着找“顶级竞争对手”,“搅局者”。因为《股魔》中好像说过,领头羊并不仅限于龙头,还有可能是行业排名前几位中的“顶级挑战者”。比如猪肉行业里面“温氏”是规模龙头,但“牧原”是“最强挑战者”。17年两者走势一目了然。

 

如果是在高速发展中的行业,未有显著龙头企业,那就研究前五,甚至前十。陶博士在定制家居方面,持有三个股票,也是个很好的案例。定制家居的行业前景广大,但是其中的几个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比都还不大,行业集中度会随着行业发展而提高,而领头羊会从中脱颖而出。这就是绝对正确的内容,至于里面谁会最后胜出,有概率但更有变数,所以持有目前强势的三个,结论待定。这就是细节模糊的部分。如果是已经发展成熟的行业,蛋糕都已经分好,那么前三以外的公司,基本已经失去价值,比如空调三强,“老三”海尔都已经被落下。更何况不知道是谁的“老四”,“老五”。还有一些体系很大的行业,不存在一统局面的超级公司,那就细看细分行业,再重复上面过程。

 

我用几个实际的栗子来说明下这个过程。去年9.10月份,自动筛选系统选出了一个细分行业,这是这几个股当时图形:





分别是“桐昆”“恒力”“恒逸”“龙盛”。我记得当时入选时并没有“龙盛”。而是后来查看相关资料,从行业联系角度加上的。初始判断,化工行业,因为有环保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导致产能集中,利好头部企业。通过研究,发现他们都属于一个细分化工行业,“PXPTA,涤纶长丝”垂直细分子行业。然后度娘。


由于环保压力,这个行业的集中度和利润的提升具有高确定性。这几家公司所处地位,产能,发展都一目了然。“桐昆”是“涤纶长丝”龙头,“龙盛”是上游石炼化龙头。按照博士体系,会继续深挖企业基本面,金刚能力不足,根据“模糊的正确”,这批股票就直接进入后续图形技术范畴。

去年下半年,自动筛选结果中连续出现了地产行业的个股,强度蛮高。领头羊“新城”。房地产行业由于售房结算的滞后效应,17年业绩靓丽,但是市场由于政策担忧,给的估值很低,新城最低给到5.8倍动态PE。所以,按“市值=净利润x估值”公式,其股价的上涨,基本全部来自于净利润的增加。


同时期还有保利,万科等入选。新城是我一个好兄弟一直在做的个股,17年靠这股资产翻了几番。由于他的帮助,可以完全弥补金刚对于新城基本面的研判能力不足。我在高确定性基本面的情况下,在图中的口袋支点18.48元下单,但没有成交,没追,痛失翻番。

 

分析最近的自动筛选结果。成板块入选的,不得不提“云”板块。凭我记忆,当时最早入选是“用友”,但是佷孤,并没有形成板块,等到第二批进入的时候,强度已经非常高。记得当时每天行情“板块排名”里面,用友都有很高曝光率。

当时差不多时间依次入选的第二批包括:“国信”“汉得”“钢联”“宝信”等高相关的,还有弱相关的“美亚”和毫不相关的“新北洋”“视觉”等。后续还有第三批“卫士”“卫宁”等。

“云”,相信大家都很早接触过。这个技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未来各行业的作用,都是颠覆性的。我同学的公司在几年前就开始做“阿里云”的系统集成接入方案啦。虽然没有进一步具体了解,但是凭直觉,所有行业,只要那两巨头进入,其余剩下的只能是边角料。所以,这就落下了个初始疑问,利润会高吗?而且通过看研报,看行业网站等等,发现前景很好,但利润率并不突出。

然鹅,从整体强度看,这个板块有梯度,有层次,有分工,志在长远。强度虽高,但却不像去年末地产那么急。所以,我还是准备介入。从基本面角度,我当时选择标的是:1,用友,大龙头啊,领头羊,必选;2,国信,机构持股多;3,汉得,研报和度娘判断,有真材实料;4,美亚,电子取证龙头,我对龙头有偏爱。其余先放放。(如果我早一点看到趋投客发布的研究文章,我的标的选择会更好)确定标的以后,耐心等待回踩10天线。接下来的事情,都属于图形技术类的内容。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看完此文,您一定觉得我前面并不是谦虚,确实是对于个股基本面没有体系化的方法,没有按部就班的好流程,没有穿透性的好的逻辑抓手。我的系统运作中,是在取长补短,把大量本该基本面公司研判的内容转嫁到了技术图形那一块。所以,还是希望更多的铁粉能够贡献好的基本面分析方法的文章或者留言,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提高。

而写这篇我根本不擅长内容的文章,对我确实是种煎熬。现在终于可以结束这部分,而进入我的技术图形的星辰大海啦。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五(技术分析 总纲)

 

前面三篇,基本把选股说了个大概,接下来应该进入技术分析博弈范畴了。

首先来说明下,技术分析有什么用?答案很明确:择时。任何股票投资方法,其最高明者,肯定是擅长择时者,无一例外。

先来看看价值投资这个仿佛和择时没有关系的门派。典型人物:超级价投偶像——巴菲特。为了避免呆会计们开骂,直接先上一张图,堵住他们的嘴。伯克希尔现金等价物逐年列表。


清楚明了吗?每逢牛市顶和股灾年,巴郡的现金等价物比率变化非常明显。“普通价格买入好公司,极低价格买入普通公司”,“别人恐慌我贪婪”等等老巴说的每一句脍炙人口,正确但没有标准的话后面,都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分析择时标准,只是人家没有说而已。

说完了人家门派,再来说说咱陶门价值投机派。我们的择时利器,肯定就是技术分析,是基于股价和成交量变动的趋势规律的一种分析手段。技术分析里面又有不同派别。我这里引用一下陶博士09年的两句原话:“记住:技术分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来预测市场方向的技术分析,一种是不预测的趋势跟踪策略。 就是说,技术分析并不一定就需要预测。不预测市场波动也是技术分析的范畴。    “技术分析的精髓根本就没有“预测”这两个字。喜欢根据技术分析做“预测”并操作的投机者,迟早是要失败的,我严重同意这个观点。当然,预测与操作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当我16年看到博客里这两句话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原有体系,可以完美融合陶博士的系统。因为我就是单纯的技术跟随才实现稳定盈利的。

 

陶博士的这两句话,后续其实也一直在说,反复的说,只不过换了个“皮肤”而已。比如:“你说你是10倍股,先涨一倍给我看看”;“你说你是强势股,先创一年新高再说”;甚至“斩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还有今天还在说的“原来股市赢利秘诀TMD只有一个,坚守第二阶段的大牛股,让利润奔跑。”也是这句话的衍生。其本质就是“不预测,紧跟踪”。让走势来告诉你他是啥,让市场来告诉你该怎么做。

请各位新粉,中粉都务必务必牢记上面陶博士那些话的意思。这是以后你使用各类技术分析方法的根本原则。在好多留言或者消息里面,经常有这样那样的点位判断,走势预测,有狐疑,也有斩钉截铁。无论提问还是结论,我都无言以对。我心里在想:你费那劲干啥?你除了证明自己正确、高明、无敌、万能以外,对你的股票价格有啥作用没? 你不如像我一样磨一杯咖啡看本书,或者像陶博士一样装个采茶女混迹于采茶女当中呢。

这里再引用陶博士博客原文一句话来说明:我个人现在最讨厌的就是根据技术分析来“预测”市场走势,经常有人问我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市场未来会如何走,我现在的答复就是“不知道”、“没有感觉”。” 等股价到了你的判定标准,该走的走,该留的留。是“斩断亏损”,还是“处于第二阶段,让利润奔跑”,都一样。就是这么简单和乏味,但就是这么轻松和高效。

 

“趋势跟随”是陶派武功心法口诀,那招式呢?那五花八门可就多了。我估计除了“波浪理论”被陶博士打上了“胡说八道”四字封印以外,好像别的方法,他都是信手拈来啊。有一些在公众号里提到过,比如macd各种背离,三线开花均线系统等等;但更多的是在博客里面。博客里面多黄金,就看你耐心够不够,铲子利不利,挖的够不够深。比如大家最关心的陶博用于判断“买对时机”的中期交易信号标准,早期版本就藏在博客中。

趋势跟随,在另外一种分类中,属于“右侧交易”。怎么理解?如果说在每一次交易中都有个完美的G点的话,比如最顶点和最低点,那么趋势跟随的交易点,肯定在这个完美点的时间轴的右侧。至于距离完美点靠右多少,就看你的功力了。

 

如果非要给趋势跟随找个缺点的话,那就是不适合震荡,或者更严谨的说,趋势跟随标准不能应付同等周期下的震荡行情。期货里面有句俗话“震荡亏死右侧,单边气死左侧”。但是陶博士的系统,却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神器RPS相对强弱和辅助的一年新高的功劳。这个筛选器单纯从技术角度看,是过滤掉震荡的一个好标准,经纬线大网筛选出的股票,都是脱离了长期基底,进入第二阶段,摆脱震荡,开始趋势,也就正好成为趋势跟随捕猎的目标。陶博士前几天的公号文章说,曾经试图降低RPS强度要求,而埋伏第一阶段的股票,结果失败了。这就是博士在基于现有标准,向完美G点靠近的一种尝试。

写到这里,我觉得好像有关陶博士的路径没有交代清楚,这对于后续方法难易表述和适应人群分类,有点妨碍。从下文开始,我要补上那些内容。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六( 构建系统

 

在我第一篇《体系总览》里就提到了构建系统,但是直到上篇《技术分析总则》我才发现,落下了这么重要的内容,细节是无法展开的,所以,必须这里先补上。

何为系统?看看陶博士博客如何说: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首先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包括投资目标、知识、经验、技巧、能力和兴趣),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有关市场本质的信念)。然后,你根据自己的投资哲学,确定自己的能力范围(根据你的竞争优势来了解的投资对象)和投资标准(好投资的特征)。然后,设计自己的投资组合结构,确立搜索策略,找到符合自己标准的投资。然后,是如何买卖的问题,何时买进,买进多少(占总投资组合的比例);何时清仓获利、何时止损退出都需要一个既定的操作策略。最后,是如何看待错误,需要不断的总结完善自己的操作系统。一个持续稳定赢利的模式必须包括这样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这不是陶博士简单的书本引用,而是陶博士实际系统建立的方法。比如陶博士07年的博文内容:

我个人目前确立的投资哲学是定位于较大资金规模的方法。首先,我的方法是中长线操作,持有股票的时间至少是以“月”为时间单位的,我基本不做短线,只中长线操作我自己选择的股票。其次,我的方法是许多股票的组合投资,根据目前方法选择的股票是许多只股票的组合,容纳数千万的资金应该问题不大,而且选股经历过数度公开的验证。当然由于目前的资金规模不大,操作策略以波段操作为主,未来将逐步过度到以长期投资为主。

我目前的赢利模式集成了许多世界投资成功大师的做法和经验。例如,欧奈尔的CANSLIM”系统的精华、巴菲特集中持有优质股票的做法、林奇选择行业和公司的经验(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我选择苏宁电器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了林奇关于零售业选股的经验)、克罗的墨菲法则和卡沃尔的趋势跟踪策略等。欧奈尔的投资方法,无论牛市还是熊市,都有可能获得赢利。巴菲特的成功告诉我应该选择长期质地十分优良的股票,不应该进行分散投资。当然,欧奈尔关于基本面分析的视野仍然不够宽广,所以欧奈尔的成就没有巴菲特大。巴菲特后期由于资金量过于庞大,无法实施波段操作的策略。

 

陶博士十多年前的操作系统,有投资哲学做理论依据,有结构有方法,还有长远的目标规划。我每次重读,都深受启发。

我对于系统的解读,远没有陶博士那么学术性,(金刚就一学士,您要知道一个学士和一个博士的差距,可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字数差别)我认为:操作系统就是所有的操作计划的总集成。有不少的书上都提到:每次操作都需要详细的操作计划,我深以为然。有计划才能按部就班不慌乱。在无数次的制定的操作计划中,总有一些计划条目,会经常的反复浮现出来,我认为这就是操作系统。但是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耗时耗力耗学费。不如像陶博士一样,在开始就建立一种全局观的系统,自上而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构建系统,步骤还是我在第一篇中的那句话:先搭骨架,再填充皮肉,先粗糙,再打磨。我们新手,一开始通过构建整体系统,可以弥补各方面能力的不足。可以更快地取得盈利,这对于增强操作自信和加强学习动力,都很有帮助。可以形成正反馈,推动良性循环。要知道,大部分新人都会在细节执着和失败怀疑的泥潭中,挣扎好久,付出高昂的学费。

 

操作系统至少包含三个方面:选股,买点和卖点。对于选股,我在前面三篇文章已经详述。而买卖点,在后续的技术分析中会说明。

选股和买卖点作为骨架,骨骨相连,相互连系但又相互独立。选股就好比“内科医生”,分析病情,制定方案。但一旦进入具体操作,那就应该把选股这块放开,不再纠结。所有操作都交给技术类的“外科医生”来完成,“内科”不应该再干扰。陶博士的口号为何是“持有第二阶段股票,让利润奔跑”,而不是“持有业绩增长多少的股票,让业绩奔跑”?陶博士之所以把体系定义为价值投机,就在于后面两字的精髓是技术择时而不是基本面择时。是用技术面作为抓手来判断股票是否处在“第二阶段”而不是其他。好多新手在技术操作层面,还要不停的用基本面判断来修正,来为自己的追高找理由,为自己逃避止损找借口。最后往往都付出惨重代价。

系统中买点和卖点,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密不可分。我先提一点后文内容来举例可以形象一点:比如陶博士的回踩10日,20日线买入点。这种买入点陶博士曾经强调过多次,必须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足够强势的超级强势股。这种股票走势就是均线跟随非常陡峭,别说50日,就连10日,20日,都与k线有很大的乖离率。就是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次轻触10天线的时候开仓买入,后续触及强制止损的概率才会降低。即使是普通牛股,使用这种买入方法,灵敏些的止损基本都会被触发。所以,对于大部分股票,这种买点不成立。因为过不了止损线的买点,就不是一个真正买点。强制止损是第一个卖点,也是买点建立的第一前提。后续的止盈卖点才是买点的盈利前提。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要有这种概念:卖点是在你买点开仓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您的基本面研判水平决定选股能力,选股能力决定操作标的可以采用的时间周期,操作周期长短决定您的有效买卖点。所以,卖点是选在第二阶段结束时,还是中期调整破位时,这都是系统一步一步递推下来的结果。前面的骨头动了,后面的骨头才会跟随。当然具体操作是因人因时而异,但其最基本的内在还是这么个过程。

有了骨架,其余的比如投资哲学、理论依据,汰弱留强,仓位结构,资金管理,中期信号等等内容,就可以慢慢加入系统,慢慢融合,逐渐完善。先咬到一口肉,再想着一头猪。不贪快贪全,从长计议。

 

比如陶博士,他心思细密,学风严谨,10多年前的系统就制定了目标,看清了发展方向,为什么到了今年才喊出了“持有第二阶段股票,让利润奔跑”的口号?为什么不在07年就直接完成系统转化?窃以为,每个阶段做每个阶段该做的事,一步一步逐级进化,才是真正原因。正是因为这份扎实稳健和循序渐进,才成就了陶博现在的辉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陶博的脚印,分析路径,从而大幅减少每个阶段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来加速系统进化。这也是金刚所认为的学习陶博的正道,也是为什么这个公号取名“博士之路”的原因。

我举个栗子,来说明下系统进化的不同阶段的巨大差异。

 

证券市场就是肉食丛林,大家都进去狩猎。 陶博士装备精良,准备充分,开着乌尼莫克的重型越野卡车,足够应付巨幅震荡沟壑;载着净水器,干粮,帐篷和四季生活用品,可以支撑以年为单位的持股;弹药,各种枪械,地图,卫星导航,各种海拔图,地形图,可以发现和狩猎从田鼠到10倍股雄狮大象等所有的目标。我呢,身着轻薄冲锋衣,穿着薄底快靴,带着两壶咖啡和几壶水,还有一背包的干粮和简单的野外生存装备,足够我支撑几天到月余的持股;我背着反曲弓,两桶箭,会踪迹追踪术,能够发现和捕猎一两倍的小型猎物,避开猛兽,安全返回。而普通新手呢,穿着凉拖,腰里插着本《100倍强势股》,一手拎着半瓶啤酒,一手拿着两根刚吃完血里呼啦烤腰子的长铁签,借着酒劲就往林子里冲,口里还喊着:谁也不要拦我,我要扎中几头10倍股发家致富!!!

 

您看完也许觉得我夸张了,但从我公号后台收到的信息和留言来看,我这个栗子举得还是保守了。这种全无敬畏,莽撞至极的行为天天在我们陶粉中发生。

陶博士到处分享多年所学所悟,最大的初心,就是帮助有缘人少走这种弯路,后来人可以少缴学费。这个公号和这系列文章,也是陶博士这种精神的延续。哪怕只帮到一人,也实现了其意义。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七(系统、心态、知行合一)

 

此篇原为前一篇《系统》的后半部分,原文实在太过冗长,不便阅读,不得不一分为二,把关键部分留到了这篇。这一类的讲底层逻辑的文章,枯燥又乏味,没图没真相,而且貌似跟实操关系不大,虚的厉害。其实不然,这些文章才是真金,投资投机最终能否持续成功,关键的就是底层设计。如果拿为自己烹饪美食来比喻的话,最后的买卖操作,就像是拿起筷子夹食物放到嘴里。能吃到的是鲍鱼还是臭豆腐,营养如何、美不美味,早在烹饪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单纯的执着于买卖细节,就好像过分精准要求拿筷子的角度和姿势,无异于弃本逐末,忽略道而偏于术。

 

言归正传,上回书说道,系统的构建和阶段,那如何评价一套系统的良莠呢?有没有什么标准呢?普适?专精?盈利最大化?胜率最高?这些答案都对也都不对。某个优秀系统可以包括上述一个或几个标准,但是,所有优秀的系统必须有一个相同标准,那就是:能够保持良好心态。

看到这里,上文中烤血里呼啦大腰子的那位仁兄肯定会说:“金刚开始扯犊子熬鸡汤啦,大家闪避哦!”金刚会扯犊子,但从不熬鸡汤,只会泼冷水。

 

人人都说投资投机是反人性,需要克服贪婪与恐惧。那其实都是失败者偏差,都是从失败者的角度来解读,认为自己的失败就是无法克服人性中的弱点,然后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接受失败的借口。因为失败者众,众口铄金,久而久之,要想投机成功必须克服人性就慢慢变成了真理。其实,人性根本不是用来克服的,也根本很难克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人性。人性的弱点是用来回避和适应的。但凡投资投机成功者,除了少数的幸存者偏差以外,大部分都是能够很好回避自身人性弱点,以达到轻松简单重复的复利目的。你的系统应该朝着人性中反作用力最小的那个方向去量身定做。而你对这个系统的反应就应该是“心态平和美好”。想想老巴的“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感觉。

这个“心态平和美好”的感觉,能使得系统易于执行,一件事情能够被自己不断地反复做,不是单靠毅力或者超强自制力,也应该有“享受”或者至少不难受的成分。如果单纯要坚强毅力去熬、去焦虑、到处找安慰拼命坚持,即使你真做到了,对身体健康都不利,这就违背了复利的一个原则:时间。

看到这里,估计大部分人也意识到文章标题的含义了。没错,这两篇文章最终的目标就是讲清楚如何在投资投机市场中践行“知行合一”。

 

我的祖先“阳明先生”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首先是要知。何为知?你以为背过几本书,把买卖点分析的天花乱坠,就是知啦?不对,这只是你知了“知彼”部分,知了别人的“知”。这并不能保证你在市场“知识变现”。你会发现经常所做非所想,系统执行难。从而得出“知行合一”太难的结论。其实,这根本就是没有知全。你不能简单的抛弃你自己的“内因”部分,而套用不合适的“知彼”。你必须先知道你自己,先知己,而后知彼知人。“知己者明”。灵明无着,才能通透,通透才能博学无限,才能加快进化。“知己”是先决条件。

“知己”主要就是知道自己的性格优缺点,进而知道能力强弱,意志力自制力,学习能力等等综合方面。再次引用上篇中陶博士早期博客内容:《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首先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包括投资目标、知识、经验、技巧、能力和兴趣) 引文中说的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我估计英文原文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

“知己”加上你刻苦研究学来的“知彼”,才能量身定做,按照你的独特性格特点,打造自己的系统。自己易于执行,能够“知行合一”的系统。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前面所说的:能够保持良好心态。你自身对于执行这个系统的反应就是:心态平和美好。

 

陶博士在博客和公号中,对这方面着墨不多,但不妨碍博士在现实投资中身体力行。在多年前,博士现实中的朋友雷立刚这样描述陶博士的当年:

陶博士曾在某重点交通大学任教,因为痴迷炒股投资,断然辞职。他为人坦诚,谈言职业投资之初,本金不大,妻子的工资也不高,看着嗷嗷待哺的小孩,他压力很大。由于职业炒股后没有其他稳定收入来源,他从此把拒绝亏损作为投资的首要大事。他说,他不能忍受-2%以上的亏损,亏2个点,他就会寝食难安。

看过雷立刚文章的陶粉可能都知道,雷的行文和投资都偏文艺。这个2%估计有点夸张手法。但那个时期,陶博士严格要求资金安全肯定是不争的事实。那原因是啥?是投资哲学、选股水平、买卖点把握、资金管理、中期信号等等?显然都不是。唯一原因就是: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妻子工资不高,嗷嗷待哺的小孩,压力”这些都是市场外因素,都是陶博士个人的因素,是属于“知己”范围内的。正是因为先“知己”,然后调整适合的系统,才能无障碍或者反作用力最小的执行该系统,达到知行合一,完成盈利。假如当时陶博士没有严控风险,被压力压垮,乱了方寸,那现在我们还能遇到他吗?即使遇到,还是这么一个热心无私爱分享的人吗?

 

上篇文章,我就提到过,陶博士07年为什么不直接完成转化?里面原因肯定很多,但窃以为,主要原因,就是要做到每个阶段的系统都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整个职业投资生活都是心态平和美好。陶博士一再强调:追求平庸的复利。风物长宜放眼量。此中有深意。

从第一篇《选股》开始,系列文章都着重于讲原理,讲方法背后的故事。确实寡淡无味,难于阅读。但这都是必须的。你现在可以跳过不看,但终究还是会看的。借用《大话西游》里面的一句台词结尾:悟空,等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一定会回来找我给你唱这首歌的。only 金刚……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八(技术分析 读图 上)

 

陶博士价值投机体系,以价值投资分析公司基本面,以图表分析解决持股时机问题。所以,读图是每个陶粉必备的技能。


《笑傲股市》:不会解读股票图上价格和成交量形态的投资者,是彻头彻尾的傻瓜。

下面,我用几个关键词,来对读图重点做一个梳理。

一、时间嵌套

时间周期层层嵌套,在读图时候,最先就是要有这个概念。


《股魔2》的原文说明作者在《股魔1》里面详细述说的从“鸟瞰”到“微观”的整个读图过程。(说实话,我在《股魔1》里面并没有看到作者强调这一点,这应该是翻译者解构失误。)


《以交易为生》说的比较清楚:交易者必须面对不同时间周期的走势图发出的互相矛盾的信号。交易者应该沿市场潮流方向操作,利用波浪,但要忽略小的涟漪。

当自动选股器帮你选出标的后,你第一眼就应该用“鸟瞰”的全局观,去了解标的所处的大的阶段。也就是博士常说的是否在“第二阶段”。举个栗子,当前热门股,月线,“鸟瞰”。


才刚起个头,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眼看形态,看结构,找适合自己操作地趋势,周线。


蛮好,有张有弛,蛮紧凑。

最后再去抠细节,找买点,享受精准买点一买就涨的快感。日线图。


哎呀,第一买点完美错过。静等。

对于一个标的的长期中期和短期所处的位置,你必须有一种强烈的方位感。是底部反转,还是中间基地突破,还是在转成动量抛物线上涨前的抢进,都必须有清晰思路。不同的位置就要有不同的盈利预期,不同盈利预期就要有不同的买卖策略应对。不要只执着于日线或者小时图的买卖点,而忘了大背景。见木而不见林,风险大亦。

二、收敛

在遇到陶博以前,我并没有把“收敛”这个图表信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读了这几本陶门“武功秘籍”以后,这一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是否认识“收敛”是本门买点的重要前提。


《笑傲股市》欧奈尔的经典“带柄杯状形态”基本特质之一:一般在杯柄处的价格下跌到较低点的最后阶段,成交量也萎缩到很低水平。



《像欧奈尔信徒一样交易》书中关于口袋支点:股票口袋支点出现之前会有量价行为配合。在图表中,不太容易发现量价行为中的价格波动。理想状态下,股票量价行为会在前几日的波动之后变得异常平静。成交量会在10日之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慢慢缩减,直到口袋支点出现时一跃而起。



《股票魔法师III》就更加明显:积极的价格形态(正在蓄能的股票)所共有的最常见的特征是波动收窄,并在区域内伴随着成交量的明显下降。确定正确的VCP是确定精确时机并帮助你择时购买的关键。

本门最常用的几个买点,都有收敛效应在前。所以,这个图表信息必须掌握。举几个栗子:



牛股,先收敛,背靠50ma形成口袋支点,后面接着净利润断层买点。

所有这些形态中的收敛过程,就是一个筹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期。乌合之众暂时不想买卖了,市场噪音消失了,这时候大资金的一点点动静,都会被你轻易发现,这时候,你就应该跟着他们上了。

 

金刚眼中的博士体系九( 组建中期信号判定

 

原来按顺序应该写《读图》,但是由于读图内容太多,我一直没有想出更好的筛选办法,而从公号反馈来看,中期信号的关注度更高,所以,把这部分内容,提到前面来写。

只要完整看过宗师公众号的学友,肯定都知道,宗师从来没有在公众号里面提到过中期信号的判断构成。宗师并不打算广而告之这部分内容,所以,我也不会公开判定标准,但会把我自己的摸索路径,提供给大家。只要是有心人,一样可以循迹成事。(等、靠、要的伸手党巨婴,看到这里可以关闭文章点取关了。)

在刚开始看到公号里配图李云龙冲锋的中期买入信号的时候,我和大多数新人一样,感觉非常神奇。特别是每次中期信号操作盈利后,对其的映像尤为深刻。我想学习这个判定方法,但苦于公号里没有教学。于是,我就从宗师的博客旧文中,找寻相关内容。下面几张就是我看到的有用素材的一部分:






就这样,我按照博客中的素材和方法,组建了最早版本的中期信号判定。好在当时,宗师还经常在公号定期公布中期信号的跟踪结果来指导操作。我就利用这些机会,每次都把自己山寨版本的信号,跟最新版的公布信号作比对。差别有,但是不大。

随着市场行情的演进和对宗师信号与执行的观察,我也对山寨信号做了些改动,但总不能完全同步。这时候,我在浏览博客时候,发现了很重要的一句话。


这是一段不加黑加粗的非重点文字,藏在一篇博文的末尾,也许只是宗师的一个小补充说明。但对我当时来说,是有重大的影响。它使我摆脱了对标准模仿的桎梏,可以完全以自己需求来组建信号。

这句话里几个要点:1、一些股票的可能的可操作性机会;2、只适合我这种人;3、抓住机会看个人和运气。

简单总结关键词:个性化,操作机会过滤器。这对于一个以技术交易谋生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比如我16年发在此公号一篇旧文:

 

一套最简单但完整的交易系统

地金刚   博士之路2018   2016-09-01

 

小仙经常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们在股票市场上随意的操作,毫无章法,虽说有赚有亏,但总是替他们捏一把汗。(路人甲:这心操的,稀碎啊!)

于心不忍,就拿出一套零基础易理解,新手起步的交易系统,来给大家做个基础,也许你有缘,能在上面雕出绚丽的圣杯,也未可知。如果只是拿来就用,也可以胜任一般的市场。

这个系统,结合我天朝大A股所特有的T+1规则,选取30分钟图作为主操作图,选择此图中的5ma20ma60ma组成三线组合,再结合一个macd,就构成了全部。(路人甲:“这还简单?”小仙:“已经很简单啦,大哥,才三条线。”)

具体操作方法和细则如下:

第一步:判断走势。走势分三种:上涨,下跌,震荡。由于大a股实际上只能做多,所以,第一步其实就是剔除掉下跌和震荡走势。这很难,因为每一个走势,只是对应某个时间段内的表现而已,多级次的走势是逐级展开的,抛开时间图而定义走势,确实无意义,这也是本系统设定30分钟图的原因。对于一个业余交易者,不需要这么高的要求,赚安稳钱,赚难度低的钱才是上策。(路人甲:这句话要点赞哦!)本系统判断走势类型,非常简单粗暴,就是60ma当前走向。如果60ma向上,(向上的判断可能没法量化,简单粗暴就是目测有一定明显斜率)可操作进入第二步;如果走平或向下,休息或者找其余个股。(就和程序化交易一样。IF 路人甲是个流氓,THEN  不能让他会武术。END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确认向上,那进入第二条件筛选。5ma20ma的位置关系。如果5ma20ma依次在60ma之上,然后5ma向上离开20ma,即所谓金叉,同时参考macd黄白线有金叉,则为指标共振,可买入。如果没有,取消操作;如有买入,则等待k线有效下破5ma(下破定义为连续两根k线收盘都在5ma下方),就卖出。好了,整个买与卖都齐全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非常NICE。同时要记住一条趋势交易军规:只做趋势,只做,只做,只做(重要事情说三遍)。

这个系统结构简单,判断简单粗暴,筛选严苛,所以能规避掉的风险是巨大的。是一个老少皆宜,居家必备的信手交易系统。缺点就是筛选股票的条件过于严苛,过程会费时费力。

 

这篇文章就是我当时技术交易操作体系中的一个趋势策略的最简化版本,当然我还有震荡策略。在文中的60ma向上,用来理解中期买入信号,就是异曲同工。

去除了这层桎梏,我后期就没有再继续跟踪比对我的信号与宗师信号的同步性,转而开始加强对于自己信号内可操作强势股的关注,开始根据自己所能理解的强势股操作来调整信号判定条件。

为什么那么多金融大佬都说过“投机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因为投资和艺术一样都是很个人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告诉你自己要什么。只有在你自己认识清楚自己以后,才能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根据自己需要组建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中期信号。

整个系列的文章,基本都是讲底层逻辑。因为我感觉“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的话,就不能随意变通,不利于量身打造。还是以前说过的话: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