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课能听懂,考试却丢分!”真正的原因是?(附解决方法)

 勇无止境879 2018-11-25

“孩子平时做题基本都会,怎么可能这么低分呢?”

“平时也没说不会做的呀,怎么一考试感觉全都不会呢?”

作为家长,我相信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苦恼,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一讲都会一做就懵”“上课能听懂,考试却丢分”的情况出现呢?今天,教师E家帮你来分析其中的原因,现在知道还不晚。

-01-

基础知识薄弱

怎么看孩子的基础知识是否薄弱?看孩子的考试成绩就能一目了然。

如果按照百分制的考卷,孩子考了80分以上,那么别担心,你的孩子不属于基础薄弱这一类,但是如果只考了65分,或者更低,那肯定是基础不牢所致。

解决方法:

1、不要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别家孩子已经开始攻克奥数题了,自家孩子还在基础计算题上来回纠结。这时候,要面子心急的家长就会开始着急,让孩子赶紧上手难题,总是在学基础知识是件很丢脸的事情。

但是家长切勿忘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拿来的知识解答难题呢?

2、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一般基础知识薄弱的孩子,对于学习都没有太多的自信,毕竟每一次考试,分数就是一次打击。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学习、考试产生抗拒心理,自然不会变好,反而更差。

这时候,家长要做的,首先就是要通过语言和行动去激励孩子,消除孩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适当的将孩子的学习趣味化,当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喜欢学习。

3、督促孩子夯实基础知识

既然孩子基础薄弱,那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巩固孩子的基础知识。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与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一起找出解决的方法。

不可让孩子盲目而大量的做题,题海战术其实并不适用于小学年龄段的孩子。

大量的做题,有时候反而会将错误记得更牢固,到时候纠正起来会更加困难。

-02-

不会推理变通

孩子都有一个心理,希望考试题目是自己做过的相似题目,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连数字都不要变。或者只是简单的把人物换一下,把小明换成小红之类的。孩子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呢?

因为考试一旦出现新题型的话,孩子就容易被绕晕,推理起来有困难,总是绕着绕着就被题目绕进去出不来了。

但是想要考试题目与做过的习题一样,概率还是极低的,往往考卷上的题目会结合多个知识点警醒考查,相对平常的习题来说,考得更加全面具体。

所以不懂得推理变通的孩子就会栽倒在这样的题目上。

解决方法:

多总结题型和对应的思路。

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平常要把自己曾做过的题目过一遍,或者总结一遍,分门别类,针对错题再巩固一遍,列出题目解答思路。

以达到孩子一看见题就能够联想到自己所做过的题,并且能联想起相关的知识点。


“上课能听懂,考试却丢分!”真正的原因是?(附解决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