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大讯飞:夯实基础再换赛道

 Karl 2018-11-26

借着与北京学院拆解招股书的契机,得以再次阅读科大讯飞的招股书和年报,了解一家科技公司的发展脉络。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究,有不同视角,我是以创业者和企业家视角来看的,我感兴趣的是一家科技公司如何做起来,之前也在博客上和自媒体上写过对一些上市公司的感悟,最后碰到喷子,我就没搭理。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企业家和韭菜的视角当然也不一样。

言归正传。科大讯飞是我比较认可的企业,我用的鼠标就是科大讯飞的咪鼠,因为我还是樊登读书会“一书一课”的作者,每个月要写好几篇8000字的文章,语音输入法虽然有时候很蠢,但总体上效率很高。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12月30日,算比较早的,2000年才是全球互联网泡沫,他一搞就是语音技术,算是很前沿的,但那时候还没有提人工智能。创业8年后上市,我发现8年经常是一家公司上市的时间。公司是行业内的龙头,在总的语音市场里占有60%以上的占有率,而且不管是IBM还是微软,在中文语音这方面还是不一定会比本土企业有优势。

很多同学提到Nuance,觉得科大讯飞和Nuance是竞争关系。事实上,在创业初,他俩是合作关系,科大讯飞的技术很依赖Nuance,这反映出中国科技公司的创业特点:类似进口替代。我泱泱中华有的是市场,老外有技术,那我们合作,我负责市场,你负责技术,等市场培育起来了,我再自个儿研发,把你的技术替代掉。在07年,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是营业额的是11.13%,到了17年的年报中,是21%,非常高。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能如此不遗余力,是值得尊敬的。

再从科大讯飞的客户来看,也反映出科技公司的一些特点:据我观察,科技产业的扩散性是从高到低的,比如毛利率90%的语音支撑软件主要提供给各行业二次开发商,他们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经济、科技发达城市;毛利率71%的语音行业应用软件客户也主要集中在各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出一定区域性特点。而08年那会占据公司营业额大头的是工程建设,也就是软件公司基本上都会干的接单子,才集中在本地也就是安徽,而这块业务的毛利率只有17.15%,已经不是很稀奇的高科技了。现如今的AI行业也有这样的特点,购买者先是政府、军方、大企业,而从地域上看,北京最为集中;然后才渗透到中小企业,乃至普通用户,此时地域特点也是从北京到其他一线,再到二三线,继而全国。所以这样的市场路径,对科技创业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财报上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公司在创业之初,接单子所占的比重挺大的,营业额的60.9%是接单子,1.2个亿,但是毛利率极低(17.15%)。最重要的业务,如语音技术方面的,每一个板块也就几千万营业额,差不多等于一家新三板的水平,你再细分一下,每一项业务的营收就几百万规模了,那就是创业公司的水平。但是它们的毛利率有70%-90%左右。也就是说,这项占比60.9%的业务,对毛利率的贡献度只有24.59%。

有的业务不一定要做,像这样接单子带来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同学反映公司借款太多,应收账款太高,也有反映短期借款太多的,其实都是跟做工程有关。比如有一笔4000万的短期借款,就是资金周转跟不上。

在科大讯飞的招股书中,对于为什么要搞这一块业务,它写道:

发行人所承接的信息工程与运维服务业务与智能语音技术没有直接关联。但该类业务对于发行人探索语音技术在教育、电信、政府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契机、积累行业经验并为语音产业开拓期补充利润来源均有重要意义。

我给本篇文章取名是《夯实基础再换赛道》,因为在接下来几年中,科大讯飞一直坚持语音技术,接单子的比例也从60%下降到25%,并且在语音技术方面成为了一家平台型公司。接单子的业务在一开始具有现实意义,但我一直认为适当的时候这块业务可以剥离掉,因为从直觉上看,这块业务在17年的占比已经到了19.21%,毛利率更是拉低了平均水平,也就不到20%,为了做工程,公司的存货、人员、周转、应收账款等都受到影响,有些业务一开始有它的使命,但最后或许是个累赘,以科大讯飞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不必再做外包,或者剥离为独立业务来做。如果这一块剥离掉的话,ROE以及公司的估值或许还可以拉上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算一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