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知识故事集•人间偏爱“狐狸精”46

 钟家台 2018-11-26

12人间偏爱“狐狸精”

“狐狸精”是人们对那些美貌如花,吸引男性的女性的一种妒忌的称呼。同时,“狐狸精”还指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它是充满贬义的词。人们为何将前面所述的这类女子称为“狐狸精”,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精”呢?这主要是源于我国古代的一些传说和后来的文学作品。 

在战国时代的著作里,便出现了以狐为原型的神兽,狐被赋予了作怪变异的能力。当时的《吕氏春秋》中记述大禹为了治水,到了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当他路过涂山时,遇到一只九尾白狐,并且听到涂山人祝福的歌声:“大大的白狐啊,九条尾巴长又长。愿你早日结婚吧,子子孙孙永繁昌。”东汉《吴越春秋》中还记载有大禹娶了由九尾白狐变成的涂山女为妻的传说。神奇的狐狸能变形为人,这是狐狸成精的雏形。但这些记载中的狐狸精还没有后来那种贬义的成分,似乎更是一种美好的形象。

究竟什么时候产生“狐狸精”这个词的呢?据说“狐狸精”这个名称始于唐初。《太平广记》中《狐神》云:“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魅”字,《说文解字》释为“老物精也”。“狐魅”即“狐狸精”。“狐魅子”一词的出现,反映了“狐狸精”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民间信仰里。“狐狸精”化作人形,或到处做客吃喝,或上门求娶妻妾,它的情感、行为都是以人的模式来塑造的。唐代以后的志怪小说,如《容斋随笔》、《聊斋志异》等,更是到处活跃着性格各异、人情味十足的狐狸精。在这些记载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狐狸精”被赋予了人性化的东西,而没有被视为丑陋的东西。可见,人们对“狐狸精”还是偏爱有加的。

“狐狸精”在古人的眼中还有另外一层隐含的意义,在《诗经》中,狐作为隐辞的意义便是性爱。《搜神记》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淫妇,其名曰阿紫。”古人把狐狸视为性情淫荡、以美貌迷惑人的精灵鬼怪,再加上狐狸成精的传说和志怪小说中对众多民间妖艳、多情的狐狸精的描述,于是,人们便把性感而具诱惑力的不良女性称为“狐狸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