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境,现代盆景创作不能丢失的灵魂

 眼镜老猪猪侠 2018-11-26

文:徐民凯


追求意境美,是中国盆景独特的文化特征。中国盆景人在创作盆景时,都将意境视为审美追求。中国学者在对艺术意境的长期研究中,认为艺术意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情景交融


中国盆景人在创作盆景时,都将情景交融视为最高的审美追求,不少作品都能体现出情景交融这一意境的显著特征。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先生创作的许多水旱盆景如“八骏图”(图1)等,就是最能体现情景交融这一意境特征的佳作。


图1 “八骏图” 赵庆泉作品


“八骏图”创作于“十年浩劫”结束不久、改革开发初见成效的1982年,作者的“情”深深地融入由盆景各种元素所构成的“景”中:水面镜平无波;岸线蜿蜒曲折、岗丘平远舒缓、树木寂然静立、丛草青翠欲滴、马匹悠然闲适……画面的美,令人炫目。这种美是平和的,安详的,娴静的,恬淡的,体现出作者对政治开明、社会进步的太平盛世的渴求以及对改革开放后初步形成的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的肯定和赞美,让人们从中得到心灵的愉悦。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艺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源于先秦哲学的有无相生论。道家认为,世界是阴阳的结合,是虚实的统一。“有”才能显出“无”,“无”才能显出“有”。禅家讲究“不即不离”,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不即就是虚,不离就是实。不即不离就是虚实结合,就是虚实相生。


图2 《寒江独钓》南宋马远作品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2),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寂、萧疏、淡泊,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图3 蜜梨 素仁盆景作品


其干和枝形成的空间画面恰如绘画中的铁线描笔法线条一样美妙,其留白的手法和使用是如此大胆、果决,超出常人的想象,令人匪夷所思,而其所彰显的虚实相生的效果,更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图4 九里香 素仁盆景作品


素仁将九里香栽植于盆盎的一侧,紧贴盆沿,约占盆面的1/5,让盆面在构图上留下大面积的空白。这与南宋马远绘画的边角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符合艺术意境主要特征中的虚实相生的要素。人们可以在素仁盆景画面留下的大面积的空白处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那独立一隅的九里香就象征着隐逸,象征着离尘遁世;而那大面积的空白则让人想到了俗世百态:或逐名利权势,或陷事非恩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欲海恶浪,灵肉搏杀……


三、韵味无穷


韵味无穷是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本来是乐的美学特征,与听觉有关,后引申到诗中,体现的是诗与歌的密切关系。味,本是与味觉相关的概念,但在诗学中,经过美学、修辞的转换而成为审美品评的重要范畴。“韵”和“味”合在一起,主要是指审美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中国盆景人认为,气韵是有形的但也是无形的,说它有形是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实质,说它无形是因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成。中国盆景讲究气韵生动,中国盆景人追求韵味无穷的效果。许多中国盆景人一生都在这有形与无形之间寻找定位,一生都在不懈努力以让自己的作品气韵生动,韵味无穷。


素有中国盆景诗人之称的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首任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中国盆景艺术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徐晓白先生曾将一本线装《诗韵》亲手交到其学生赵庆泉的手上,并谆谆告诫其在盆景创作中要认真阅读和领悟《诗韵》。多年后,赵庆泉先生在谈到自己的盆景创作和研究工作时,多次说到《诗韵》让他受益匪浅。

根据中国的气韵生动、韵味无穷的传统美学理念,另一位在中国盆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潘仲连先生非常重视盆景中的“气”,他曾提出中国盆景要有“正气、朝气、书卷气”的著名论断。潘先生的一些作品如“刘松年笔意”(图5)、“胜履平川”等都能较好地体现“正气、朝气、书卷气”,可以说是“三气说”实践的典范。潘先生的“三气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盆景人,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图5 “刘松年笔意” 潘仲连盆景作品


观赏下列盆景,品其中韵味:


图6 “亭亭玉立”木瓜 刘建奎盆景作品


刘熙载所说的第一境“花鸟缠绵”,代表的是一种温馨、明丽、绮艳的美;


图7 “大风歌” 博兰 刘传刚盆景作品


第二境“云雷奋发”,代表的是一种壮阔、热烈、豪放的美;


图8 “画魂”真柏 孙龙海盆景作品


第三境“弦泉幽咽”,代表的是一种凄清、萧寒、悲壮的美;


图9 “云水间·云巢何处” 张夷盆景作品


第四境“雪月空明”,代表的是一种平和、恬淡、静穆的美。


图10 “相濡以沫” 五针松 绿野山庄藏品


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有我之境”,是指感情直露,倾向鲜明的意境;


图11 “向天涯” 五针松 胡乐国盆景作品


“无我之境”,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需要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的意境画面。


图12 “揖让” 黄山松 何继刚盆景作品


我国著名美学家提出的“悦心悦意”:比较深邃、隽永、含蓄,能使人的心灵受到陶冶和洗涤;


图13 “适者”榕树 韩学年盆景作品


“悦志悦神”:与整个人生价值、人类意义、社会趋向、宇宙意识等至大至深的哲理性思考相联系的能使人的感悟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提高和促进的意境形态。


必须指出的是,盆景意境并不是对所有欣赏者都起作用,只有那些学识、修养、兴味等达到一定高度,对特定的文化有着心照不宣的共同点的欣赏者,才会形成由意象到意境的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