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识筋膜学说

 郭医 2018-11-27

筋膜学说近些年来在中国大陆的医疗界甚是红火,其实这在西方医学界已被讨论了数十年之久,只是被生物医学的主流接受是比较新近的事。筋膜学说的应用范围与基础研究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入,而我接触的时间只有数年而已,故以下的个人看法很可能并不正确。

作为中医出身的我,由于搞骨科,特别是做手法治疗为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时时感到西医骨科的基本理念更多是面向手术的需要,对手法治疗的帮助有限;而中医理论在这方面的指导价值也不高,即使是普遍使用在体表治疗的经络腧穴学说也常有力不从心或靠猜测情况,临床更多的是依赖经验和灵感。但我的个性,总是认为这种方式不够究竟,希望找到一种能统合多种应用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理论体系。通过对筋膜学说的学习,结合过去的知识与经验,我初步为自己建立了这样一个诊疗体系(称为“基于结构的整体观”或“结构诊疗思路”)。

很多人将筋膜学说与经络学说(特别是其中的经筋部分)类比,有些甚至认为这就是现代医学版的经络学说,也有人欢呼经络终于找到了实体结构,当然也不乏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中医人。我并不认为筋膜学说是现代医学版的经络学说,也不认为经络学说就比筋膜高明多少(反之亦然)。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两者的产生都是源于临床实践,都是由一线治疗师首先提出的。当然其后的发展却可谓天差地别。中医的经络学说遵循古代哲学思想在类似闭门造车的环境下不断打补丁、完美化,甚至在脱离实践的情况下凭理论创生新“理论”,其表象是文字与内容的“完美”自洽(有些内容几乎不可证伪);而筋膜学说则在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深入探索着以实质结构为基础的功能关系,并将触角伸向现代医学包括神经生理病理、组织胚胎、内分泌与代谢以及多种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但其内容仍有明显的缺陷,文字表述也极不统一。

筋膜学说与经络学说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两者都在讨论人体的不同部位间的联系。经络学说主要是将人体体表的不同部位以及体表部位与体内的脏腑机能相联系,其基础完全是临床实践的精密观察与经验的长期积累。筋膜学说也是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甚至借鉴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但不同点是其一直未脱离解剖结构的观察,或者说这种联系不似经络那样那么“天马行空”,虽然很多说法仍属众说纷纭,但有可能从宏观结构乃至微观结构上得到证实或被推翻。

 

西方医学在盖伦那个时代揭开了人体解剖结构的篇章,对筋膜的发现也很早,只是过去并未深入考察其功能,所以筋膜学说的形成只是在近几十年之中。在此之前的现代医学有认识到诸如神经、血管这样联系全身的组织,但它们的特点是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功能系统,仅仅是在筋膜学说的开创者们揭示了之前不为人知的筋膜功能后,现代医学终于找到了这样一种横跨多个系统(不同功能)又遍布全身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结构。至此,现代医学找到了一把开启整体观大门的结构钥匙。所以说,筋膜学说可能还很不完善,也充斥了许多假说、猜想,但它是在结构基础上整体把握人体的学说,不但能将之前医疗实践中积累的部分经验、技术整合起来,还找到了探索已知结构之间关系的一个方向。

行文至此,有人可能认为我鼓吹筋膜学说优于经络学说,其实不然。我所在的地区有许多物理治疗师、注册按摩师,筋膜学说和各种筋膜疗法是他们的必修内容,然而其中大部分人的疗效差强人意。而我所知的一些针灸师,使用传统经络学说一样取得了良好效果。至于我个人之所以基本放弃了在临床使用传统经络学说指导治疗,是因为我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301医院的关玲医生曾将筋膜学说比喻为一根将临床经验与各种治疗方法串起来的线。但是,离开了具体的方法和经验,这根线不会变成璀璨的珠链。所以,在我看来筋膜学说只是为临床治病的思路提供了一种框架,具体思路的形成乃至具体手段还要从传统与现代两方面治疗经验中汲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传统治疗手段本身自带思路,只是传承过程中未明确说明而湮没了,这种情况下若直接与筋膜学说接轨效果可能并不好。

对于如我这样已经从业多年的临床医师,接触筋膜学说是在自身诊疗体系形成以后,怎样将筋膜的理念融汇到自己的体系中,又是否能受益于筋膜学说其实是考验其对固有体系的认识深度以及兼收并蓄的能力。这个时候出现格格不入或邯郸学步并非意外,但因此而产生抵触则大可不必。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所异者远近尔。临床上最大的捷径,不是这学说或那学说,更不是某种技术,而是有效的整体观。之前我在文章中有提到,与传统中医“不自觉的整体观”相比,筋膜学说代表了一种基于结构的整体观。

举个例子,学过董氏奇穴的人,多喜欢用下三皇(胫骨内侧缘后的三个穴位)治疗颈椎病,董氏对这三个穴的基本提示是与中医的肾相关,于是有人将颈椎病这种退行性病变与肾虚联系起来并衍生出多种解释。我也曾笃信不疑,但通过临床观察,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人效果都那么明显,而且如何确定病人是否“肾虚”也有许多歧义。在学习了解剖列车后,发现胫骨内后缘这个部位通过前深线与颈部的斜角肌相关,而许多颈椎病人确实有斜角肌的问题,这时使用下三皇针对性会更强(当然,这种个人的临床体验与严格设计的对照试验不同,针刺下三皇的指征与效果尚有待进一步实验的验证和研究发现),而且通过解剖了解胫后肌的位置,在穴位定位时也不必依赖骨度分寸,更容易诱发需要的针感。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下三皇在董氏还广泛应用于内科等杂病,这是否也与前深线有关呢?当然筋膜学说也给出了这方面的解释,但临床效果是否仅仅由于筋膜联系而产生则尚不能定论(其实无论神经、血管、内分泌还是筋膜,在体内都不是独立存在,也难以单独刺激);就颈椎病而言,当主要影响因素是斜角肌时,直接地单纯处理斜角肌是否就可以了呢?筋膜手法®有一种张力传导理论,认为近端的异常张力会通过代偿机制沿肌筋膜序列、悬链或螺旋线向肢体远端传递,继而引发远端部位的筋膜致密化,而不处理远端则无法彻底解决近端问题。这种情况在临床确有所见,但也不是全部如此。

由此可见,筋膜学说尚在完善之中,而人体又十分复杂,无论是古代的经络还是今天的筋膜都只是揭示了人体结构与疾病的某个侧面,欲用之解决所有临床问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但深入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并在已知结构上发现新的功能联系会对提高临床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