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要懂得筋膜学

 和顺本真 2016-02-24

.李志伟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地级市)东山街道橘城中路一横巷45亏(橘州市场后面的铁路边)

中医要懂得筋膜学

     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我发现,疼痛与筋膜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事针灸、推拿与针刀和铍针等微创的中医师应该认真研究筋膜学,才能找到解除疼痛的钥匙。

     对于筋膜与疼痛的相关性,海外已经有一些研究,有关激痛点和触发点的学说我们也接触到了,但是相关学说并没有从生命的起源上阐述,对于中医止痛与筋膜的相关性也没有深层认识,更没有上升到经络与穴位跟筋膜分布和功能方面的认识层面。

    在给一位顽固便秘的75岁老人做铍针治疗时,我在其腹部浅表组织触到一个半粒绿豆大的小结节,当针只是进到一两毫米的时候,患者大叫说针感像触电样传导到对侧大脚趾,她指的部位正是中医针灸学的大敦穴。紧接着就看到老人腹部一片潮红,触之很温热。患者说她平日就是腹部冰凉,这回针了以后,腹部能感到温热舒适了。当天下午她大便了两次,排便量很大,之后每天都能顺畅地排出大便。

     这种临床现象是很难用传统的经络与穴位的中医理论解释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问过很多中医导师,没有得到答案。我的微创教授——章瑛博士原是西医外科专业,后来攻读了中医外科博士,又修了中西医结合博士后、针刀临床医学博士后。她告诉我,在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和博士后导师原林教授研究的筋膜学与这些临床现象是有密切联系的。原来我是了解一点筋膜学知识的,但是没有跟中医学联系起来。这样,我对原林教授提出的观点和理论去又去了解了一下。

    学习了宣蛰人的软组织外科学和银质针之后,我按银质针排列规律把2.5寸和3寸针灸用宣老的软组织外科理念刺到深筋膜和骨膜部位,发现不是刺到穴位一样有明显的经络感传传导到下肢远端和脚部,我从髂骨、股骨、胫骨一直避开神经血管针下去,针针刺到骨膜,也针针能传导到病人的脚。再尝试针刺筋膜,也多次有传导。使我更加认识到原林教授的筋膜学是一个很高端的技术研究,也是我们现代中医一定要掌握的知识。

     原林教授,男,61岁。是中国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教授,他是博士后与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解剖学医学博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筋膜学和临床解剖学学术,代表学术专著有《人体解剖学图谱》、《妇产科临床解剖学图谱》、《学生用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科研课题有《经络腧穴与筋膜结缔组织支架的相关性研究》、《经穴特异性的筋膜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解剖学研究,主持承担国家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集构建与海量数据库系统》”和“973”计划在内的10多项科研项目。并长期关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原林教授在国家科技部863数字人研究、973项目课题筋膜学研究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人体结构的两系统理论和筋膜学新的研究领域。这学说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创新疗法所接受和鉴介,对临床病症分析、治疗手段的选择和手术操作提供了生物医学理论和解剖形态学支持。也为我们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医学的接轨与基础研究跟临床实践的接轨。他的解剖实习课程与传统解剖课不一样,不仅教授人体肌的名称、形态、起止点,神经、血管名称、走行和分支与各关节的解剖,还从筋膜分布、皮神经的分布走行、起源于定位、穿肌筋膜点、筋膜间隙重点教学,配合尸体标本模拟操作演示筋膜减压术、筋膜松解术、筋膜刺激术、关节松解术、关节滑膜剥离术,乳突减压术,项部筋膜松解术,背部浅层分离术,深层结构增生松解术,椎间孔减压松解术,腰背筋膜松解术,皮神经减压术,关节减压松解术,四肢骨减压术等。真正使中医特别是骨伤科和针灸科医生在新的知识领域与临床结合做到手到病除。

     原林教授原创的筋膜学是跟进国际医学界对筋膜的研究热潮,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基于两系统理论对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学术领域“筋膜学(fasciaology)”。他在生物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有很深的科学内涵。随着这一学科的框架不断完善,原林教授已经成为国际筋膜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和引领者,其学术影响在不断扩大。

     筋膜学对于我们中医的指导意义不但在于解剖知识的深化,还使我们认识到人体经络的解剖学实质。也能了解到从生物进化的源头可追踪人体结缔组织支架的生物学起源发现从单胚层生物、两胚层生物到三胚层生物一直到人体均是由全身非特异性结缔组织支架在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参与下所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和被该支架支持和包绕的由各种已分化的功能细胞所构成的功能系统这两个基本的系统组成的。

      详细述来,筋膜(fascia)是对人体浅筋膜和深筋膜的总称。人体筋膜组织遍布了躯体和内脏,构成各种器官和组织的被膜和支架。虽然人体筋膜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但是,筋膜的功能并没有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对筋膜的深层而复杂的生物学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

     近十年来,国际医学界对筋膜的学术研究逐渐重视,“国际筋膜学术大会”相继欧美召开,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与研究水平也逐年递增。表明了筋膜学这一以人体筋膜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医学新学科正在孕育与完善之中。

     与国际对筋膜学研究趋势同步,原林教授自2001年-2010年期间在国家863项目“中国数字研究”和973项目“经络筋膜学”课题的支持下,利用数字人技术研究人体经络解剖学实质的过程中,构建出全身人体筋膜支架,通过多学科实验研究证实该支架具备人体经络的各种机制。通过对该支架的发育生物学追溯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人体结构的两系统理论(Two system theory),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基于两系统理论对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学术领域“筋膜学”(fasciaology)。他从两系统角度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关系的学术领域,使其在筋膜学方面的学术定位是国际领先的。

     原林教授他也从进化论和筋膜学的角度,找到了中医理论的生物医学定位。围绕“生存”的进化模式,提出建立了生物医学研究的三维研究模式。在此学说基础上提出的人体结构的两系统理论补充了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轴线--个体生命的时空轴(寿命轴),提出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通过结缔组织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物机体的储备和支持系统。此系统在传统的神经与免疫系统的参与与调节下使生物在发育早期形成的多潜能细胞。以原生干细胞的形式储存在机体内部并通过自身横向分化保持一定的数量并不断地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来补充各功能器官的细胞损失。

     与我们现代中医临床最相关的是他的新解剖学分科方法——筋膜解剖学。我们过去所学的《局部解剖学》是以人体局部结构作为研究视角将人体分为如头、颈、胸、腹、盆、四肢几个局部进行研究。----主要服务于外科《系统解剖学》是以功能为轴线将人体器官分为九大功能系统如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等。主要服务于内科。而

     原林教授研究的《筋膜解剖学》是将人体划分为两大系统既支持与储备系统,功能系统,从寿命的角度研究各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更新、修复从而维持生命的延续,为中医科学提供生物学研究基础理论支持。

     从我最近的微创临床治疗中,真正感受到学习和研究筋膜解剖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各种中医外治疗法和中药制剂也多是作用于全身筋膜支架。中医经典著作中的很多理论都反映了这一理念。所以,我们早日掌握筋膜学,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人体,才能对疾病的治疗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李晔医生--《健康报》专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