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揭开了“经书体”封尘近千年的面纱!

 zpin 2018-11-27

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揭开了“经书体”封尘近千年的面纱!

供养菩萨 敦煌榆林窟71窟

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书法长河中,产生了丰富而多彩的书体以及数不胜数的不朽作品,至今为人所乐道。然而,有一种书体形式,在其创制、发展乃至成熟时不被书法主流所重视,不能步入书法艺术庙堂,其后由于历史原因尘封近千年,几乎被人遣忘,仅仅由于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才公诸于世,为人们所关注、熟悉、重视。这就是现在书家们常常提到的敦煌写经书法,也被称为“经书体”。“经书体”丰富的艺术内涵、高超的书法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在中国书法史上获得了自己应有的艺术地位。

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揭开了“经书体”封尘近千年的面纱!

“丝绸之路”上的写经风

敦煌遗书中写经最多,据统计,敦煌汉文遗书中的写经大约占九成以上,其它文献所占不到一成。在古代,敦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地方。它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和宗教的汇聚之地,文化积淀极为丰厚;另一方面,当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的时候,这里却是“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的圣土,文化与宗教得以发展和延续,而当这里发生战争时,统治者又把宗教,特别是佛教当作统治的工具,大兴佛事,百姓也将佛教作为其精神寄托,纷纷出资开凿洞窟、抄写经文。就统治者而言,他们拥有巨大的资源,可以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兴佛事、广造佛经。

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揭开了“经书体”封尘近千年的面纱!

敦煌石窟285窟中供养人题记

从敦煌遗书写经题记来看,写经人既有僧官、僧尼,也有当地达官显贵、文武官僚、工匠、社人、行客、侍从、奴婢和一般善男信女。除此之外,敦煌遗书中保存了一些由都城和其它地区送到敦煌“流通供养”的宗室成员写经。由此可见敦煌写经之风盛极一时。

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揭开了“经书体”封尘近千年的面纱!

回鹘公主供养像 敦煌莫高窟第61窟

“经书体”的诞生

写经的盛行,也催生了一个专事抄写佛经的职业——经生。这些经生所写经卷是最多的,他们的书写代表了“经书体”书法的基本面貌。经生们成年累月为人抄写经卷,代代相沿。由于长期从事“重复性”的抄写,书写动作极为熟练,用笔习惯相当定型。所以,这个群体所抄的写卷,笔画的“写法”比较统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丝不苟,气息连绵贯通,通篇不失一笔。

一个偶然的考古发现,揭开了“经书体”封尘近千年的面纱!

南北朝时期写本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五》(局部) 24.8×152.4cm

敦煌写经书法主要为两种字体,前期为隶书,后期为楷书。纵观敦煌写卷,还能够较清晰而自然地感受到书法隶变的痕迹。敦煌写经书法属于实用体书法,是以所抄写的内容为主,而以书法艺术为辅的书写形式,不可能任由书写者表达艺术个性,自由发挥。敦煌写经因其为供养人崇佛之心,自然要在写经时体现出来对佛的敬慕,字体端庄而规整,但同时又因抄经字数甚多需提高抄写速度,二者要结合起来,所以书写便利、书法流畅、结字合理是其首先要做到的。即便如此,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书法风格,或刚健苍劲、或隽秀妩媚、或纯和自然、或灵动天真、或雄浑古朴、或奇逸潇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