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北郊。还,乃赏死事,存孤寡。是月命太祝祷祀神位,占龟策,审卦兆,以察吉凶。于是天子始裘,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行积聚,修城郭,警门闾,修楗1闭;慎管籥,固封玺2,修边境,完要塞,绝蹊径,饬3丧纪,审棺槨衣衾之薄厚,营丘垅之小大高痺4,使贵贱卑尊各有等级。是月也,工师效功,陈祭器,案度程,坚致力上。工事苦慢,作为淫巧,必行其罪。是月也,大饮烝5。天于祈来年于天宗,大祷祭于公社,毕,飨先祖。劳农夫,以休息之。命将率讲武,肄6射御,角力劲。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侵牟。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发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十月官司马,其树檀。 【译文】立冬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及大夫等文武百官到六里外的北郊去迎接冬天的来临。返回宫后即奖赏为国事献身的烈士的家属,抚恤孤儿寡妇。在这个月内,命令太祝祈祷、祭祀神灵,并用龟和蓍草占卜占筮,审视卦象以观察凶吉。这时天子开始穿上皮裘,下令百官谨慎地贮存好过冬的物品,并命令司徒巡视财力积聚的情况,修缮城墙,加强对城门的警戒,修理好门闩插销,保管好锁匙,加固印封;修治边境,完备要塞,堵塞旁径小道;整治丧事规则,审定内棺外槨和随葬衣被的厚薄,测定坟垅的大小高低,使它们的规格符合贵贱尊卑的不同等级。在这个月里,主管工匠的官员考核工匠们的工作成效,将所制作的祭器陈列出来,并察看其规格质量,以坚固精致的为上品。如果工匠的制作粗制草率、质量低劣以及过分奇巧、华而不实,就一定要追究他们的责职。在这个月中,将举行盛大的烝祭,天子向各路天神祈求来年的福祥,还将在公共祭坛举行隆重的祭奠,祭祀天地神灵,然后再祭祀祖宗神灵。要慰劳农夫,在勤劳一年后能休养生息。命令将领操练武艺,练习射箭和驾御车马,比试武艺、力量。还命令水虞漁师,收取河流湖泽池塘的赋税,并不准在这个收税过程中有贪污侵占现象。如果孟冬实施春季的政令,那么冰冻封闭就不严实,地气就会泄漏,百姓多有流亡;如果孟冬实施夏季的政令,就会有暴风发生,冬天也就不寒冷,冬眠动物又会出来活动;如果孟冬实施秋季的政令,那么霜雪就会不适时宜地降落,小规模的战争时有发生,国土就容易被侵占。这十月的代表官是司马。代表的树是檀树。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孟冬月施行政令的问题,如果孟冬实施春季的政令,那么冰冻封闭就不严实,地气就会泄漏,百姓多有流亡;如果孟冬实施夏季的政令,就会有暴风发生,冬天也就不寒冷,冬眠动物又会出来活动;如果孟冬实施秋季的政令,那么霜雪就会不适时宜地降落,小规模的战争时有发生,国土就容易被侵占。 —————————————————— 【注释】1.楗:(jiàn建)门上关插的木条,横的叫“关”,竖的叫“楗”。《国语·晋语八》:“夫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吕氏春秋·孟冬纪·孟冬》:“坿城郭,戒门闾,修楗闭,慎关龠。”唐李贺《公莫舞歌》:“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镮。” 2.玺(xǐ喜):印章。先秦时尊卑通用。自秦以后,多指帝王印玺。《周礼·掌节》:“货贿用玺节。”《管子·大匡》:“凡诸侯之臣有谏其君而善者,以玺问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玺书追而与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九年四月,缪毐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作乱。”《说文》:“璽,王者印也。所以主土。从土,爾声。籀文从玉。” 3.饬:(chi翅)《诗·小雅·六月》:“戎车既饬。”《管子·版法》:“三经既饬,君乃有国。”《荀子·君道》:“修饬端正,遵法敬分。”《韩非子·饬令》:“饬令,则法不迁。”《国语·吴语》:“周军饬垒。”《淮南子·本纪》:“饬曲岸之际。”《说文》:“饬,致坚也。”这里用为修整、整治之意。 4.痺(bì闭)卑下、低下。《淮南子·时则训》:“审棺槨衣衾之薄厚,营丘垅之小大高痺,使贵贱卑尊各有等级。” 5.烝(zheng真)《书·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诗·大雅·文王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诗·商颂·那》:“顾予烝尝,汤孙之将。”《管子·八观》:“丧烝不聚,禁罚不严。”《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之意。 6.肄:(yì艺)学习,练习。《左传·昭公三十年》:“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列子·仲尼》:“欲惑人之心,屈人之口,与韩檀等肄之。”《鹖冠子·天权》:“故所肄学兵,必先天权。”《后汉书》:“兵官皆肄孙吴兵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