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中的地域文化

 杏坛归客 2018-11-27

 成语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结构固定的词,可以说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其中不少带有地域特征。四川南充广播电视大学王旗考察了成语中的地域标识、带有地域特色的常用字,以及反映先秦各国社会文化的成语故事。他表示,成语反映了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状况,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成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 


成语和特殊地域环境中的山川、气候、物产等有着密切关系,这是成语的特色之一。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成语中的地域文化。


地域标识

很多成语带有明显的地域标识,但其使用范围不局限于该地区。以“泾渭分明”为例,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河水浑浊;渭河又有条支流叫泾河,河水则很清澈。两河在陕西境内合流时,各自的水文特征表现得很突出,清水和浊水区分得十分明显,于是人们便用“泾渭分明”来比喻事物界限清楚、好坏是非分明。又比如,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现象:“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成语“蜀犬吠日”就由此而来,指称的对象由犬变成了人,比喻一个人因为见识短浅而少见多怪。

中流砥柱(黄河)、逼上梁山、寿比南山、夜郎自大、洛阳纸贵、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得陇望蜀、邯郸学步、黔驴技穷、围魏救赵、朝秦暮楚、楚河汉界、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少成语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标识,但因其比喻义具有极大的概括性,所以使用范围很广。对于这些成语,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的比喻义才能正确使用。

对于成语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汉语中有“虎”的成语相当多,而有“狮”的成语几乎没有这种语言现象看出。汉民族的祖先最早聚居于中原地区,此处山川密布,丛林丘陵较多,老虎时常出没,因而中国人很早就了解了老虎的习性,并创造了与之相关的很多成语,如虎背熊腰、骑虎难下、狐假虎威、虎视眈眈、调虎离山、虎头蛇尾、龙潭虎穴、狼吞虎咽等。至于狮子,汉代以前的古人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中原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也不适宜狮子生存,因此有“狮”字的成语几乎没有(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中西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后,狮子才作为一种贵重的赠礼从现在的中亚和西亚地区被引进中国)。


“地域歧视”

成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会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地域歧视”便是例证之一。这从先秦的典籍中记载的寓言故事可以看出。梳理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典籍,如《庄子》《韩非子》《左传》《淮南子》《史记》等,我们不难发现,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除了战争频繁外,各国的人还喜欢杜撰一些故事来挖苦、嘲笑、讽刺、贬损其他国家的人,尤其是嘲讽宋国人。比如《韩非子·五蠧》里有这样一个寓言:“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孟子·公孙丑上》有这样一个寓言:“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两件“宋人”之事显然是虚构出来的,后来却被概括成了成语“守株待兔”和“揠苗助长”,前者形容企图不劳而获、坐享其利、坐等成功的人,后者形容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搞砸了的人。

为什么成语中会有“讽宋”的现象存在呢?原因有五个:一是宋国人是殷商后裔,作为“战败之国”的后代,比较自卑,“先天不足”成了把柄;二是因为宋国身处魏、楚、齐几个大国之间,经常被裹挟卷入战争,导致内乱不止、国力衰败,于是被邻国看不起;三是宋国在王位继承、祭祀礼仪等方面过多地沿袭了商代的做法,思想观念陈腐,文化意识落后,为人诟病;四是宋襄公因“妇人之仁”而受到嘲笑;五是宋国曾经怠慢、欺辱过孔子,让孔子斯文扫地,激起了后人为“圣人”雪耻的报复心理。

除了“讽宋”的成语以外,当然也还有嘲讽、贬损其他诸侯国人的成语。如买椟还珠(郑人)、刻舟求剑(楚人)、自相矛盾(楚人)、滥竽充数(齐人)、掩耳盗铃(晋人)、画蛇添足(楚人)、东施效颦(越人)等成语,挖苦讽刺的就是其他诸侯国的人。

这就是成语的“地域歧视”。当然,我们今天使用这些成语时已经不再含有对某一特定地域的人的歧视了,它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大。


民族特色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地域往往盛产不同的物种,而不同的物种又常常会被人们赋予不同的文化含义。以“竹”为例,汉语中有很多成语与竹子有关,比如势如破竹、胸有成竹、雨后春笋、节外生枝、立竿见影、青梅竹马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我国的竹林资源极为丰富,用竹子制作的器具物件与汉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床、榻、席、椅、枕、橱、箱、柜、匣、箫、笛、笙、簧、箩、筐、灯笼、屏风、竹帘、鱼笼、竹竿、扁担、竹筏、筛子、连枷、簸箕、斗笠、毛笔……正如苏轼所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在英国,受地域环境尤其是气候的影响,竹子很少而蘑菇很常见,因此英语中表示“雨后春笋”之意便用蘑菇一词来表达,直译成汉语是“好似蘑菇一样生长”。

再者,人们寄情于物,赋予了竹子人格化的象征意义,用来喻示人的某种高尚的情操。白居易在《养竹记》里总结竹有“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的优点,刘岩夫在《植竹记》中更是将文人士大夫所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赋予了竹子。正因为对竹子情有独钟,我国古代的文人、画家常常以竹寄兴,咏竹、画竹之士不可胜数(郑板桥就是代表)。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中国人对竹子的喜爱正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审美情趣。从广义上讲,这便是语言的民族特色之一。这种特色与地域环境是分不开的,了解地域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成语,了解我们的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