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玄学性——建盏浅究(四)

 丝语jl7do06aaa 2018-11-27
第四章


火 high temperature


以富含硅铁成分的,

红色水吉黏土做胎,

红色硅酸盐矿石为釉,

烧制建盏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

即将进入下一个关键课题,

入窑。



high temperature,高温加热。

常出现在化学反应公式的等号上,

它是相当一部分化学反应中所必须的反应条件。

建盏制作过程中的一切美妙变幻,

全部离不开高温。


建阳山区盛产松木,

这种富含油脂的木柴,

燃烧力非常的旺盛。

配合依山而建,层层升高的龙窑。

利用在投柴孔中逐层加柴的方式,

使威猛的火力借着向上升腾的气流,

贯穿整个窑身,

最后能从烟筒中喷出十几米高的火焰,

将窑内的温度升高到1300℃以上。


 


当窑温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时,

下一步,就会用砖石和泥土,

将投柴孔封死,

杜绝新鲜空气的进入。

如此,当留在窑内的柴火继续燃烧之后,

变回消耗掉窑内仅存的氧气,

营造出一个缺氧的环境。

建盏师傅口中常说的——

气氛

其实就是这窑中缺氧的程度。


为何要这么强调缺氧呢?

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的工作,

不希望有氧气掺和。

前文提到烧制建盏所用的矿土是红色,

是因为其中含有铁元素。

现在进一步确切地说明,

这种红色,是来自于铁的氧化物,

三氧化二铁。

也就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但要烧制出建盏最经典的天目黑釉,

我们需要的颜色不是红色,

而是黑色。

黑色,来自于铁的另一种氧化物,

四氧化三铁,

也就是俗话说的磁铁。


前者,是比后者,

氧化程度更高的氧化物。

要把胎釉中的前者变成后者,

这个过程,我们需要的就是化学中所说的——

还原。

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把事情说得太深奥。

氧化,大家应该都懂。

还原,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理解为——

氧化的逆过程。



所以,继续之前这个逻辑,

氧化需要氧气多点好,

那么还原当然就是没氧气好。

封窑后,

当松柴在缺少的氧气的环境下继续燃烧,

这个时候,它已经不能像氧气充足时那样,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而只能生成含氧原子更少,甚至没有氧原子的,

一氧化碳,和碳单质的烟尘。

而一氧化碳和碳单质,

在化学中具有较高的还原性。

当他们接触到胎釉中的三氧化二铁时,

在高温的作用下,就会将后者还原。,

并生成二氧化碳。

大家可以简单的将这个过程理解为,

三氧化二铁里的氧原子被抢走了。


当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被还原出来之后,

它们就会在釉水中簇拥成一朵朵小晶花。

这些黑色的晶花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

并在碗底聚集。

如果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窑温冷却了下来,

使釉面图案被固定了下来,

如此得到的花纹,便是我们一直所说的——

兔毫釉



如果窑温没有冷却,而使还原反应继续下去,

最后使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晶体布满整个釉面。

这就得到了——

乌金黑釉



而如果窑温始终没有达到还原的要求,

使三氧化二铁未能得到还原。

或者在烧制最后的紧要关头,

窑的密闭性受到了破坏,

使氧气重新进入窑内部。

将四氧化三铁又重新氧化成了是三氧化二铁。

如此,釉面就会维持褐红色,

也就是——

柿红釉



而如果温度足够高,还原剂供给充足,

反应时间足够长,

三氧化二铁可能会跳过四氧化三铁这一步,

直接被还原成单质铁,

如此,就会出现闪耀着金属光泽的——

银灰色釉



当析出的铁晶体在釉中聚集成一个个岛状的泡,

最终在冷却后,

在釉面上打开了一个个窗口状的浅坑。

光线照射下反射出异样的光泽,

像沾染上了油痕。

这就是——

油滴釉



如果釉中含有大量的,不容易在高温中反应的

硅酸铁矿物,

比如福建地区所盛产的

橄榄石、石榴石、辉石。

它们会在高温下形成厚实的绿色玻璃层,

这就是——

茶叶末釉



而如果釉中硅酸盐成分较少,

或烧制未达到足够的温度,

使釉表面不能生成完好的玻璃化层,

而变得光泽暗淡,质地疏松。

就得到了——

灰被釉



……


以上可见,

建盏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种种变化,

都是靠这根根松柴,

一把火而烧出来的。



下期预告



n=Sin∙i / Sin∙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