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乡建》精华摘要2:乡村规划如何“说一”与“找一”?

 昵称36799644 2018-11-27

乡侬

让乡建简单、让乡村美丽、让乡居幸福!

关注

作者简介

王伟华

西厢房乡建联合机构创始人,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理事长,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公司创始人,“四位一体”现代乡村振兴理念的倡导者与践行者,长期专注于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司治理、乡村再造的探索与应用。

《简单乡建》基于王伟华先生近五年来对乡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围绕乡建之痛、乡建之道、乡建之路三个主题内容展开,深度解读“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四位一体现代乡村振兴理念,以丰富的案例深刻剖析目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和误区,主张发挥新乡贤的引领作用,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用社会结构性的力量实现乡村体系性的振兴,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落地、可复制、可持续的全程解决方案。


《简单乡建》9月出版至今,得到了众多乡建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广大乡建从业者的认可。乡侬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将《简单乡建》的部分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本期主题是《乡村规划如何“说一”与“找一”?》

 

蕲春县瓮门村亲水平台

乡村规划设计不只是穿衣戴帽、刷墙换瓦的外立面整治和拆房盖房的空间规划;如何让乡村一直“美”下去,而不是昙花一现,是乡村规划要真正触及到的深层次问题。


我们认为,乡村建设是一个“大规划”的概念。它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基于城乡规划体系的要点内容;二是以乡村活化为核心的运营体系构建,包含理论引领、组织重建、群众动员、文化修复、品牌营造、乡村文教、乡村运营、资源对接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内容。


在做以运营为核心的乡村规划时,首先要搞清楚乡村有什么,乡村的价值在哪儿。对此,总结起来大概有六点,即有别于城市的山水田园风光、融于自然田园的乡间居所、健康有机而独具风味的乡村物产、自然背景下的乡村特色农业、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积淀、传统而独具特色的乡居生活方式。


在规划中,我们要坚持策划先行,以市场为依托,明确乡村发展的大方向,明确主题定位、功能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等,将规划项目所在乡村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乡村资源价值最大化。


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一个原则,即以文化特色为导向,为乡村品牌定位,为乡村的产业定位。简单来说,就是“说一找一”的过程。


说一,就是找准一个定位,打造一个品牌;


找一,就是找到一群精确的消费者。

 



如何“说一”?


要从乡村文化的大底盘上寻找发力点,找到支撑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再把这个文化资源放大、深挖、系统化、品牌化。这里所说的“定位”必须是清晰的、锐利的、独一无二的。只能说“一”,不能说“多”。


罗田县三里畈镇新铺村张家冲,这个地名听上去平淡无奇,很容易淹没在数以百万计的乡村中。西厢房乡建团队深入调研考察后,发现了他们独特的“原生文化”——家学文化。


丁氏一族约700年前迁至张家冲,严秉耕读传家祖训,崇文重教,德孝育人,人文底蕴深厚,宗族文化源远流长,族谱保存完好。在这个村里,明代有诸生文俊公;清代有进士、秀才、私塾先生、同盟会员及北伐志士;民国时期有守土抗战军官;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涌现出一批大学生(包括硕士、博士)、留学生、工程师、国家干部、教师、劳动模范、科研人员等等。同时,这个村庄内的古建筑保存的也不错,祠堂、香火堂、书院等古建筑一应俱全。


张家冲的整个村貌有着大别山余脉丘陵地带特有的乡村特色,而且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护得也很好,山水田园的空间格局中尽显传统中国画的意境与趣美。经调查,我们还发现张家冲的原名叫“苍葭冲”,于是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张家冲恢复了这个更有文化内涵的名字。


在规划和定位这个村子的过程中,我们提炼了苍葭冲历经年代沉淀的丁氏家学体系,将苍葭冲定位为“荆楚家学第一村”。


苍葭冲田园春光


“家学”是在苍葭冲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的原生文化,这个主题是内生的,不是外加的。有了这一清晰的定位之后,接下来的建设规划、运营规划、产业规划、融资规划等等,都是围绕着“家学”这一主题来展开的。“家学文化”如何弘扬,“家学第一村”需要什么,我们就围绕它来做什么。


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丁氏家族历史及文化做了进一步演绎与修复,对宗族活动习俗与仪轨做了重新梳理,对苍葭冲厚重的传统家学文化进行提炼、包装。在此基础上,我们打造出了以苍葭冲“家学文化”为核心的村庄产品体系,形成了丁氏宗族文化、家谱家训、家学教育、家礼文化、民俗文化等五大产品系列。


“仁义礼智信”五常亭是苍葭冲入村第一景,是游客体验乡村家学文化的第一站。游客入村,需在此洗手净心,忘却都市喧嚣浮躁,走进这个七百年古村落,静静感悟它的质朴灵秀。


苍葭冲五常亭


“家学展馆”是丁氏一脉世代相传之学的展示之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苍葭冲人的祖辈先贤,是如何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让后人体悟耕读继世、诗礼传家的家学家风。


苍葭冲家学展馆


“农耕展馆”由丁氏祖屋改建而成,主要陈列祖辈们留下的传统农具。看见这些,就如同看见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们艰辛的身影,就能够更加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苍葭冲农耕展馆


“苍葭书院”曾经藏书万余册,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乡村书院。在这里,丁氏后人恢复了已消失近百年的传统开笔礼,让现代孩童学子在恭谨肃穆的仪式中,接受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理念,让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苍葭冲苍葭书院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围绕着“家学文化”开展的各种体验活动,如“祭祖大典”、“乡厨大赛”、“民俗过大年”等文化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游客们可以零距离体验到苍葭冲特有的文化魅力。


苍葭冲的民宿定位是“家学村宿”,五间小院的名字分别是 “为学”、“梵志”、“清境”、 “玉华”、“合一”。每一间小院的名字,都取自中国传统家学文化经典,诠释着这个700多年小山村的家学渊源。


小院“为学”取名自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一书:“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这个小院名字的意思是:训诫子孙,为而好学,生生不息。


“为学”小院


小院“梵志”取名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个小院名字的意思是:不断修炼提升自己的独立人格,不用被物欲横行的外部世界所虏获。


“梵志”小院


小院“清境”取名自包拯《包拯家训》,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世人楷模。在这个小院里,你可以独自体味“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的豁达人生当如何来过。


“清境”小院


小院“玉华”取名自欧阳修《晦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个小院名字的意思是:训诫儿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玉华”小院


小院“合一”:取名自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个小院名字的意思是: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合一”小院


在打造这五个小院的过程中,我们力争使每间小院的风格都是庭院式、中国风,室内是极具东方禅韵的朴素色调,家居摆设也是木制竹制而成。这样,每一处小院都体现出了传统乡村院落质朴的原生态样貌。


此外,苍葭冲的文创产品开发,也围绕“家学”这个概念来打造。比如村里有一种野茶,主要散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自然生长,没有被大量开发,不施肥、不打药,素有一“叶”千金的美誉。相传苏东坡喝过此茶后,曾写下“煮茗烧栗宜宵征”的诗句。我们帮助苍葭冲将这种野茶打造成“家茶”,再延伸为“葭茶”:从优美田园里的采茶炒茶体验,到“古井茶苑”里的休闲茶饮,再到茶文化、茶礼仪的教导培训,小小一片茶叶,让游客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游客带来了美好的文化体验,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了“荆楚家学第一村”苍葭冲,我们在湖北还打造了几个有独特标签的乡村品牌,形成了“一村一主题”的差异化村落发展布局。


宜昌夷陵区樟树坪镇黄家台村地处鄂西山地,最高海拔1580米,村域面积93.57%为森林所覆盖,负离子含量极高,清新的空气和独特的景观特别适合疗养度假,我们把它定位为“高山蓬莱”。


“高山蓬莱”黄家台


松滋市街河市镇新星村是一个农业大村,耕地面积2376亩,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新星村酿酒业发达,村内原有酒厂达五六家之多,主要生产小麦、水稻、高粱等手工粮食酒,尤其以小麦酒最为擅长,且酿酒师和酿酒工艺在村里都有传承与延续。基于此,我们把它定位为“麦酒原乡”,推动以酒文化为特色的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打造“麦酒原乡新星村”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体验、乡村旅居、旅游商品等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重现历史上遍布酒肆、工坊的繁荣景象,使其成为乡村酿酒文化的重要展示和体验基地,让每一位访客能在最短的时间领略到荆楚乡村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麦酒原乡”新星村


瓮门村位于蕲春县漕河镇,距离即将建成的5A景区李时珍文化区仅10公里,交通便利,风景秀美,山水相依。西厢房充分挖掘瓮门村的在地文化,通过大量的深入的调研走访,查阅史料,初步证实瓮门村芦花井一带为蕲艾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我们将瓮门村确定为湖北省第一个以艾俗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体验目的地,将瓮门村定位为“蕲水门户”,致力于打造融文化、文创、文旅三位一体的乡村发展模式。


“蕲水门户”瓮门村


湖北省襄州区朱集镇素有“河套明珠”之美誉,而以千亩梨园而著称的潘湾村便是这朱集镇的“明星村”。潘湾村以“梨”为特色,但受梨花花期短掣肘,村庄旅游业发展难以长期持续。我们通过村庄调研、踏勘以及大量群众走访,在对潘湾村现状数据进行切实分析后,提出了“鄂北梨乡、花海云居”的主题定位,通过深入挖掘“梨乡”文化,设置梨乡文创体验、特色民宿、户外休闲拓展等产业业态,确保潘湾村“四季有瓜果,时时有客来”。

 

“鄂北梨乡、花海云居”潘湾村




“说一”非常重要,因为找到了明确的定位,才能找到准确的消费者,这就是我们说的“找一”。有精准的定位才能找到差异化发展的可能。市场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品牌都不可能为全体顾客服务,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消费人群。因此,细分市场并正确定位,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消费层。


“荆楚家学第一村”的消费者是谁?是喜欢传统文化、关注家庭教育、关注孩子成长的一批人。因此,苍葭冲现在已引进了两家教育机构入驻,开办自然教育课堂,组织亲子教育活动。目前,这里每周都有很多大城市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苍葭冲,爸爸在田间跟着村夫学古法农耕,妈妈跟着村妇学绣鞋垫,孩儿桌前习字诵读,也可去苍葭书院沐浴国学开笔礼的身心洗礼,还可去农家小院亲手做一枚“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树叶拓印,一家人用心感受充满了传统文化魅力的乡居生活。


苍葭冲组织的开笔礼


“说一”和“找一”,这两项工作都同等重要。只要我们遵循乡村生命体成长规律,深度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做好顶层设计与发展定位,夯实制度保障基础,就一定能够找到共同发展的相关资源和消费群体。比如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做得非常好的汤布院町,人口不足一万人,每年却可以吸引将近400万游客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果不能做好“说一”和“找一”的工作,村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看到人家做什么火了,就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直接去复制和模仿,结果只会是千村一面。比如陕西的“关中印象”袁家村,年收入超三亿,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网红乡村”,引来了众多的模仿追随者。在袁家村之后,附近的类似项目相继投入运营。但是,尽管这些地方在环境、区位等各方面并不输袁家村,最终却都是经营惨淡,无法重现袁家村的辉煌,因为这样简单的复制和抄袭没有生命力,只会被市场抛弃、被消费者拒绝。

 


因此,乡村规划要强调文化的引领作用;要尊重传统,激活内生,对接外援,多维度激活乡村文化;要通过乡村的传统文化、农耕体验、民风民俗活动共同找回美丽乡愁;要基于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空间场所的规划营造,基于乡村的传统仪式与文化活动进行修复与再现……这些都是市民下乡体验的重点内容,是乡村旅游向乡村旅居转变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乡村规划要解决的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文化为引领的乡村体系规划,不只是对乡村空间与产业的布局与调整,更应该是乡村治理与群众动员、乡土文化修复与生态环境改造、乡村产业发展及乡村运营的指导。

 


乡建建设,规划要先行。做好乡村规划,应以文化为引领,以乡村产业发展为核心,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共生空间。


一个好的乡村规划,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兼具产业规划、政策规划、融资规划、建设规划、运营规划、社区管理规划等多规合一的大规划体系,要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个好的乡村规划,一定是可落地、可实施的,一定能为村庄发展省钱,能带动农民赚钱。



《简单乡建》适合的阅读对象:县域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领导者与协同者、乡镇两委班子成员、村书记村主任、返乡新乡贤、下乡企业与投资主体、乡村振兴媒体工作者和文化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