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月“拿下”一个兄弟城市!成都变了

 昵称535749 2018-11-28

500

文丨西部君

成都变了。

谈到成都,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标签。但有一点,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川内人,都具有共识,那就是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强省会城市。

因为这一身份,成都时常引发争议,甚至被指吸血。但是,今年以来,成都的“强省会”角色,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今年6月,为着力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四川省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被外界普遍解读为,要打破成都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过,打破一家独大,不是通过“缩小”成都来实现。在这一点上,相关领导和文件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毫不动摇支持成都做大做优做强,充分发挥成都“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和各区域板块“多支”联动作用。

继续“做大做优做强”成都,与让成都不再一城独大,并不矛盾。

这里面除了其他地级市自己要努力加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成都“一干”对于其它的“多支”的带动作用要增强。

现在,成都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发力。

01

每个月“拿下”一个兄弟城市

今年以来,成都在谋求自身发展,继续“抢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放在了与川内其它兄弟城市的合作联动上:

9月28日,成都市政府与绵阳市政府在成都签订《关于加快推动成绵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

携手两地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打造分工合理、协作联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共促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时隔一个月后,成都与宜宾、泸州签订《成都市宜宾市共建成宜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园合作协议》《深入推进“启运港退税+无水港”创新制度共享运用》等24项合作协议。

再差不多一个月后的11月22日,成都和广安在成都举行深化合作协议签订仪式,签订《推进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和《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协作研发(生物医药)基地项目合作协议》3个协议。

在生物医药“双飞地”建设、旅游推介、促进成都广安动车公交化运行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可以看出,自今年9月开始,成都以每个月一个甚至两个城市的速度,先后与绵阳、宜宾、泸州、广安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些协议的合作深度、广度,有所区别,但成都与川内兄弟地级市如此紧密的互动,在过去无疑是不多见的。

这些行动,首先当然可以看作是成都对于“一干多支”战略的响应和落实。但在另一方面也证明,作为典型的强省会,甚至屡遭吸血争议的成都,已经在开始“反哺”行动了。

02

强省会的正义

无论是从人口还是从GDP体量的角度,成都的强省会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

四川省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首位城市成都与其他市(州)相比体量相差悬殊,排名第一的成都市经济总量是排名第二的绵阳市的6.7倍。

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以占全省17.8%的面积,承载了全省45.8%的人口,贡献了60.6%的经济总量。

但是,客观上得看到,成都在省内的强势地位,或者说目前四川省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是自然、历史、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长期以来综合形塑的结果。

首先,川内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决定了,在成都平原,诞生一个这样的超级大城市是正常的。这是无数的历史必然和偶然因素共同促成的。

与沿海一些省份诞生了双中心格局不一样的是,川内其它地级市,无论是看人口,还是经济总量,抑或是资源、政策禀赋,都很难与成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双中心。

事实上,四川目前提出的目标也是要打造副中心。

另外,四川的地级市数量和广东并列全国第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它地级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500

来源:兔岛观察

但在发展条件上,与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之地不同,四川作为内陆省份,优先发展省会,在历史语境下是很自然的选择,在现实层面也可以说是无奈的。

如果考虑到要吸引国家战略和政策的赋能,增强区域竞争的话语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优先做大做强成都,更是符合经济逻辑的选择。

西部君并不赞同所有地方都必须搞强省会战略。

但基于现实条件,如果主动放弃把头部城市做大的机会,自外于国家政策机遇,不顾实际情况追求所谓的均衡发展,却未必是最优选择,甚至恰恰可能会对整个区域的发展造成贻误。

一定程度上,当前强省会战略的兴起,正是一些地方对过去“均衡”发展模式的一种修正。

03

成都为强省会正名

近几年,强省会模式的普遍流行,已经是一种可见的趋势。

尤其是前不久,济南、青岛等七个城市被点名“引领带动作用不够”。说明加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已经是国家层面的要求。

严格来说,这一点其实也是中心城市角色的内在要求。

答案很简单。一座城市被确立为省会,副省级城市,享受了政策优待,自然就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然要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带头、引领作用。

作为传统的强势省会,又是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到当前阶段,适时体现自己在区域内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要求,也是成都的责任所在。同时,成都也已经具备这个能力。

可以说,要真正实现“一干多支”的局面,没有成都的继续做强做大和更有力的引领带动,是不现实的。而从今年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成都在这方面,已经迈出步伐。

所以,如果比照当前全国范围内普遍的强省会趋势,成都在强省会战略上,其实已经走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即当其它地方还在谋划如何做强省会时,成都已经有能力去思考和践行“反哺”,去参与带领全省更好发展。

在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成都是在为强省会战略正名——强省会不仅仅是为做大做强省会城市,而是要为一个区域的发展找到一根定海神针和一个具有整体带动力的强大引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